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护理在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董舒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对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精神康复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8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恢复过程中精神状态评分,在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上,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患者在恢复期间生活质量,干预前SF-36评分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精神康复评定量表(IPROS)评分,干预前无差异 ,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

精神康复护理;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精神状态

正文


精神分裂症为当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一直保持有极高的发生率,且病症周期长,存在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受到病态心理的长时间影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过激行为,表现为攻击、自杀等,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有一定发生率[1-2]。对于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症长时间影响下,患者负面情绪较为严重。为促使患者可以迅速进行恢复,在治疗期间更需要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3]。将精神康复护理干预运用到该部分患者恢复过程中逐步被临床所重视。本次研究主要对精神康复护理干预在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3月至2023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为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8例,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在患者组成方面,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在6476岁间,均值为(70.03±1.83)。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在63—75岁间,均值为(69.85±1.74)。针对两组基本数据对比,P>0.05。纳入标准:患病时间在2年以以上,且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各方面护理支持工作都按照常规护理规定进行开展。护理人员需准确评估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各方面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并做好患者在恢复期间常规情绪疏导、生活指导工作等。在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时则需要开展精神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睡眠层面指导。在患者恢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睡眠指导工作。在长期精神压力的作用下,患者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或者夜间易醒等情况。在患者入睡前,可指导患者通过听轻音乐或者冥想等方式进行放松,或者按照热水泡脚或者饮用少量热牛奶,达到促进睡眠的目的。在患者休息期间,需要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针对病房内各类仪器、设备的声音合理进行调节。(2)心理层面干预。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导患者将内心压力进行倾诉,护理人员则需要耐心倾听,并给与患者鼓励和支持。鼓励患者分享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人或者事,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放松的目的。同时,需要指导患者家属、朋友等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促使患者可以感受到身边人对其的关心。(3)音乐康复疗法。在患者恢复期间,可以指导患者听一些轻快的音乐、起到帮助患者进行放松的目的。对于抑郁情绪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指导其听一些欢快的音乐。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则可以听一些较为舒缓的音乐。同时,可以引导患者和家属在音乐环境下开展一些娱乐活动。(4)引导患者培养生活兴趣。在患者恢复期间,可以鼓励患者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以进行阅读或者看视频等。同时可以组织患者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并鼓励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患者的参与感,同时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此外,对于部分恢复较好的患者,可以指导家属多陪同患者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帮助患者进行放松。(5)对患者注意力进行培养。 在患者恢复过程中,可以指导患者从事一些有助于提升其注意力的活动,达到对患者精神状态进行改善的目的。可以进行下棋或者阅读等,并鼓励患者每日定时开展该方面活动,达到促进恢复的目的。(6)对患者自理能力进行培养。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积极鼓励患者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减少对护理人员、家属的依赖。在进行日常自理能力锻炼的过程中,需要给与患者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1.3观察指标

1)精神状态评估。在患者恢复过程中以BPR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患者在恢复期间精神状态进行分析。2)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按照SF-36量表进行分析,评分范围在0~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恢复期间生活质量越好。(3)精神康复评定量表(IPROS)评分对比。以IPROS量表对患者在恢复期间精神状态改善进行评估。主要从社交能力、生活能力、兴趣关心以及讲究卫生四个维度进行分析。(4)统计两组恢复期间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按照SPSS20.0进行处理,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验,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t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病例精神状态评分,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思维障碍

焦虑抑郁

缺乏活力

激活性和敌对性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8

22.15±2.12

17.45±1.23

22.68±2.48

17.42±1.15

22.56±2.12

17.25±1.45

35.75±3.41

23.45±1.42

对照组

38

22.35±2.15

19.05±1.57

22.57±2.25

19.45±1.34

22.45±2.12

19.52±1.44

35.35±2.56

47.45±1.52

t

-

0.485

4.425

0.251

6.425

0.259

4.450

0.628

4.525

p

-

0.253

0.001

0.426

0.001

0.326

0.001

0.725

0.003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生活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情绪职能

社会功能

精力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8

70.25±2.36

92.25±2.12

78.45±2.25

93.25±3.25

80.78±2.12

91.18±2.15

对照组

38

71.35±1.98

82.4±1.25

79.25±2.35

85.05±2.25

81.35±2.05

85.12±2.15

t

-

1.458

13.1052

1.142

15.114

1.142

11.085

P

-

0.253

0.001

0.564

0.001

0.564

0.001

2.3两组IPROS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精神康复评定量表(IPROS)评分,干预前无差异 ,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3。

3 两组IPROS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社交能力

生活能力

兴趣关心

讲究卫生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8

30.56±2.25

22.45±1.56

31.14±2.12

21.05±1.45

32.01±2.05

20.05±1.86

31.45±2.14

21.05±1.46

对照组

38

31.05±2.25

25.63±1.74

31.52±2.45

25.34±1.54

31.75±2.25

24.36±1.52

31.05±1.89

36.45±1.71

t

-

0.857

6.045

0.485

7.052

0.458

6.452

0.485

6.045

p

-

0.352

0.001

0.253

0.001

0.325

0.001

0.325

0.001

2.4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4。

4本次研究中两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8

2052.63

1642.11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1539.47

1539.47

821.05

3078.95

χ2

-

6.252

0.452

11.411

11.411

P

-

0.002

0.245

0.001

0.00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病症持续时间长,无法在短时间治愈,在病症长时间影响下,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对于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恢复过程中,为促使患者各方面症状可以尽快得到改善,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间接达到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目的[5-6]

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有较高的适用性,主张结合患者的精神状态,在患者恢复过程中从不同层面开展护理支持,间接达到促进患者进行恢复的目的。帮助患者各方面病态心理可以迅速得到缓解,在恢复过程中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及时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并给与患者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负面心理得到改善,促使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7-8]。通过开展音乐康复治疗,可以更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在音乐中得到放松。此外,通过鼓励患者对培养自身注意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积极参与有趣的活动,加强患者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等同样具备有显著功效[9-10]。此外,在患者恢复过程中,通过指导患者开展日常生活能力锻炼,逐步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理活动,可以促使患者可以尽快恢复独立生活,减少患者在生活层面对他人的依赖,对于帮助患者迅速建立康复的自信心等同样具备有作用。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则接受精神康复护理,对比可以发现,在该护理模式下可以促使患者精神状态迅速得到改善,并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对该方面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综合本次研究,在对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护理过程中可以将精神康复护理进行运用,促使患者精神状态可以迅速改善,间接得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玲,何美.绘画干预联合时间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自尊水平及病人危险行为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3,47(08):1325-1326.

[2]黄秋梅,傅梅红,叶丽真.分析基于系统化的目标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06):1432-1434+1437.

[3]杨薇薇,高帅,尹竹芳等.阿立哌唑联合工娱干预护理在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22,52(12):1456-1458+1466.

[4] 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5]林鹏瑛,王小菊,卓妙花等.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冥想放松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4):100-102.

[6]莫克强,布龙华,罗健丽.银杏叶滴丸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9):144-146.

[7]孙敦保,田佳荣.利培酮联合小剂量碳酸锂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BDNF、S100B及GFAP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6):51-54+88.

[8]磨丽莉,曾榕,周芳珍等.纽曼健康系统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内科,2021,16(01):120-122.

[9]赵亚玲.氧化应激系统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9,32(05):337-339.

[10]吴林林,刘玉,王蕊等.银杏叶片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6):801-8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