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邢学科

邢台市南和区第一中学054400

摘要

大单元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许多政治教师的第一选择。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所以,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应用。


关键词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相关对策

正文


在当今社会,社会问题日益突出,政治教育应当紧密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关注政治知识。大单元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学习空间,方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展开探索性学习。在素质教育的观念下,核心素养指出了学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政治课程学习,需要他们能够理解关于思政的概念,把握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并且能够将这些关系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使他们能够从过去的死记硬背中走出来,加强政治课程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将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一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开展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一、探究目标,指向单元

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就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单元内容进行二次发展与全面构建,所谓“单元”,就是以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为基础,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逻辑结构,构建出一个学科教学单位。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选择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益的教学内容和情景材料,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估,这些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其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具有可培养、可操作、可介入和可评估的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重点是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认同,并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所以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将知识点剥离出整体框架。利用大单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并非只是对各个单元中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列举,而是要找到各个单元间的关联性,以这些关联性将整本书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老师们在使用大单元教学方法时,要寻找各个章节的共性,把各个独立的、分散的模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只有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糅合在一起时,学生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而不至于造成“知识散装”。[1]比如,在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教材中,从“单元式目标设计”可以看出,教材内容是围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方面设置的。在对这三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单元式教学目标”就可以认定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原因、人民当家作主的各种保障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并让他们明确“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这三个方面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

二、把握重构,综合主题

在当下这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是快速变化且错综复杂的,要想解决现实问题,不仅要达到单一学科的核心素养,还要提高跨学科的综合思维水平。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各种简单或复杂的情境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具有一定学科特点的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大单元”教学既有“任务整合”的特点,又有“任务驱动”的特点。传统的单框题教学更注重一个学习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忽视了框题与框题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教材与教材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展开打乱重组,不应该根据课本中已经确定的单元来进行划分,而应该按照新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以教学目标为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进行适当地删减、补充与整合,促使单元整体结构更为清晰,还应该重视政治学科高中学段不同教科书的“知识再回首”,要做好新旧知识的滚动学习,不能学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如此,通过构建“综合性学习主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可以构建单元整体式学习架构,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教科书的第2单元,主要介绍国体、政体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点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该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人民当家作主视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再选择课本中贴近现实生活的情景来设计大单元教学。例如,可以将我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流程图以及与之有关的新闻报道进行课堂展示,让学生去想象自己所在的村或者街道进行选举时的情景。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参与“人大代表”的模拟选举,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对必修一“制度优势”“四个自信”“社会基本矛盾”等内容进行“回首”,构建简易的“思维导图”,对分散于不同教材中的“相同主题”知识加以归纳,使旧的内容与新的内容形成“相关链接”,形成一个“先挂后联”的崭新知识系统,促使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2]

三、有效评价,深度学习

学科知识内化教育体系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终身学习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独立自主的、深入的学习,一个人的基本的情感智慧、品德和价值观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与其有关的学科文化精神印记,而在这种对知识进行内化教育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人学科素养最终形成和转化的必经之路。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偏重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训练,忽视了学生全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塑造。而在大单元教学中,将各个层次的教学评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得教学评价主体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进行持续评估,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引导学生在自己所参加的活动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比如,在评价学生运用辩论方式展开某一观点的学习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表达自身观点时,思维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论据选择是否合理以及论辩过程是否严谨。在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表现时,要注重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他们的交际、交流和应变能力。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老师们可以利用评价体系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激发起来,提升他们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总体而言,老师们应该以“学以致用”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在大单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他们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他们深入有效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建地.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36-37.
[2]黄雪丽,郝倩倩.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引导策略[J].教育探索,2019(04):77-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