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1宋显赫 2陈伟

1东丰县东丰镇卫生院吉林辽源136300 2辽源市中医院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

目的:本文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慢性胆囊炎的60例患者,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为76.67%,P<0.05,说明存在对比性。结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治疗效果更佳,应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正文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增长,加之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导致胆囊炎发病率也逐年呈递增趋势发展胆囊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胆囊炎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胆囊受到细菌侵害所致2,主要的症状反映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多采用西医治疗3主要治疗以消肿、抗菌治疗及止痛为原则,难以获得理想疗效,治疗后易复发中医上认为,胆囊炎主要是属于“胆胀”的范畴,患者主要的症候特点为血瘀阻滞证、肝胆火毒证以及气滞证等主要治疗原则为利胆疏肝、理气滋补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各项流程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研究开展前有专门人员同院内管理组织进行报告,经过调查共筛选出我院就诊时间在202110月至20234符合慢性胆囊炎的60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参照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中医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5中的相关标准,临床可见右上腹或肩胛区持续性疼痛不适,胆囊区压痛及叩击痛,伴腹胀、恶心泛酸、嗳气等消化道不适症状,使用油腻食物后可诱发加重,并B超检查、血尿淀粉酶检查等确诊,中医证候分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患者年龄≥18周岁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会提出相关执行标准及规定内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本研究自愿配合,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指导均已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合并慢性胃肠道疾病者以及严重内科疾病,有认知、语言障碍以及精神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或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疾病者,或对治疗药物产生过敏反应、配合度较低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参照组

30

18:12

49.61±5.78

1.04±0.49

研究组

30

16:14

49.59±5.56

1.87±0.46

 

1.2 方法 

1.2.1参照组:开展常规入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饮食指导心理辅导和相关注意事项等,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每日口服50% 10ml硫酸镁口服液,每日3次。

1.2.2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大柴胡汤治疗方组成:柴胡12g,黄芩、芍药、半夏、枳实9g、生姜15g、大枣4枚、大黄6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蒲公英金钱草茵陈延胡索川楝子等中药以水煎服,取汁400ml,每日服用1剂,分为早、晚2次进行服用,需持续服用28d,为一个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各项症状消失,超声检查无胆囊壁增厚,可评估为显效减轻为有效,无改善以及病情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7.0 软件统计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n(100%)]

分组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参照组

30

13(43.33%)

10(33.33%)

7(23.33%)

23(76.67%)

研究组

30

20(66.67%)

8(26.67%)

2(6.67%)

28(93.33%)

P

-

-

-

-

0.05

 

3.讨论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多发胆囊病变,多为细菌感染、胆囊结石刺激、化学性损伤、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未治愈等因素引发,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上腹饱胀、嗳气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多采用西药干预,此类药物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6

中医将慢性胆囊炎归为“胆胀”范畴,认为其是有情志失调、虫石阻滞、饮食失节、劳伤过度所致此次所用大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药方中柴胡为君具有疏解少阳之邪疏肝利胆之功效枳实以为臣药,具有泄热通腑,行气破结,内泄阳明热结之功效半夏降气化痰祛邪,散血消肿作用,芍药柔肝止痛黄芩、金钱草能够清热解毒利湿,抗炎作用,其中金钱草还能活血止痛,并且能利肝,促进胆汁分泌大黄有着通腑泄热的作用,同时还能抗菌消炎多种药物合用,并且随症加减,就能获得疏泄肝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调节患者气血通畅性,减轻患者疼痛

经对比研究发现,慢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佳应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芳,李述青.循证护理对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15):163-164.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9.15.078.

[2]曾军.中医护理预防急性胆囊炎术后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6):668-669.DOI:10.13586/j.cnki.yjyx1984.2021.06.042.

[3]栾晓峰,王磊,盖雪峰.大柴胡汤辅助治疗慢性胆囊炎对炎症因子、β-EP的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03:14-16.

[4]姜慧鑫,胡建功.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治疗慢性胆固醇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J].养生大世界,2021(4):7.

[5]何相宜,施健.中国慢性胆囊炎尧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临床肝胆病杂志袁2019,35(6):1231-1236.

[6]李辉海.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养生大世界,2021(6):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