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增强MRI;应用价值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增加。乳腺癌的临床症状,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为乳房肿块,还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乳头回缩、乳房疼痛、皮肤改变等其他症状。不仅影响乳房的美观,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1]。乳腺上皮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科学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影像诊断方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乳腺钼靶、胸部乳腺超声、乳腺增强MRI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2]。。这三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被临床医生所接受,但值得讨论的是,这三种影像方法中哪一种在确定乳腺癌患者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时最准确值得探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22.04-2023.04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4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年龄34-80岁,平均53.26±4.35岁,其中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42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黏液腺癌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乳腺钼靶、胸部乳腺超声、乳腺增强MRI检查,并在术中清扫患侧腋窝淋巴结,其中前哨淋巴结活检12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6例,在12例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患者中,3例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发现转移而接受了额外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同意书;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未经病理检查者;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查时间超过1周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前进行手术、放化疗者;存在精神障碍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1.2.1乳腺钼靶
采用西门子全自动钼靶(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83060383),乳腺癌患者在月经一周后接受检查。检测两个乳房的轴向位置。将患者的乳房放在支架上,露出前胸部,上下拍摄。在投影过程中,充分包括乳房间隙,以减少腋窝淋巴结的漏诊。手动曝光,在70-100mAs和25-32 kV下拍摄。将患者的乳房平放在支架上,垂直照射X射线,观察乳房的类型、大小和形状,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
1.2.2乳腺超声
采用SIEMENS ACUSONS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5MHz,双侧全乳扫描。超声诊断ALNM的诊断标准为:短轴直径10mm或以上的淋巴结肿大、圆形或不规则的淋巴结、皮质增厚(短轴直径3mm或以上的皮质厚度)、周围组织浸润、纵横比小于1.5、淋巴结门脉结构消失,以及淋巴结皮质的阻塞。
1.2.3乳腺增强MRI
使用西门子3.0T Mag-netom Verio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增强MRI检查。固定乳房时,患者将以俯卧位成像。在常规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后,首先在横断面T2WI和横断面T1WI上收集脂肪抑制序列。最后,采集动态序列。首先采集两相平面扫描图像,然后注射造影剂钆二胺注射液奥美拉唑,剂量为0.1 mmol/kg,流速为3 mL/s。增强扫描包括11个阶段,每个阶段扫描时间为28秒,层厚为1毫米,间隔为0.2毫米。扫描后,两位副主任放射科医生用盲法分析了所有图像。增强MRI诊断ALNM的诊断标准是:淋巴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皮质增厚(厚度超过3mm),缺乏脂肪门。
1.3观察指标
诊断结果:记录病理检查结果以及三种检查方式结果对比;诊断效能: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三种诊断方式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100%、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结果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
术后理检查结果显示:48例乳腺癌患者中,存在患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有27例;乳腺钼靶检查显示:真阳性14例,假阳性13例,真阴性13例,假阴性8例;增强MRI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24例,假阳性3例,真阴性16例,假阴性5例;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15例,假阳性12例,真阴性15例,假阴性6例。详见表1:
表1 三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对比
病理诊断 | 乳腺钼靶 |
合计 | 增强MRI |
合计 | 乳腺超声 |
合计 |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
阳性 | 14 | 13 | 27 | 24 | 3 | 27 | 15 | 12 | 27 |
阴性 | 8 | 13 | 21 | 5 | 16 | 21 | 6 | 15 | 21 |
合计 | 22 | 26 | 48 | 29 | 19 | 48 | 31 | 27 | 48 |
2.2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对比
乳腺钼靶检查准确性为56.25%(27/48)、敏感性为51.85%(14/27)、特异性为52.00%(13/26)、阳性预测值为51.85%(14/27)、阴性预测值为61.90%(13/21);增强MRI检查准确性为83.33%(40/48)、敏感性为82.76%(24/29)、特异性为88.89%(16/19)、阳性预测值为88.89%(24/27)、阴性预测值为76.19%(16/21);乳腺超声检查准确性为62.50%(30/48)、敏感性为71.43%(15/21)、特异性为55.56%(15/27)、阳性预测值为55.55%(15/27)、阴性预测值为71.43%(15/21)。增强MRI检查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乳腺钼靶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391,P=0.001;x2=21.709,P=0.001;x2=32.682,P=0.001;x2=32.999,P=0.001;x2=4.777,P=0.029);增强MRI检查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乳腺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985,P=0.001;x2=27.689,P=0.001;x2=27.702,P=0.001),但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35,P=0.057;x2=0.586,P=0.444)。
