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唑来膦酸;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药物不良反应
正文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女性常见的疾病,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其发生与雌激素分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女性围绝经期的最初几年中,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大量减少,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体内钙在最初几年加速流失,引起骨代谢失调,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转化率,影响钙盐沉积,使骨消融增加,骨吸收过程远远快于骨形成过程,导致大量骨质丢失,钙吸收减少,引起骨钙降低、骨质脱钙、骨小梁稀疏,所以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可造成患者全身骨关节疼痛,出现关节变形,甚至脊柱病理性骨折[1]。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的原因,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很常见,骨质疏松使骨脆性增多,导致疼痛、运动功能下降,易于骨折,这也是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降低、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绝经后骨质疏松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口服钙剂补充体内流失的钙,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在治疗上通常需要进行补钙,平时可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钙剂,如葡萄糖酸钙等,多晒太阳,利于维生素D的补充,促进钙的吸收。此外,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劳累、着凉,可遵医嘱配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唑来膦酸。唑来膦酸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头痛、骨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但多为一过性的,无需特殊处理[2]。本研究针对行唑来膦酸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析用药30d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数据库中筛选出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行唑来膦酸治疗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目标,分析所有患者用药30d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年龄区间55-73岁,均值(65.73±6.34)岁;合并骨质疏松骨折30(50.00%)例,合并乳腺疾病17(28.33%)例。所有入选患者都已明确知道研究过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确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年限≥1年;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先天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骨髓瘤;维生素D缺乏症;其他骨代谢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本研究用药过敏;不愿配合研究工作。
1.2 方法
1.2.1 调查分析方法
通过数据库信息收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唑来膦酸治疗30d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3]。
1.2.2 治疗方法数据统计
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先使用250mL生理盐水静点充分水化,再使用含5mg唑来膦酸100mL静脉输注,输注时间>30min,再使用250mL生理盐水静点充分水化,用药过程中指导患者饮用温水500mL以上[4-5]。治疗前,服用钙尔奇D300咀嚼片,1片/次,2次/d[6-7]。连续治疗1个月以上。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70mg/次,1次/周[8]。盐酸雷洛昔芬,60mg/次,服用1周[9]。鲑鱼降钙素,50IU/次,1次/d[10-11]。连续治疗1个月以上。内分泌药物治疗,弗隆口服,2.5mg/d,1次/d[12]。连续治疗1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差别比照运用x2检测,单因素分析得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采取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若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 结果
2.1 早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见表1
表1 早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项目 | 发热 | 流感样症状 | 头痛 | 关节痛 | 肌肉痛 |
例数 | 15 | 17 | 19 | 23 | 27 |
发生率 | 25.00% | 28.33% | 31.67% | 38.33% | 45.00% |
2.2 不良反应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 例数 | 发生不良反应(n=38) | 未发生不良反应(n=22) | x2 | P | |
骨折 | 合并 | 22 | 9(40.91%) | 13(50.09%) | 0.23 | >0.05 |
未合并 | 38 | 18(47.37%) | 20(52.63%) | |||
血清钙( mmol/L) | <2.25 | 19 | 8(42.11%) | 11(57.89%) | 0.31 | >0.05 |
≥2.25 | 31 | 15(48.39%) | 16(51.61%) | |||
骨钙素( ng/ml)
| <4.80 | 33 | 18(55.55%) | 19(57.58%) | 3.97 | <0.05 |
≥4.80 | 27 | 9(33.33%) | 18(66.67%) | |||
骨密度 (T值) | <-1.5 | 27 | 11(40.74%) | 16(59.26%) | 0.07 | >0.05 |
≥-1.5 | 33 | 15(45.45%) | 18(54.55%) | |||
钙剂 | 使用 | 35 | 10(28.57%) | 25(71.43%) | 12.32 | <0.05 |
未使用 | 25 | 17(68.00%) | 8(32.00%) | |||
骨吸收抑制剂 | 使用 | 33 | 10(30.30%) | 23(69.70%) | 11.29 | <0.05 |
未使用 | 27 | 17(62.96%) | 10(37.04%) | |||
内分泌调节药物 | 使用 | 13 | 10(76.92%) | 3(23.08%) | 11.07 | <0.05 |
未使用 | 47 | 17(36.17%) | 30(63.83%) |
2.3 不良反应发生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变量 | Waldx2 | B | SE | OR | P |
使用钙剂 | 8.87 | -2.41 | 0.79 | 0.82 | 0.02 |
使用骨吸收抑制剂 | 13.06 | -4.76 | 1.28 | 1.21 | 0.01 |
使用内分泌调节药物 | 6.25 | 1.01 | 0.65 | 0.73 | 0.03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健康的一大危害,骨质疏松和相关的骨折是增加绝经后妇女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绝经后骨质疏松以骨量迅速丢失为特点,与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有关,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身体出现不同变化,易发生骨折,出现不同程度、部位的关节疼痛,常常伴有腰腿乏力、双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日常活动困难或受限,出现腰背痛,髋部、膝盖、双下肢及全身的骨痛,出现弯腰驼背、脊柱畸形,容易疲乏无力、虚弱、肌肉痉挛等多种表现。一旦出现绝经后骨质疏松,应积极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包括骨密度检测,并使用钙片、维生素D等基础药物进行治疗。此外,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是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长期治疗能达到缓解骨质疏松的效果。唑来膦酸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动,诱导破骨细胞调亡,阻断破骨细胞对矿化骨和软骨的吸收[13-14]。大部分患者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一部分患者会有发热、头痛、骨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出现。了解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相 应的防治措施,保障治疗安全。唑来膦酸早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发生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与骨吸收,引发血清钙水平下降,适当补充钙剂及骨吸收抑制剂可预防血清钙下降,减少不良反应[15]。合并乳腺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内分泌调节药物,会引起骨质流失,导致骨钙素、血清钙流失,治疗前可适当调整内分泌调节药物的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药物不良反应与钙剂、骨吸收抑制剂有一定关系,与骨密度、骨钙素、血清钙、骨折无关,但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治疗前使用钙剂、骨吸收抑制剂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徐青青,许兵. 唑来膦酸联合髋关节置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0,14(4):327-332.
[2]户光,刘梓晗,李灿,等.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11):1646-1654,1699.
[3]孙兢,杨明霞,张智海.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Meta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9):1333-1338,1365.
[4]赵继霞.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脆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探讨[J]. 中外医疗,2019,38(4):106-108.
[5]陈灵聪. 唑来膦酸联合髋关节置换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北方药学,2021,18(10):115-116.
[6]王玉林,刘俊丽,李保成,等. 胶原肽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疗效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2):228-232,250.
[7]陈金传,刘艺,孙鹏浩.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4020-4022.
[8]李安君玥. 唑来膦酸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2):118-120.
[9]陆玉莲,徐畅. 阿仑膦酸钠联合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9,26(2):6-7.
[10]王芬. 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和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比较[J]. 北方药学,2019,16(9):110-111.
[11]余鹏. 降钙素与双膦酸盐联合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1):85-88.
[12]袁忠,熊国辉,盛霞,等. 骨疏康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8):157-158.
[13]李丽,孟祥玉. 唑来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的影响[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2,7(6):362-366.
[14]马晓勇,高飞,万英辉,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与再骨折的关系研究[J]. 河北医药,2020,42(2):261-264.
[15]王晓云,陈超伟,曾锦辉,等.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4):8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