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杨剑波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 (邮编 273400 )

摘要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挑战发生了变化。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因此,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影响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成为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高中数学;新高考;教学策略

正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观念是影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只有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地更新教学观念,才能把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技术和方法融入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改革高中数学教学。然而,在新高考背景下,一些教师仍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坚持以学生的数学知识为主,评价学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的,这种教学观念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模式与方法建设,以适应当前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没有有效地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尽管老师们在尽力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但这种让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是有许多学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解。这势必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的具体措施

(一)掌握基础知识点,为学生打好基础

首先,教师一定要按照教材来讲解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公式和概念,以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尤其是对概念的讲解,由于数学知识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当老师用文字呈现出来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大概的概念,而忽略了概念中的重点和内容。

其次,教师还可将教材中的例题与各小节后的习题带到课堂上,与学生探讨,以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由于课后习题均与本节重点内容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进行巩固练习。同时,这些练习题又能突出本小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大多数试题提供变形依据。下面对高一集合教学过程进行探究,由于本节内容比较复杂,涉及概念性和图像性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测验题,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复习。教师不仅要保证学生能掌握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用循序渐进的讲解方法来巩固本课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水平

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灵活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立体几何是数学试卷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通常需要证明图形之间的关系,例如证明两个平面间的平行关系,或者证明两条直线在不同平面上的水平关系。由于三维图像比较复杂,传统的方法不能直观显示。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能建立矩形坐标系,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和解决。一些优秀的学生甚至不需要在草纸上作画,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形的形状,了解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后续  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把复杂的数学逻辑灌输到学生的思维中,使他们能够理解高考模式的要求。同时结合数学教材和试题,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思维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不断积累,在学生心中形成数学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高考数学成绩。

(三)指导解题技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首先,高中数学课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定义和公式,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求证来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选择求证方式,使学生能合理运用公式。学生觉得数学知识很复杂,主要是因为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一旦把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算法,丰富他们的视野,先把普通算法教给学生,再把简单的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我们来看看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传统的解题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解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一道关于函数 f (x)=ax-a a>0, a≠1)的选择题,学生通过思考就知道该函数必须经过(1,0,并且 f (1)=0,由此可以用排除法判断哪一项才是正确答案。教师给学生出几道比较综合性的题,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地运用这一体系解题。如要求学生比较0.32,20.3, log20.3的大小,学生就能在同一个坐标系下作 y=2 x, y=x2, y=log2x这三个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图像中x=0.3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这三个变量的大小。老师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让他们进行积极的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拉近师生关系,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课程建设科学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应考虑到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升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从教学评价指标入手,改变传统的以学生为主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参考指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从教学评价的方式上思考,转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加结果性评价,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运用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减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排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基础知识点的教学,还应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在高考中发挥正常水平,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学生应试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通过提前模拟考试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高考的氛围,使他们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

参考文献

[1]鲁新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浅谈[J].读写算,2022(26):19-21.

[2]崔斌.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关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02-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