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刘丽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7月-2023年4月接收186例需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全程护理干预,以患者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及血压、心率变化、肠道清洁效果、检查时间等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SAS、SDS、腹痛、腹胀、肠道刺激征评分及血压、心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清洁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显著,充分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无痛肠镜检查;心理状态;生理反应;检查时间;不良反应

正文


无痛肠镜检查为临床中较常见检查措施,其主要是经肛门置入,此种措施通常易促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对检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实施此检查措施过程中还需及时对患者实施检查前、中、后护理措施,进而促使检查效果性与效率性、安全性等均可高效保障。前期检查措施以准备为主,促使患者可以良好身心状态面对检查;检查中以维持、改善为主,促使患者可顺利完成检查;检查后护理措施以完善为基本原则,促使患者身体状态可不断完善,进而不断促进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通过将以上护理措施联合运用至患者围检查期,可充分保障检查措施顺利实施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性与价值性,本文将主要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21年7月-2023年4月接收186例需接受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男52例,女41例,年龄62-83岁,平均(72.07±0.94)岁;实验组男53例,女40例,年龄61-84岁,平均(72.19±1.02)岁,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相差无几,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纳入标准:a、个人资料符合检查要求患者;b、胃肠道通畅患者;c、无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行动障碍患者。排除标准:a、近期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b、生命意识逐渐丧失患者;c、对肠镜检查具有强烈身体应激反应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麻醉后,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体位引导并引导其身心放松;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老年患者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变化并以此对老年患者护理完善;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留观并及时询问其感受,及时根据老年患者反应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全程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措施均同于对照组,(1)检查前:a、护理人员主动与老年患者聊天,了解患者对无痛肠镜检查的认知,告知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作用性、特点、操作过程及其情绪状态对检查质量的影响等,护理人员以语言沟通、眼神示意、肢体接触、播放轻柔音乐等方式引导老年患者身心放松;b、护理人员告知老年患者合理饮食对保障无痛肠镜检查顺利实施、减少后续不良症状产生的作用性;检查前3d,护理人员引导老年患者进食半流食;检查前24h,引导老年患者进食流食;检查前12h,引导患者禁食、检查前4h,引导患者禁饮;c、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使用促排便药物,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手法指导,促进其排便,护理人员询问患者排便状况,直至排泄清水状分泌物为止,排便后患者通常会产生身体虚脱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需缓慢站立与行走并及时搀扶,避免摔倒;d、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需穿宽松舒适衣物,避免对其呼吸质量及相关指标产生不良影响。(2)检查中:a、护理人员再次引导患者保持身心放松、转移其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后续采取措施及相应保障措施,引导患者身心放松;b、麻醉完成后,护理人员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左侧卧位并充分保障呼吸道顺畅;c、将肠镜置入患者体内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机体反应,并以此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避免其产生呕吐症状;d、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各项指标监测力度并及时通报,根据各项指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3)检查后:a、检查措施完成后,护理人员询问患者感受并对其一一解释,引导患者进行30min留观,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具体症状变化;b、针对有呕吐症状患者,护理人员需及时递垃圾桶并为患者拍背,其后及时引导患者漱口,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并具体评估;c、护理人员搀扶患者行走并询问其感受、观察患者机体反应,其后引导患者少量多次饮用温水;d、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肠镜检查结果并对其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生活指导,询问患者对指导内容的接受度,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思想引导、健康知识讲述。

1.3 观察指标

1.3.1 情绪评分与血压、心率水平:患者SAS、SDS评分依据为抑郁、焦虑评分量表,满分均为80分,分数越低,症状越轻微;护理人员利用血压仪对患者进行舒张压、收缩压检测;同时还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率水平监测。

1.3.2 腹痛、腹胀、肠道刺激征评分与检查时间: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反馈及及其具体反应进行腹痛、腹胀、肠道刺激征评分,满分均为3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症状越轻微,护理质量越显著。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检查所花时间。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肠道清洁合格率:患者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血压、腹部不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排便反馈状况进行肠道清洁合格性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t用于计量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情绪评分与血压、心率水平

护理前,2组老人各项指标水平相当,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与血压、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中所示)。

1 对比情绪评分与血压、心率水平

指标

对照组(n=93)

实验组(n=93)

t

P

SAS评分(分)

护理前

39.64±2.57

39.73±2.63

0.236

0.814

护理后

26.83±1.89

15.47±0.79

53.480

0.000

SDS评分(分)

护理前

38.22±2.61

38.09±2.63

0.338

0.736

护理后

24.71±2.03

16.05±0.82

38.145

0.000

舒张压(mmHg)

护理前

74.37±4.25

74.43±4.31

0.096

0.924

护理后

86.33±5.19

76.12±5.36

13.197

0.000

收缩压(mmHg)

