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整体护理;小儿手术室护理;预后
正文
儿童作为较为特殊的人群,其与成人的疾病情况、手术方式及生理心理状态等情况均有差异,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面临更加复杂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极易导致发生并发症,并且由于患儿自我表达能力差,无法表达清楚不适症状及变化,容易给患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生命[1]。因此,小儿外科护理人员应实施安全、有效、精心、全面且整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儿快速渡过手术应激,早期回归生活及生长发育状态。同时,也要耐心、仔细的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时,应及时进行治疗[2]。本文主要研究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自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手术室治疗的患儿中随机抽取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实验组(整体护理干预),研究组共有16例患儿,分别是9例女童及7例男童,患儿年龄均在2岁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6.05±0.16)岁;对照组共有16例患儿,分别是8例女童及8例男童,患儿年龄均在3岁至10岁之间,平均年龄(6.50±0.20)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接受整体护理干预:一、术前护理:(1)在手术开始前的1天到2天,护理人员可以与主治医生一起,到病房中探视患儿,注意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及表情,询问患儿最近的状态,通过触碰患儿头顶,轻拍患儿后背等肢体接触方式,帮助患儿放松,并且建立起较为良好的护患关系。(2)通过卡通书、玩具或患儿喜欢的东西拉进与患儿之间的距离,通过讲故事书等方式,安抚患儿较为紧张的心情,保证患儿用最好的面貌迎接手术。(3)通过让患儿浏览手术室照片及介绍手术过程等方式,帮助患儿初步了解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注意事项,降低患儿的不安感。二、术中护理:(1)由护理患儿的巡回护理人员将患儿送入手术室,协助患儿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帮助患儿摆好体位,注意到患儿出现明显紧张等神情后,柔声安抚,对患儿进行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缓解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患儿依从性。(2)对患儿进行麻醉护理,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麻醉方法,并且在术前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建立起静脉通路,有助于及时纠正患儿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紊乱。(3)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记录患儿呼吸频率等相关数据,小儿外科手术时大多采用全麻,因此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尤为重要,为保证患儿术中呼吸顺畅,应用吸氧机等辅助,针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及时应用吸引器进行吸引,避免影响患儿的正常呼吸。(4)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出血量及尿液量,及时的为患儿补充平衡液体。(5)因为患儿年龄普遍偏小,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并不如成人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可使用保温毯调节患儿体温,一般手术多要求患者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对于非手术区域,可采取敷盖物品以维持温度,如无菌的毯子、热水袋等。三、术后护理:(1)制动:患儿进行手术后,需将患处进行制动,以减少外力的影响,例如骨折等手术,有利于肢体尽快恢复,家长要注意小孩的活动不宜太剧烈,避免再次受伤,加重病情。(2)疼痛护理:小孩手术后可能会存在疼痛症状,疼痛剧烈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止痛药或镇痛泵,但用药时要时刻关注小孩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若小孩手术后由于疼痛产生失眠、难以正常入睡等现象,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腹部呼吸,或用毛巾或衣物支撑手术切口,可有效使紧张的肌肉放松,能够减轻伤口处的疼痛感,帮助小孩安稳入睡。(3)心理护理:手术结束后可能疼痛会导致患儿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的负面情绪,在手术后家长及护理人员应注意多与患儿沟通,给予患儿足够的关心,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儿减轻疼痛感,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4)饮食护理:饮食方面应忌食辛辣、油炸类食物,如火锅、油条等,家长可让小孩食用些清淡类的粥或易消化食物,而且家长在煮饭时尽量将食物切小块进行蒸煮,有利于小孩消化。伤口结痂时小孩可尽量多食用些高蛋白类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患儿的术后恢复。(5)康复训练:小孩在手术后,家长要注意带小孩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肉组织长时间不活动发生萎缩,形成废用性肌肉萎缩。
1.3 疗效标准
1.3.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主要研究患儿手术15天后出现切口感染、出血及尿路感染三种并发症概率。
1.3.2护理前后焦虑程度
探究两组患儿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
1.3.3术前术后疼痛程度
探究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3.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患儿手术15天后出现切口感染、出血及尿路感染三种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
表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切口感染 | 出血 | 尿路感染 | 并发症发生率 |
研究组 | 16 | 2(13.00) | 1(6.00) | 0(0.00) | 3(19.00) |
对照组 | 16 | 4(25.00) | 3(19.00) | 1(6.00) | 8(50.00) |
χ2 | - | 4.678 | 7.726 | 6.186 | 21.263 |
P | - | 0.030 | 0.005 | 0.013 | 0.001 |
1.3.2术前术后焦虑程度
两组患儿在护理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评分降低较明显,与对照组患者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护理前后焦虑程度()
组别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45 | 62.79±5.48 | 24.63±2.51 | 62.61±6.25 | 23.62±2.42 |
