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写作教学
正文
读写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探讨读写一体化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当前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读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一)读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
读写一体化模式是指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以阅读为基础,写作为主体,通过阅读与写作的交互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将阅读和写作相加,而是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
在读写一体化模式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促进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和素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和知识;写作则可以将阅读中的所学所感所悟付诸实践,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读写一体化模式还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读写活动,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探究问题,提高读写能力。
(二)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阅读和写作分开进行,导致两者相互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读写一体化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读写知识,提高读写能力。
2.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读写一体化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还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本和素材,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学生在阅读中还可以借鉴不同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写一体化模式通过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素材,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学生在写作中还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对阅读的理解和体验。
4.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读写一体化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读写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现状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阅读量不足,缺乏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课业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应付各种考试和作业,导致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缺乏对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忽略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内涵和美,使得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二)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创新意识
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很多学生对写作感到恐惧和焦虑。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堆砌材料,缺乏对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和应用。同时,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写作内容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意。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阅读与写作相互脱节,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往往是相互脱节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导致两者相互脱节,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读写一体化模式注重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以阅读为基础,写作为主体,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一些经典文本固然重要,但新时代的高中生需要更多的新鲜感和实用性。教材应该注重选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用性。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应该注重创新性,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高中生的读写能力提升,也限制了他们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模式的提出,对于改变这一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下是一篇针对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的详细文章,以优化阅读教学、激发写作热情、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写作素材、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写作训练、锻炼深度思考、强化情感表达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优化阅读教学,激发写作热情
1.注重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技巧,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2.注重情感渗透,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情感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本的情感,通过情感渗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让学生通过情感共鸣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3.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转化为写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和素材转化为写作能力。例如,在《项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和情节发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表达方式。同时,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写作训练,如让学生写一篇以“假如我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为话题的记叙文,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和素材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成果。
4.注重评价反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写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通过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例如,在写作训练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和建议,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写作。
(二)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写作素材
1.拓展教材内容,挖掘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秀的范文,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作为写作的很好参考。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资源,从教材中提炼出有用的写作素材。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服饰描写等细节,将其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灵感。
2.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写作素材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资源是极为丰富、便捷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资料、浏览新闻评论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拓宽写作素材的来源。例如,在写作议论文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数据、事实案例等资料,为论证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
3.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写作体验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写作的乐趣和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写作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写作的过程和素材收集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组织写作比赛、文学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4.关注时事热点,积累写作素材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等话题,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等,了解不同观点和意见的碰撞与交锋,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写作训练
1.模仿课文,进行仿写训练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优秀的范文,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作为学生仿写的很好参考。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让他们尝试仿写类似的情景描写片段。
2.针对课文,进行改写训练
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改写训练,即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课文的内容或某个片段。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祝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某个情节或片段改写成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锻炼他们的写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3.根据课文,进行续写训练
根据教材中的课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训练。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或某个片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继续往下编写故事情节或拓展主题。例如,在《项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描写与主人公相关的其他人物形象。
(四)锻炼深度思考,强化情感表达
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课堂讨论、撰写读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拿来主义”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深入思考,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升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
2.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安排相关的情感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例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安排类似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写作中。
3.增强学生的情境感受能力
情境感受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中的情境和情感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细节和情节,培养学生的情境感受能力。例如,在《窦娥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社会背景对人物的影响。通过增强学生的情境感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读写一体化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在阅读、写作、教材内容等多个方面展开引导和指导。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激发写作热情、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写作素材、结合教材内容安排写作训练、锻炼深度思考强化情感表达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通过读写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读写一体化模式的推广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 孙婧.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5)
[2] 如何通过阅读提高高中生语文写作水平[J]. 张贾.现代农村科技,2018(07)
[3] 探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 马梅兰.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
[4] 如何提升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J]. 魏洪玉.新课程,2020(24)
[5]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郭以凤.才智,2013(11)
[6] 浅谈利用古诗词提升高中生语文写作质量的方法[J]. 胡爱年.新课程研究,202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