护理前

129.57±3.62

129.68±3.65

0.206

0.837

护理后

138.12±4.36

132.01±3.97

9.993

0.000

心率(次/min)

护理前

92.68±3.89

92.74±3.86

0.106

0.916

护理后

109.42±6.59

97.21±4.63

14.620

0.000

2.2 对比各评分与检查时间

实验组腹痛、腹胀、肠道刺激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2中所示)。

2 对比各评分与检查时间

组别

腹痛评分(分)

腹胀评分(分)

肠道刺激征评分(分)

检查时间(min)

对照组(n=93)

11.52±3.28

12.68±3.59

15.69±3.97

28.06±3.98

实验组(n=93)

7.29±1.33

8.13±2.64

10.23±3.12

20.51±4.13

t

11.525

9.847

10.428

12.69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肠道清洁合格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清洁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3中所示)。

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肠道清洁合格率(n,%)

组别

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低血压

腹部不适

不良反应发生率

肠道清洁合格率

对照组(n=93)

8(8.60)

2(2.15)

4(4.30)

6(6.45)

20(21.51)

71(76.34)

实验组(n=93)

3(3.23)

0(0.00)

0(0.00)

2(2.15)

5(5.38)

84(90.32)

c2

/

/

/

/

10.398

6.542

P

/

/

/

/

0.001

0.011

3 讨论

护理人员在对需接受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实施护理时,不仅需根据检查方式具体特点进行护理考量与措施制定,同时还需充分考量患者年龄、身体素质水平、基础病症、精神面貌等,并以此进行全面评估,继而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根据检查不同阶段、患者具体表现实施阶段性护理措施,充分保障护理措施贴合性与高效性,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1]。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对患者情绪护理,促使患者始终保持情绪稳定,再次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

护理人员在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实施护理时,其主要将护理措施分为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3阶段,检查前护理措施主要以引导患者做好身心准备为基本原则,促使检查措施可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包含多方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前,先及时通过采取多方面护理措施促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可高效降低其身体应激反应发生率,促使检查措施可有效实施;其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讲述,在此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准备措施指导等,可促使患者做好相应胃肠道准备;护理人员再对患者进行促排便护理,可再次促使患者做好相应胃肠道准备,对保障检查质量与效率具有明显作用;由于过量身体排泄易促使患者产生虚脱感,对此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实施相应搀扶、健康引导等护理,可高效避免其产生不良症状,护理质量因此显著提升[2-4]。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穿衣指导,可尽可能促使其身体舒适性得到有效保障,避免产生不良症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检查中护理时,护理措施主要以维持患者各项指标稳定性、机体反应常规性为基本原则,对此护理人员再次引导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体位、呼吸引导,可高效促使检查措施顺利实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5-6]。其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不良症状预防护理、指标检测与完善护理措施,可显著促进检查措施顺利实施,避免患者产生不良症状[7]。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检查后护理措施时,其主要以改善患者身体状态为基本原则,促使其身体素质水平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先对患者留观并加强对其观察力度,高效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当患者产生不良症状时,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实施相应改善性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8-10]。当患者机体状态得到有效改善后,护理人员及时搀扶患者行走并引导其饮用温水,可促使患者身体状态不断恢复;其后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并以此对其健康知识讲述、健康生活指导等,有助于促使患者后续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护理价值性不断提升[11]。通过对患者实施围检查期全程性护理措施并充分保障各护理措施衔接性、高质量性等,可高效促使患者身体状态始终保持良好,减少对其身体不良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相关指标也可因此显著改善[12]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肠镜检查老年老人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显著,可促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其心率、血压水平波动幅度也均明显较小,除此之外患者检查时间明显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肠道清洁合格率显著较高,尽可能减少对患者不良影响,护理质量性、安全性及价值性等均因此显著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静,王晓亮,徐亚杰. 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与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内镜杂志,2023,29(07):8-14.

[2]迟春雷. 丙泊酚与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20):3047-3050.

[3]张莹,邢静,范莉. 无痛肠镜检查老年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的作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0):114-116.

[4]赵秀娥,王菁.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2,41(28):136-140.

[5]陈静梅. 共情护理在慢性便秘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福建医药杂志,2022,44(04):170-172.

[6]李燕,郝巍,刘凤飞. 针刺结合盐酸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01):255-258.

[7]徐苗苗,付秀荣,张娜. 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失败风险评分模型的构建及验证[J].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337-1344.

[8]陈杰,宋苏华,王屹然. 心理护理对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24):149-150+155.

[9]梁蓉,郝雯君,刘明星. 基于护理人员的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不佳的质性研究[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6):6-8.

[10]荀林娟,席米娜,宋瑞梅. 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04):860-865.

[11]王朝霞,梁蓉. 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3):11-14.

[12]吕芳,谭文惠,何东红. 护理专案联合共情护理对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03):124-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