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康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晓二妹 杨学艳

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神经康复科护理中应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入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也均较高(P<0.05)。结论:在神经康复科护理管理加强规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利于身体快速康复,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值得应用。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神经康复科;护理

正文


神经康复科是医院里的重要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主要是由于神经疾病导致的感觉、运动等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通过康复治疗达到身体痊愈的科室[1]。健康教育是指对患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疾病知识宣教,让其提升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从而减少危险因素对身体健康的损害[2-3]。神经康复科患者疾病的特点通常都是病情复杂、病程长,所以患者长期受病痛的折磨,容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与负面情绪多等特点[4]。基于此,本研究特意选择90例患者展开规范化健康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增加治疗的配合度,收效甚好,现将护理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女各为25例、20例;年龄45~78岁,平均(60.89±5.1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5名、初中及高中13名;小学及以下17例;疾病类型:脑梗死12例,脑出血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发性腔隙性脑梗5例,其他4例。观察组中男女各为23例、22例;年龄42~79岁,平均(60.65±5.4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3名、初中及高中17名;小学及以下15例;疾病类型:脑梗死10例,脑出血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发性腔隙性脑梗8例,其他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通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已经脱离了危险期进入康复阶段的患者;(2)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者;(4)依从性高者。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3)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办法配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的患者;(4)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5)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6)中途退出或者死亡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具体为:遵医指导用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导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加入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具体为:①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沟通时要使用和蔼的态度,关切的神情,先向患者介绍自己,再诱导式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状况等,在拉近与患者之间关系的同时,为其建立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奠定基础。②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疾病的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后由专人负责讲解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症状、治疗方法、用药方式、康复锻炼方法及护理保健措施等。也可以通过发放手册、视频影像等方式加深患者的记忆,同时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③心理健康教育:神经康复科的患者大多数是老年人,由于该病的病情复杂、病程长,所以患者常会出现自卑、孤僻、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同理心的形式鼓励患者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护理人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④家属的健康教育:在神经康复科中常需要家属来协助患者完成训练,因此应告知家属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家属对康复期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视,并告知家属辅助锻炼工具的使用方法,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等,使期在患者出院前能充分的掌握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以便于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⑤饮食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与家属饮食对其康复期的重要性,对于康复期的患者来说,要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所以可邀请专业的营养师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及自己日常喜欢吃的食物对其制定针对性的膳食方案。

1.3观察指标

(1)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考核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的内容主要有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康复的方法等,满分100分,100分≥得分≥85分记为优,84分≥得分≥60分记为良,得分<60分记为差,统计每个区间的得分人数,掌握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采用本院自制的依从度调查评估表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分,主要包括:遵医用药方面、遵医锻炼等方面,总分100分,得分≥80分,表示完全依从;79分≥得分≥60分,表示部分依从;得分<60分,表示不依从。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好,然后根据得分情况统计每个得分区间的患者人数,根据人数计算出各组患者的总依从性。总依从性=(完全依从人数+部分依从人数)/总人数×100%。(3)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根据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产妇术后的自我责任感(24分)、健康知识水平(68分)、护理技能(48分)、自我概念(32分)4个维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量表,邀请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对护士的护理技能、病区环境、服务态度等各项目设置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度=1-不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c2检验。若P<0.05表示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掌握率

对照组

45

15(33.33)

21(46.67)

9(20.00)

36(80.00)

观察组

45

31(68.89)

13(28.89)

1(2.22)

44(97.78)

c2

-

-

-

-

5.513

P

-

-

-

-

0.019

2.2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对照组

45

18(40.00)

19(42.22)

8(17.78)

37(82.22)

观察组

45

33(73.33)

11(24.44)

1(2.22)

44(97.78)

c2

-

-

-

-

4.444

P

-

-

-

-

0.03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技能及自我感念四项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两组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自我责任感

健康知识水平

护理技能

自我概念

对照组

45

14.32±3.21

45.42±4.21

31.26±3.87

20.36±2.41

观察组

45

25.63±3.87

56.25±5.17

42.57±4.56

28.47±3.11

t

-

15.089

10.896

12.686

13.82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4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45

2044.44

1533.33

1022.22

3577.78

观察组

45

3168.89

1226.67

24.44

4395.56

c2

-

-

-

-

4.712

P

-

-

-

-

0.030

3.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与卫生服务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康复科主要是针对因神经疾病所造成的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后,对其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行进行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最后实施康复治疗[5-6]。神经康复科通常接受的患者类型有脑卒中康复者、儿童脑瘫康复者、脊髓康复者、骨科康复者、心脏病康复者、颈肩腰腿痛康复者、老年性痴呆康复者等[7]。由于我国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每年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最关键的是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现阶段我国针对于脑血管的疾病造成的偏瘫患者,尚无药物可根治,出路就是进行康复治疗[8-9]。在神经康复科的患者中以老年人群居多,加上疾病本身的病情较为复杂,所以护理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而针对此类患者加强护理管理措施,则可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提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增加其治疗的信心,进而促进身体的康复[10]。常规的护理模式只是遵医嘱式、按部就班的模式护理,只注重疾病的本身,对患者的心理方面关心甚少,神经康复科的患者多数伴有严重的后遗症,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方面的压力,所以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此类患者来说已不能满足。

健康教育是指对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教育,让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养成健康的行为,从而减少危险因素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损害。规范化健康教育模式是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规范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以此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好感度,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然后依据患者疾病的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讲解疾病知识,通过发放手册、视频影像等方式加深患者的记忆,因此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的掌握率更高。另外,由于神经康复科的患者因疾病的折磨,心里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的现象,而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引导患者说出内心深处的想法,以站在患者的角度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的目的与意义,增加患者的重视度,因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也均较高(P<0.05),说明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康复科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神经康复科护理管理加强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利于治疗的依从性与满意度的提升,在实践护理工作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冬梅.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6):112-113+116.

[2]张志娟.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康复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7):112.

[3]刘晓.优质护理在神经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126.

[4]翟清华,郑蔚,孔培培,.安全文化在神经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4):727-728.

[5]李江霞,张伟,邹静.标准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肺康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2):145-147.

[6]潘骏驰.良好沟通技巧及健康教育在康复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名医,2021(15):115-116.

[7]虞佳艳,林海红,胡剑华.“五位一体”中医护理健康管理在康复科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4):187-189.

[8]黄莹,谢军影,陈敏.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7):53-54.

[9]陈祥凤,陈建新.良好沟通技巧及健康教育在康复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0):289-290.

[10]应燕妹,王庆丰,姜波.互动护理在康复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175-1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