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俞城燕

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 邮编311400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诊的4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发热、腹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优质护理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优质护理;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正文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和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侵入性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然而,该操作的侵入性质意味着患者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发热、腹胀和心律失常等。因此,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尤为关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已经为众多患者提供了稳定和可靠的护理服务但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何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护理逐渐成为专业人员关注的焦点。优质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涵盖了患者的心理、社交和情感需求,旨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希望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两种方式,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更加明确和实用的护理建议,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212月至20238月期间收诊的4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4-85岁,平均(68.11±3.53)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其他疾病1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6-85岁,平均(68.46±3.37)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其他疾病4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4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情况,并已经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1)对造影剂过敏或有造影剂使用禁忌症的患者;(2)有严重的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怀孕的妇女;(4)有精神疾病或无法理解或配合研究程序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解释冠状动脉造影的程序、可能的并发症及预期的结果,并确保患者空腹8-12小时。验证造影剂的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试验准备术前所需药物,如镇静药和止痛药。(2)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3)造影后的观察:频繁检查导管穿刺部位,注意有无出血或血肿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监测有无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或胸痛等并发症。(4)维护输液通畅:确保输液路线畅通无阻,定期更换输液器材。(5)饮食管理:术后短时间内给予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6)疼痛管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如有需要,按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痛药物。(7)健康教育:教导患者观察并报告任何不适,如穿刺部位的疼痛、红肿或流血,以及胸痛、气短等症状。(8)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在家中如何进行伤口护理。提醒患者避免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9)心理支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紧张。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1)个性化的术前宣教: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进行定制的健康教育。使用模型、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详细解释手术步骤、可能的风险和预期的恢复情况。(2)全面的并发症风险评估: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3)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实时跟踪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定期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积极的康复指导:提供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营养咨询、心理咨询等支持服务。(5)强化伤口护理:使用先进的伤口护理材料,减少感染的风险。定期评估伤口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6)提高患者参与度: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决策,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定期收集患者的反馈,不断优化护理方案。(7)持续的健康教育:提供患者家属教育,使其成为患者恢复的重要支持者。教授患者自我管理技巧,如自我观察、用药管理等。(8)精细化的出院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提供出院后的随访服务,确保患者长期的健康状态。(9)强化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面对手术带来的压力和恐惧。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提高其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均给予2周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包括:生活状态、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五大板块,满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2)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低血压、发热、腹胀、心律失常的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版本)进行分析,其表示方式为(±s)、(n%),如果 P<0.05,则判定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组别

生活状态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0

44.58±4.81

67.46±5.64

43.53±3.37

66.18±5.68

52.12±4.96

72.71±5.08

49.91±4.36

69.59±5.15

50.33±4.86

70.45±5.43

观察组n=20

44.94±4.22

54.65±5.02

43.84±3.41

50.43±5.77

51.89±4.63

60.33±5.05

49.46±4.56

57.78±5.34

50.64±4.64

59.13±4.94

t

0.252

7.587

0.289

8.699

0.152

7.729

0.319

7.113

0.206

6.896

p

0.803

0.001

0.774

0.001

0.880

0.001

0.752

0.001

0.838

0.001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发热、腹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

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发热

腹胀

心律失常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0

315.00

210.00

15.00

15.00

735.00

观察组

20

15.00

00.00

00.00

00.00

210.00

X2

--

--

--

--

--

3.584

p

--

--

--

--

--

0.059

3.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是一种用于视觉化心脏冠状动脉系统的诊断性放射学检查,通过将特殊的放射性染料(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并使用X射线设备捕获动态图像,以便确定冠状动脉中是否存在狭窄、阻塞或其他结构异常[3]。该技术是冠心病诊断和评估的金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决定最佳的治疗策略,例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扩张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优质护理是指在医疗和护理实践中提供的高标准服务,它强调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确保他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并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足够的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医疗失误和错误[4]。同时,优质护理还要求医疗服务要基于最新的科学证据和最佳实践,确保患者接受到的治疗是正确和恰当的。优质护理还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避免浪费,如时间、物资和资金[5]。此外,无论患者的背景、经济状况或居住地,他们都应该获得相同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工作者都应协同工作,确保服务是全面和协调的。对患者和家庭的尊重也是优质护理的核心,他们的隐私和机密性应当得到保障。医疗机构不仅要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还应与患者和家庭分享关于服务质量和风险的信息,保持开放和透明。总的来说,优质护理不仅仅是医疗技术或治疗方法,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关心、尊重和理解患者,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医疗体验。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该程序直接涉及心脏的主要供血血管。对于这些患者,优质护理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更是确保病人安全、减少并发症风险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6]。优质护理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度为其提供支持。术前,患者通常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因为他们可能不了解这项检查。护士和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冠状动脉造影过程说明,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而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在准备进行造影之前,医疗团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这包括询问他们是否对某些药物、食物或特定的造影剂有过敏反应选择正确和安全的造影剂对患者至关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他们的肾功能。当检查开始时,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必要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都需要密切关注,以便在出现任何异常时能迅速采取行动[7]。检查结束后,不应立即让患者离开他们需要在医院停留几小时,这样医疗团队就可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如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出血或心律失常。但是,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流程,也不能代替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当患者准备出院时,他们应该得到明确的指示,知道如何在家中进行术后护理,何时应该复诊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寻求急诊医疗。当患者被充分告知、参与决策并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时,他们更有可能遵循医嘱、参与自我护理并达到更好的健康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往往更加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整体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在优质护理中,护士和医生通常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更多的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医疗过程、术后恢复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8]。此外,优质护理更加注重术后的跟进和持续的医疗教育患者在术后会得到更加具体和详细的出院指导,这有助于他们在家中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心理支持也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在术前术后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优质护理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术后的恢复过程,从而改善心理功能[9]。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优质护理往往注重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朋友和社区资源,鼓励患者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发热、腹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优质护理中可能包括了更细致的术前评估,如全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以及目前用药情况,这有助于预测和预防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优质护理中,护理团队通常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术后指导,例如药物使用、休息和饮食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心理因素在医疗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优质护理可能更加强调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减少并发症的风险[11]。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优质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统计效能不足以检测两组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这体现了优质护理在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方面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哲隽,仲建全,巫恒平等.256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要点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8):41-42.

[2] 刘燕.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03-204.

[3] Wei G,Jin L,Yibo H, et al. The Impact of 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on All-Cause Mortality in Older Patients After Coronary Angiography:A 7.5-year Follow-Up.[J]. Angiology,2023,11(7):115-116.

[4] 徐丽敏,林森娜,夏权.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无症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2(6):1046-1049.

[5] 朱春萍.优质化规范护理在冠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卫生科技,2021,34(3):10-13.

[6] 姚运华.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5):46-47.

[7] 李然.全程优质护理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探析[J].健康之路,2017,16(1):143.

[8] 苏晓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配合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8(18):209-210.

[9] 苏婷.系统化护理在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36-138.

[10] 马永娟,柳春霞,沈磊.综合护理在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42-44.

[11] 汪玲玲.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应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1):111-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