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宋前晖

江西省宜春市第六小学 336000

摘要

为改善当前小学生数学教学活动现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接着强调了完善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重要性,然后从积极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多元评价标准,助力全面发展两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学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素质,希望能为有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科学策略

正文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创新带来诸多新的“思路”,诸如微课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灵活实现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更加具体和深入;比如,丰富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等等。这都是有效改善当前相关教学活动现状,提高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为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相关教学方法,有必要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探究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基本形式。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理念缺乏深度和创新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其在实践中的进一步落实完善,越来越多教师能够更好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控制教学思路,从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然而,不可避免地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囿于现状,不思改变,延续旧的教学理念,对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置之不理,又或是在实践中不能切实地完成等,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够获得可观的提高。此外,部分教学单位虽然致力于核心素养理念的贯彻落实,然而为教师“配置”的诸如多媒体技术支持,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等内容明显不足,教师对相关理念的贯彻落实也因此面临困境。

1.2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当前,已有极大一部分小学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游戏化教学、微课辅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形式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扩充教学活动的内容,均取得了尤为可观的教学成果。然而,值得讨论的是,部分教师渗透相关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没有关注和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其进行过多的指导和推进,从而形成一种虽然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方法“有法可依”,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的不良现状。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切实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成为当前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核心素养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的科学策略

2.1积极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新课标教育教学理念的重点之一,就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与之不适应,故探究如何积极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分层的“指标”应当详细、科学和客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分层,而不是单方面的依据考试成绩。比如,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章节中,学生能够快速地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等的教学内容获得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让学生培养几何直观,比如提问学生“大部分蛋糕都是用圆柱形状”制作的,这是为什么呢?”,之后让学生踊跃发言,并提出新的“蛋糕设计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举一反三的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提出分数的产生原因,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更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的重要策略;又比如学生在教学游戏中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有较为突出的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都是进行科学分层的依据。

2.2完善多样评价,助力全面发展

实际上,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做到多元化教学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面向”每一位学生制定其学习目标和学习质量考核的标准,这才能真正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用一套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学习结果。举例来说,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相关知识学习中,“低层次”的学生应该能够做到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尽可能地说明它们的不同;中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能够完成各种条件下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而高层次的学生则应能够关注图形之间的拼接变换,准确地计算拼接后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进行系统的思考、整理和反思,从而为实现多样评价,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更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下的核心素养教学方式,有必要从积极分层教学和完善多元评价两方面进行更加细致、深入和灵活的探索,这是真正改善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现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教学单位,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该予以重视,相互配合,从而为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晓晴.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9):182-184.

[2]朱佩佩.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70-72.

[3]吴昊森.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六),2023:459-462.

[4]唐小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现代交际.2016(9)1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