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融通教学模式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白冰

伊春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 伊春市 153000

摘要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强调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不断深入,高职英语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日益加强,高等职业英语教学应顺应我国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的社会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发展,以培养出既懂英语又懂技术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


关键词

“岗课赛证”;高职英语;融通教学

正文


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推进与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讲好中国故事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因此,明确“岗课赛证”融通目标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英语“岗课赛证”融通机理

(一)突出应用,课程体系与内容与时俱进

“岗课赛证”融通教学中,应用导向是一个重要原则,紧密结合当前的职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统筹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知行合一”课程育人体系设计。基于语言应用场景开展项目式教学,在学训结合、学赛结合、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良性循环中,构建“基础+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分析旅游、医药等专业大类的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和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有针对性的学、有针对性的教。

(二)聚焦职场,教学与实践运用互通衔接

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以职场需要为导向,分解职场工作任务,对接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具体指标,重构“教、学、做、练、研、赛”全过程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互联网+”和“智能+”教学,推广项目教学、仿真教学,提升学生实操水平和实践能力;拓展实践实训场域,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一系列主题式、短期限、常态化的外语技能工作坊,建成公共基础课特色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驱动发展,育人与就业创业无缝对接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外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属性,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以及职业教育特色导向。建立由校友、行业专家等担任职业导师的职业导师制度,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路径和就业市场。

二、高职英语课程“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构建

(一)坚持以课为本,优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和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的变化趋势,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三个层次出发,构建“语言基础、语言技能、文化素养和专业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总体编排,实现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以及语言应用齐头并进,强化高职英语课程内涵建设。打造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柔性团队,针对大数据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软件技术、酒店管理、旅游服务等专业,结合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更新高职英语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构建面向职场情境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用什么、有什么,要什么、讲什么”,增强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英语赛项规程研讨会,研究赛项规程,吸纳赛项成果经验,将技能赛项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修订教材、课件、教案等课程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和手段,为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修订和建设赋能,充分发挥各类大赛对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课岗融合,强化英语实践实训项目建设

实践实训是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养成的必要条件。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薄弱的现状,做实课内语言实践活动,如课堂上的展示、汇报、朗读、对话等语言训练活动,鼓励学生把英语说起来、用起来、秀起来,巩固提升英语基本功和讲好英语的自信心。建设校内实训平台,依托外语词汇、阅读、写作、翻译、演讲等各类社团组织,开展英语基本功系列竞赛(如演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写作大赛等)等实践活动,为参加更高级别的赛项积累经验,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动力。拓展校外实践机会,依托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单位,根据岗位需求,顺应专业发展趋势,将职业要求综合纳入课堂,实现以岗位指导教学:依托本地博物馆、纪念馆以及景区资源,开展文化旅游外宜实践,培养学生的外语服务能力对本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三)坚持以证导学,促进专业类岗证互通

明确“多证书“教学目标,考证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还可以增加就业砝码。开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专题辅导,提升学生通过率:开展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考证辅导,开通证书和学分互认,提升求职本领,具备更好的入职条件。梳理“课证”契合课程体系,对接学生职场情境工作任务和核心职业素养,瞄准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构建典型职场任务项目、英语口语技能大赛项目、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项目、专业创新创业项目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贯通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证课程结构,以证促改、以证促学、以证促教、以证促建,实现多证书教育。

(四)坚持课赛融合,推动循环性课赛互促

坚持“课中学、赛中练、创中思”递进式课赛同步教学,根据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要求,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设计与竞赛项目相匹配的语言输出任务,训练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口头表达以及临场应变能力,从语音语调、现场表现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赛教融合、创践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外语实践创新工作室,统筹各类英语竞赛比赛工作,创造英语应用机会、积累比赛经验、发掘自身潜能,学生在备赛和参赛中灵活、自信地运用外语,开展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展现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高职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五)坚持教研结合,确保立体式教学相长

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提供出国进修、企业实践锻炼等方面的机会,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最新要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英语比赛,将教师的科学研究与学生的技能比赛、转本深造、创新创业等相融合,实现教学相长。围绕各类大赛事的设计理念、成果转化、教育应用和选手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开展深入理论及实践研究,以课题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三、结束语

“岗课赛证”教学将学生未来职场发展的外语需求,权威英语竞赛项目,以及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将语言应用与职场岗位、比赛竞赛、考取证书有机融合,构成多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职英语面向行业、面向工作岗位、面向实践的教学改革。有效避免大学英语教学与英语实际运用相脱节、教学目标偏移等问题,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行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文万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核心素养的确立依据及其内涵解读[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No.206(05):2-9.

[2]陆秋芳.生謀多样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探析——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外语界,2023(01):81-84.

[3]乔亚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本文系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高职英语“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中甸刊,2023,6(10):130-132.

本文系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高职英语“岗课赛证”融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多元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