3.讨论
乳腺癌的病因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乳腺癌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基因突变也是乳腺癌发生的原因之一[3]。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已位列所有癌症发病率首位。2018年全球新增乳腺癌患者210万例,发病率 11.6%。我国女性每年乳腺癌约30.4万人,发病率约7.7%。45-74岁的女性最高发[4]。本病主要累及双侧乳房,随着乳腺癌的进展,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在患者术前采取有效检查方法对其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评估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钼靶全称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又称钼钯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和最简便、最可靠的无创性检测手段,痛苦相对较小,简便易行,且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不受年龄、体形的限制,目前已作为常规的检查。但其不适合密集的腺体,对许多癌症,特别是侵袭性小叶癌的检测能力有限,而且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导致临床应用有限[5];超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独特的优势:无痛苦、无放射性。对于肿物是囊性、实性、囊实混合性鉴别准确。对于转移淋巴结的结构形态直观。对于肿块的血流供养可实时显示。在乳腺肿块的引导穿刺抽液、活检和术前定位中优势明显。但还未形成肿块时,超声难以显示微小钙化灶和毛刺样结构[6]。对于小于5 mm的乳腺癌,超声难以发现或定性困难。早期导管癌或小叶内癌,未发现浸润时,超声诊断更加困难或仅能发现局部的结构紊乱。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常常难以显示[7]。因此,考虑使用增强MRI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强MRI检查准确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及乳腺超声检查,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MRI检查敏感性、阴性预测值与乳腺钼靶及乳腺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MRI不仅能提供肿瘤的形态学特征,也可反映肿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且MRI因具有多序列成像故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MRI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乳腺癌敏感的工具之一,具有软组织分辨力极高、多序列成像和多方位任意切层等优势。MRI检查对发现乳腺病变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钼靶X线片评价较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评估,以及乳房成形术后观察其位置、有无遗漏或并发症及后方乳腺组织内有无癌复发等方面,MRI具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无放射线的损伤的危害;对打算做保留乳房手术的病人,可能有利于从严把握手术指征[8];任意三维成像,可使病灶定位更准确,显示更直观。对肿块是否侵犯胸壁,胸骨后、纵隔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的评价,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因而对乳腺癌的分期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详细的信息。MRI既可以行形态学评估,又兼功能学等方面评估淋巴结状态的特点,有利于有无癌转移淋巴结的鉴别[9]。目前常用的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MRI技术包括磁共振淋巴成像(MRL),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10]。
综上所述,增强MRI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诊断价值高于乳腺钼靶及乳腺乳腺超声检查,且操作便捷,可根据指标的变化有效预测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在术前评估中其重要作用,为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勇,唐一植,李卫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2):7-9.
[2]李延会,马雅秀,范娜,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08):95-97.
[3]乌兰,陈宁,朱晓龙.X线钼靶、CT检测及超声检测致密型腺体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0):87-90.
[4]王荣华,肖逸尘,曹勤,等.CT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及其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2,23(02):109-111.
[5]何秋艳.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价值评价[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04):755-758.
[6]刘奕仕,黄冬玲,邱其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增强扫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9):169-171.
[7]张俊凤,李玉恩.高频超声和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3(03):199-200.
[8]吴赛赛,李颖,李雪萍.增强CT联合血清hMAM水平检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22,31(01):103-110.
[9]夏云,王日玮.多层螺旋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微创医学,2022,17(05):564-568.
[10]王伟莉,赵应新,王方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增强扫描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江西医药,2023,58(02):245-247+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