对照组 | 45 | 62.92±5.42 | 35.23±2.56 | 61.95±5.97 | 35.95±2.12 |
t | - | 0.078 | 12.978 | 0.039 | 15.462 |
P | - | 0.952 | 0.001 | 0.977 | 0.001 |
1.3.3术前术后疼痛程度
研究组患儿及对照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均较高,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术前术后疼痛程度()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研究组 | 16 | 7.63±1.09 | 4.30±0.51 |
对照组 | 16 | 7.59±1.04 | 6.82±0.91 |
t | - | 0.069 | 13.624 |
P | - | 0.943 | 0.001 |
3. 讨论
儿科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1)呼吸道感染:儿科最常见的病就是呼吸道感染,即平时老百姓说的感冒,其包括上感,较严重的就是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是肺炎,都是属于呼吸道感染。根据孩子的抵抗力不同、造成发病的致病菌的毒性不同,侵犯的部位和广泛程度可能也会稍有不同;(2)传染病:还有一大类儿童时期常见的就是传染病,到了某个时期,孩子的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就会出现一定的高发迹象,所以也在儿科里占一定比例,这也是儿科常见的疾病;(3)消化系统疾病:孩子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尤其是一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会出现秋季腹泻,被轮状病毒感染了以后,出现腹泻,甚至出现脱水等迹象。多数孩子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大一点孩子出现腹泻、呕吐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消化系统的疾病也比较多见;(4)泌尿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血尿、肾炎等也比较常见[3]。(5)神经系统的疾病、感染、心血管疾病、孩子的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还有部分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就不是非常常见。所以,常见的疾病还是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儿科患儿可能会接受以下手术治疗:(1)微创外科手术:单纯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或巨结肠类缘病根治术[4]。下消化道出血、肠套叠、肛门闭锁、腹股沟疝、鞘膜积液、阑尾炎、腹痛待查、肿瘤活检腹腔镜手术,脾脏的腹腔镜手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或胆道闭锁的腹腔镜手术,食管裂孔疝、膈疝腹腔镜手术,隐睾、精索静脉曲张、肾盂输尿管吻合、肾切除的腹腔镜手术等。(2)新生儿外科手术: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脐膨出与腹裂、消化道重复畸形、肠套迭、先天性肛门和直肠发育畸形、胆道闭锁、脐疝、卵黄管瘘、脐尿管瘘等[5]。(3)小儿普外手术:小儿腹痛、阑尾炎、疝气、鞘膜积液、鳃裂囊肿(瘘)、甲舌囊肿(瘘)、甲状腺肿瘤、美克尔憩室、脐疝、原发性腹膜炎、肠梗阻、消化道异物、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人工肛门的重建、胃十二指肠手术、门脉高压症断流手术等。(4)小儿泌外手术:包皮环切术、隐睾复位、隐匿型阴茎、肾积水手术等。(5)小儿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骶尾部畸胎瘤、肠道肿瘤等[6]。
由于患儿的机体是不断发育的,因此器官的构造与生理机制同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并且儿科有个特点是患儿年龄越小,机体的调节功能越不完善[7]。因此,在小儿外科手术后应实施安全、有效、精心、整体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效果。小儿外科的整体护理主要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思想,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身心承受能力,进行优质的护理。在临床表现上,小儿疾病病理特点具有多变性,非常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同时,患儿手术或疾病带来的疼痛非常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焦躁及不安等情绪,对于患儿后续的治疗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8]。因此,护理人员要在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积累小儿外科术后护理的临床经验,争取全面、系统、整体地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开展护理干预,从本文研究数据可知,整体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焦虑情绪及疼痛感明显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也较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别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9]。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有非常好的影响,值得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王后荣,王伟玲.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患儿心理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23):112-113.
[2]刘金金.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研究,2020,28(12):195-196.
[3]杜彦. 整体护理应用于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术中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0,15(16):148.
[4]许娟. 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1):166-168.
[5]刘延俊. 优质手术室护理在小儿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6):111+119.
[6]黄文娟. 小儿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3):85-86.
[7]韩晓梅,刘金金,高晨阳. 手术室护理中结合全面系统护理对小儿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1):111-113.
[8]黄艳琴. 小儿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及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92-293.
[9]张黎,隋莹. 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7):269-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