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丽

吐鲁番市高昌区人民医院 新疆省吐鲁番市838000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3年1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n=520)。试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SDS和SA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31%,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0.38%,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LVEF: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57.49±6.03)%,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52.63±5.47)%,相比较下,试验组心功能更好(P<0.05)。满意度: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31%,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5.0%,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性期用人性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不良情绪缓解更为迅速,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不良情绪;人性化护理;并发症

正文


    医院心内科中,急性心肌梗塞十分常见,通常是由冠脉阻塞所致,并以心肌缺氧与缺血性坏死等为主要病理特征,可引起气促、胸痛、乏力、烦躁、胸部不适与心悸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病人的死亡[1]。对多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而言,其缺乏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加之受疼痛、担心预后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更易出现烦躁与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对其疗效造成了影响[2,3]。故,护士有必要加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干预的力度。本文选取520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2023年1月-2023年5月),着重分析人性化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性期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3年5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n=52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260人中:女性121人,男性139人,年纪范围41-79岁,均值达到(58.46±5.39)岁;体重范围38-80kg,均值达到(57.93±7.54)kg。对照组260人中:女性123人,男性137人,年纪范围40-79岁,均值达到(58.73±5.46)岁;体重范围38-81kg,均值达到(57.64±7.09)kg。纳入标准:(1)病人意识清楚;(2)病人认知正常;(3)病人资料齐全;(4)病人非过敏体质;(5)病人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4]:(1)传染病;(2)肝肾功能不全;(3)严重脑血管疾病;(4)全身感染;(5)沟通障碍;(6)中途退出研究;(7)心理疾病;(8)癌症;(9)精神病。2组体重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注意事项告知、体征观察、用药干预和检查协助等。试验组配合人性化护理:(1)监测病人各体征,积极处理病人异常状况。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并以2-3h为周期,让病人翻身1次,按摩病人肢体和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观察病人胸痛情况,记录胸痛频率和时间,同时用VAS量表评估病人的胸痛程度。指导病人通过冥想、按摩、呼吸疗法与音乐疗法等途径转移注意力,以起到减痛的作用。若病人疼痛剧烈,可对其施以镇痛治疗。(2)营造舒适且安全的病房环境,做好空气消毒工作。整齐罗列各种物品,做到井然有序。室内光线要保持柔和,空气要清新,地面要处于整洁状态,且室内还不能有噪音。于易发生不良事件的地方,如:卫生间、接热水处与走廊等,张贴防跌倒与防烫伤等警示标语。(3)提前告诉病人各项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其积极配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嘱家属多关心病人,多陪伴病人,多鼓励病人,让病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4)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法,主要有视频宣教、发放宣传册与口头教育等,为病人普及急性心肌梗塞的知识,告知治疗流程,介绍预后较好的案例。耐心为病人解答疑惑,让病人能够安心治疗。(5)建议病人吃高纤维、低脂、高蛋白与低盐的清淡饮食,不吃辛辣、生冷与油腻的食物。严格控制病人对胆固醇、脂肪与钠盐的摄入,嘱病人不吃腌制类的食物,减少味精与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鼓励病人多吃水果,多喝温水。(6)尊重病人,耐心对待病人,对病人的隐私进行保护。为病人播放喜欢的视频和音乐,让病人能够放松身心。主动和病人谈话,与病人谈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以吸引其注意力,消除病人不良心理。(7)纠正病人不良行为习惯,告诉病人吸烟饮酒的危害,以引起病人重视。嘱病人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过度劳累。(8)严格监督病人用药,告诉病人药物的名称、常见副作用、用药频率和禁忌等。嘱病人一定要坚持用药,禁擅自停药,禁随意调整药量。若病人记忆力差,可让其通过设置闹钟的方式提醒用药。

  1.3 评价指标[5]

1.3.1 用SDS和SAS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心态:各量表的总分都是80。低于50分,心态较好。高于50分,心态较差,评分越高,心态越差。

