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更具趣味性的知识呈现方式或是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引入课程内容,调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思维以及核心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适当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将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兴趣培养进行思考与探究。
1、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1.1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增强在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联系,获取学生的信任与认可。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信任教师热爱物理,求学的过程便不再充满压力而是在未知的挑战中不断完善自我见证自我的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教师深入把握实际学情,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对接下来的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与改善,以此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有更为全面科学的思考与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素质。
1.2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善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改善传统教学课堂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一些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活动。例如,将学生喜爱的物品设为小组比赛的奖品,学生对奖品的喜爱会驱动学生更加专注认真地应对小组比赛,从而使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活跃性,构建更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1.3培养学生思维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发展,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要更为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中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内容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地向着自主、合作以及探究方向发展,以往的教学方法呈现一定的枯燥性与陈旧性,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需求。而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时,部分物理教师自身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对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成绩,总是结合考点实施教学,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大部分学生呈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与新课程相关需求背道而驰,阻碍了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
2.2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能力的培养
实验始终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师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实验全面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才能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在物理课堂上开展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凸显课堂的主体地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凸显出了一定的单一性。一些物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将探究实验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开展,也用“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为重视对初中生能力水平的提升,导致学生无法深度掌握实验的认知,不利于自身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地深入,物理教学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但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活动时,还在以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师根据教材开展实验,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主要以讲为主,并没有合理化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从而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3.1使用多媒体设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初中物理的知识内容,对初步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很好地理解初中物理的知识内容,逐步降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中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通过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对学生展现出来,将文字叙述变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于物理世界的好奇心。多媒体设备还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与知识相关的教学素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保持探索欲与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熔化和凝固”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多种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如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后又由水结成冰,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视频,将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更多的现象,采取击鼓传花的形式,引导接到花的学生对教师展现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回答,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运用。
3.2使用情境教学法开展物理教学
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创设鲜明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增加了对其他感官的刺激,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得到增强。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可以灵活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由简到难地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改善传统教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并结合该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对物理现象的产生与原因进行思考并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与观察,探究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思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探究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不同,了解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成像的不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验慢慢理解凸透镜与凹透镜,通过观察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思考与研究,增强学生学习自信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
3.3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的教学时,要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活跃度并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适当增设学生动手操作的物理实验,相较于实验演示,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更具挑战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验中,学生会更加自信地观察物理现象并思考其中隐藏的物理学原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验,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更为全面,通过开展实验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时,教师首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复习与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随后为学生分配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正确地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通过对比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之间的差别启发学生思考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3.4转变教学主体,实施探究实验教学
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受到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并在课堂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呈现教师独自演示实验的现象,或者是引导学生逐步实施物理实验,学生逐渐地成为了一个客体,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想法,按照其提出的相关需求开展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没有进行有效互动,教师也未将自身的指引作用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期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显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式实验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内容的了解,还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从而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光的反射实验时,在开展反射定律实验前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实施探究式实验,同时,也应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及时探究出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开展实验前期,教师需要根据实验内容,为学生准备平面镜与纸张,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在此期间,初中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地思考与探究,就能够得到最终的实验结果,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了解,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提升自身探究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5正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开展分层教学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初中物理的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能力较强而重视,或因为学生的能力较弱而忽视。教师应依据每个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合理地开展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如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较强难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探索,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巩固基础知识内容。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思考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今后可以主动参与到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合理分配小组,引导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从而使学生之间通过互帮互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意识,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保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地创新与改变,将初中物理的知识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具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加强学生理解的同时,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改善传统教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的能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靳淑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下旬,2020(8):129.
[2]王玉琴.关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探索[J].天津教育,2021(22):91-92,95.
[3]熊伟.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好日子,2020(6):80.
[4]许永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探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6):96-97.
[5]林伟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J].新智慧,2019(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