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沈勤英

江西省丰城市铁路中心小学 邮编:331109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热潮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造成了实际的冲击,“课外阅读课内教”的要求,也引起了教师的普遍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得低于五万字”,然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单凭少量的阅读,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从小学开始,不断地拓宽途径,让学生们在书香中浸润,接近母语,培养学生的情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小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整本书很有必要,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的基础教学仍然比较薄弱,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现水平都比较差,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还不够充分,因此,要促进农村教育的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小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农村小学中,要加大阅读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开设一门上好的阅读课程,并调动父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关心支持。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整本书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主题明确,内容紧凑,结构严谨,没有删节,阅读内容相对独立,除此之外,整本书阅读还可以是多本相关书籍。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方式相比,整本书阅读更注重整体效果,它是以个性化的阅读形式为基础,在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对整本书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评价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更加注重学生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夯实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能够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拓宽知识面。

在学生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要想开展读书活动,就必须引导学生合理制定读书计划,然后在这个计划的指导下,有效地、长期地开展读书活动,使学生在长期的坚持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对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乃至终身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

(一)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制约,农村小学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完善。

在这一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后,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农村小学图书馆书籍册数残缺、不完整,对学生进行完整的阅读十分不利。

农村小学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热情较低;

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因其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阅读视野,不能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扩展阅读需要,有时还会让学生觉得很生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很难保证整本书的阅读时间。

随着经济的进步与都市化的加速,家长因工作忙碌而将子女托付给上一辈。农村学生随老而居,缺少家庭教育的约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读书的功能,很难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整个课本的阅读教学。

三、农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推荐阅读书目,形成从低到高的较稳定的推进序列

阅读整本书首先要做的就是挑选一本书,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挑选一些好的书籍,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老师和父母能够加入学生的整本书当中,那么就可以挑选比学生阅读水平高的书,在老师或父母的朗读和讲解下,学生们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

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县、校共同推荐相对稳定的图书资源;要按照《课标》规定的阅读量、种类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与统编教科书中的陪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的意见一致,要在某种意义上与各个年级段的阅读策略培训单元保持一致。遵循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防止单调读物,除了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学生文学作品之外,还应该包括科普科幻作品,各种历史文化读物和传记,还有科普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

(二)开展阅读研讨,推动阅读水平提升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此基础上,再对同学们进行有关读书方面的讨论,这样有助于同学们对读书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真正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展开讨论与交流,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感悟,更好地内化阅读知识,在相互沟通与分析的过程中,达到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的目的。

比如,在看过《三国演义》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读书讨论,让同学们在读书讨论中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等等。例如,一些学生很喜欢曹操,觉得曹操很聪明,虽然好战,但是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但是并不是很可恶;还有一些学生很喜欢诸葛亮,觉得诸葛亮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大胆地发言,深入地交流,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这对完善学生们的认知和思考系统,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农村地区,要使学生对整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语文教材的初期,我们更多是要让学生透过语言去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以达到学生对书本的整体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以兴趣为驱动,促使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阅读。比如,如果要激发学生学习某一书籍的兴趣,就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多媒体录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如五年级学生学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后,就可以把四大经典带到自己的班级去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红楼梦》和《西游记》等影视资料,使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满足,并使他们与文学作品更加接近,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从而更好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也可以根据题目设置几个与课文相近的谜语,使学生在动、静、观、思中得到快乐。另外,老师也要指导他们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们往往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许多新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和灵感就是他们所获得的。因此,作者相信,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必须要自觉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在阅读中得到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因此,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关注的时候,我们也要结合当前的教育状况,不断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我们的语文整本阅读教学创造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语文老师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将整本书阅读教学法引进到课堂上,努力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白语言学习的重要。

参考文献

[1]邹敏.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J]. 新课程(中), 20191.

[2]高月玲. 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 20202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