1.3.2 统计2组并发症(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发生者例数。

1.3.3 满意度调查工具选择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总共有3个等级,依次是:不满意(0-75分),一般(76-90分),及满意(91-100分)。计算总有效率参照:(一般+满意)/n*100%。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的作用:处理数据。t作用: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χ2作用: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而P<0.05的含义是: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心态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SDS和SAS这两项指标上分析,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心态更好(P0.05。如表1。

1 心态数据罗列表 (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260

52.78±5.34

29.48±3.05

54.68±6.27

30.15±3.74

对照组

260

52.93±5.67

43.95±4.74

54.38±6.52

45.86±5.21

t


0.1936

13.7625

0.2015

13.4798

P


0.1047

0.0000

0.1021

0.0000

  2.2 并发症分析

经统计,可知:从并发症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31%,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0.38%。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2。

2 并发症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急性心绞痛

发生率

试验组

260

2(0.77)

3(1.15)

1(0.38)

2.31

对照组

260

9(3.46)

11(4.23)

7(2.69)

10.38

X2





6.7543

P





0.0371

  2.3 心功能分析

经检测,可知:从LVEF这项指标上分析,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心功能更好(P<0.05)。如表3。

3 LVEF检测数据罗列表 %,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260

43.59±4.63

57.49±6.03

对照组

260

43.72±4.91

52.63±5.47

t


0.1735

5.4231

P


0.1632

0.0000

  2.4 满意度分析

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97.31%,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85.0%。相比较下,试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4。

4 满意度数据罗列表 [n,(%)]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满意度

试验组

260

7(2.69)

69(26.54)

184(70.77)

97.31

对照组

260

39(15.0)

98(37.69)

123(47.31)

85.0

X2





7.4629

P





0.0251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病,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并以心前区疼痛、乏力、烦躁、胸部不适与气促等为主症,可损害病人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6]。有报道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和情绪波动、心肌耗氧增加、过度疲劳、心肌供氧不足、用力排便、剧烈运动与暴饮暴食等因素密切相关,若病人在发病后不能得到积极的救治,将会出现心力衰竭等问题,危及生命[7]

人性化护理乃新型的护理方式,融合了现代化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将病人的需求当作是基础,并能从生活指导、体位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认知干预与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出发,对病人施以细致性与连续性的护理,以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病人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8]。常规护理期间,对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辅以人性化护理,可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其护理质量,同时也利于护患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助于提升病人对一样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

彭冬梅的研究[10]中,对110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病人进行了常规护理,并对其中55名病人加用了人性化护理,结果显示:人性化组干预后SDS评分低至(32.85±4.21)分、SAS评分低至(33.37±3.3)分,比常规组(40.94±5.51)分、(40.58±4.38)分低。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改善病人心态具有显著作用。本研究,经评估,可知:从SDS和SAS这两项指标上分析,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这和彭冬梅的研究结果相似。经统计,可知:从并发症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经检测,可知:从LVEF这项指标上分析,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经调查,可知:从满意度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性期用人性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不良情绪缓解更为迅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巨雯.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21):103.

[2] 蔡幼群.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126,143.

[3] 马盼盼.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 保健文汇,2021,22(9):275-276.

[4] BOREKCI, ABDURREZZAK, GUR, MUSTAFA, TURKOGLU, CANER,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Paraoxonase 1 Activity Predict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Angiology: the Journal of Vascular Diseases,2021,66(4):339-345.

[5] 马静媛,杜茜.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7):110-111.

[6] 黄应蚕.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217-218.

[7] 李晓丽.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3):245-246.

[8] IBANEZ,B., MACAYA,C., SÁNCHEZ-BRUNETE,V., et al. Effect of early metoprolol on infarct size in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Metoprolol in Cardioprotection during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OCARD-CNIC) Trial[J]. Circulation: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0,128(14):1495-1503.

[9] 朱虹屏.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 饮食保健,2019,6(16):166-167.

[10] 彭冬梅.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0):0147-01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