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曾发平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 云南省 迪庆州 674400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中的各个学科教学方式都受到了革新与优化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各方面素养为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发现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以往理论知识强于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正确地认识并积极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正文


化学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和学习的重要学科。该学科的知识与人们的真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也应当与真实生活进行联系。在今后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的探究和应用,使化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发生了脱轨,这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非常不利。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展开生活化教学实践,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界定与特点概述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生活化的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运用化学原理。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场景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实验、观察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1注重探究性学习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关注化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究化学知识,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深入探究其中的化学知识,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2注重现实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让学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原理,思考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染发剂的化学成分,思考染发剂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鲜活的实际案例,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能有效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1.3注重实验教学

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所学化学知识,还可有效提高实验技能。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概念,还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

2、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解为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解释化学知识,而忽略了如何将化学知识与生活深度融合,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化学知识。此外,部分教师缺乏生活化教学的相关经验和技能,他们无法真正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有效结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2教学资源不够

丰富生活化教学强调教师要结合生活实例,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充足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导致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适合的实例,这对教师而言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2.3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探究化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进一步提升。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出现盲目操作或模式化操作等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4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不能仅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质量、实验报告完整性、课堂表现等,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尽管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契合学生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对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3.1利用生活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应用

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是常见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化学概念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将这些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例如,学习酸碱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常见的食品与饮料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酸碱性质。如,柠檬汁和酸奶是酸性食品,苏打水和牛奶是碱性食品。将这些食品与酸碱概念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中的概念,如pH值和酸碱反应等。又如,学习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将燃烧的火柴与燃烧的蜡烛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燃烧的反应类型和条件。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与工业生产中的反应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再如,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如:用热水洗碗比用冷水洗碗更容易去除油渍和污垢,这是因为热水中分子的平均动能更高,能更加快速地分解污垢中的化学键,提升洗涤效果。由此,学生理解了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分子的平均动能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将抽象的化学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3.2构建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课

构建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课程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设计实验,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以下是一些构建生活化化学实验课的方法和示例。基于生活实例设计实验。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现象,如食物中的糖、油、蛋白质等,运用这些物质设计实验,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例如,以“糖的酵解”为主题设计一节生活化实验课,让学生了解糖在酵母菌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同时可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酵母发酵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酵母的作用及发酵的化学原理。结合生活实例展示化学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展示化学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原理。例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煤气中火焰的颜色,通过这一生活化的例子使学生了解相关化学原理。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辅助生活化的化学实验课教学,例如,利用数字化化学实验室软件、虚拟实验室等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教学化学反应的速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利用数字化化学实验室软件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此类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速率变化规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3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若想展开生活化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那么就应当依据生活化的教学原则,搭建生活教学场景,构建浓厚的生活气息,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当中,体会并探索高中化学知识。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并不重视场景化的营造,这就导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被动学习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又比较枯燥无趣,没有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是直观性比较强的视频资料作为支撑,所以学生对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一直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以及想象力也有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并鼓励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互相提问、共同思考、思想碰撞的进程当中,逐渐地掌握化学知识,这对于构建优良的高中化学教学环境,以及强化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将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放置在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教学情境当中,并引导学生沉浸其中,借此促使学生在参与化学教学实践时,明确化学知识与真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教师在教学《基本营养物质》时,学生在这一次教学实践当中,应当对三大营养物质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应当明确三大营养物质在人类身体当中发挥的作用,掌握蛋白质、油脂、糖类的作用、分类、性质,以及水解后或得到什么,了解这三种物质的使用途径。教师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使用问题引导学生,你今天吃糖了吗?然后选择一些学生经常吃的食物或者是零食,包括饮料、巧克力、各种速食产品等等,同时再搜集一些淀粉类的食物,如玉米淀粉,米饭面粉、土豆等等。之后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对这些食物进行分析研究。促使学生明确自己经常使用的食物当中,存在什么样的物质,而这些物质在化学领域中是什么元素,属于什么类型,除此之外,这些物质在分子组成上又存在什么样的共同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场景重现在课堂当中,对于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陌生感,赋予学生学习原动力,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对高中化学进行学习,进一步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

3.4课堂作业生活化,消除学生的作业压力

在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并推行了一系列的减负政策,但是在大部分的高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还是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不管是放学、还是放寒暑假、节假日等假期,都要面临非常大的作业压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大量的作业不仅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还会给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进而导致作业发挥不出应有教育价值,产生负面效果。而且,大量的作业还会让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态度变得消极,最终只是以敷衍的态度完成课后作业,设置还会发生抄袭的现象。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知识内容虽然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只要学生彻底地掌握了以后,就可以熟练地应用,即便是课后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也没有什么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还是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主要目的,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化特点的作业,立足于真实的生活,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感受化学知识,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的知识水平,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抵消对陌生知识的排斥,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激情与探索欲,而且,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主要是立足于生活,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除此之外,教师借助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教育价值,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喜爱程度,促进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果有非常大的帮助。

4、结语

化学学科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与学习的学科,该学科与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裂开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学科教学实践的时候,也不应该脱离真实生活,对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实践进行生活化也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学科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时期肩负重要的职责。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与专业能力,给化学学科教学实际做好保障,推进高中化学学科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新武.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99):151.

[2]陈志红.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2.

[3]徐晓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3):67-68.

[4]魏国旭.“生活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9):88-89.

[5]赵晓红.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2020(3):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