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耀庭

安远中等专业学校342100

摘要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全面渗透,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应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目标,其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学生必备素养之一。但纵观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学生积极性较低、处于被动地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教学成效不尽人意,更难以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媒介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融合创客教育理念,能够在有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局面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并实现以课堂教学为媒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意识发展的目标。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客教育的价值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创客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创客教育

正文


引言:创客教育是以实践学习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切实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强化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创客教育成了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为此,教师应提高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立足信息技术素养加快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切实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创客教育作为新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并且,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一、情境体验,启发引导

学生的专注力是保证课堂教学成效以及确保学生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基础,创客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立足情境体验教学法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根据教学需求创设情境还能够发挥问题的驱动性,即让问题贯穿于整个情境课堂,让学生既能够在情境中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问题的带动下主动探索与分析问题,从而深层次掌握知识。以《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勒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CIH”病毒等相关病毒,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系统可能会遭受病毒危害。在此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计算机中病毒的表现与危害有哪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认识到“电脑系统无法启动、电脑死机、电脑运行速度慢以及数据丢失等”均是计算机感染了病毒的表现,且一旦遭到病毒侵入,计算机将无法正常使用甚至系统中相关文件资料可能已被窃取。当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病毒知识后,教师应顺势开展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防范病毒的技术。情境教学模式作为构建高品质课堂的有效手段,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将其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

二、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任务

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时,不是直接将知识点告知学生,而是通过情境设置,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出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思维去分析任务、找出任务完成路径,并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任务。每个生活任务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充分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操作,圆满完成解决任务。任务教学法应结合整个学期的课程任务进行统筹设置,注重前后的关联性。教师在生活任务设计过程中需遵循合理性、适度性、渐进性、趣味性原则。例如,在学习“数据、信息与知识”章节内容时,如果只是枯燥的理论,学生不仅无法理清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失去学习兴趣。而运动手环已经成为高中生运动普遍使用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结合高中生生活实际,布置学生结合运动手环的运动与生理数据,帮助同桌科学制定运动计划。这样的任务设计充分结合了生活实际,学生普遍感兴趣,动手实践的欲望也很强烈,这将为其之后积极参与难度较高的信息技术任务奠定基础。在任务设计完成后,如何激励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自主探究适用于难度系数较小的任务,在任务设计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使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明确方向。例如,在完成“为同桌制定运动计划”生活化任务时,教师需设计任务目标,比如运动计划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同桌增加运动的积极性、让同桌的运动与生理数据得到显著提升。布置给学生生活化任务后,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任务教学法只是让教师采取精讲的方式,更多地发挥教师干预、指导作用,为学生顺利完成生活化任务提供保障。例如,学生在完成“为同桌制定运动计划”的任务时,部分学生可能没有运动手环,此时教师应做好资源协调工作;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通过手环获取数据,或者不知道应该获取哪些数据来支撑运动计划的制定,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通过生活化任务的实践,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降低了信息技术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促“从做中学”目标实现

从某种角度而言,高中教育教学理念与创客教育理念存在一致性,都强调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要想借助创客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需打破课堂局限,鼓励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加以体验与感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进而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的同时,通过创客教育理念融合达成“从做中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数据采集、整理与安全”时,教师可依据课程内容确定“制作校庆宣传作品”主题任务,并在任务落实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可采取哪些手段进行信息采集?需要采集和整理哪些信息?”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探索可采集信息的途径。在合理划分小组的前提下,鼓励各小组成员以分工的形式从不同渠道采集信息,具体途径包括笔记、访谈、网络搜索、观察等,待采集结束后统一进行汇总整理。之后,再小组依据整理信息确定宣传作品,制作完成后开展成果分享活动,教师指正学生的作品存在的不足,并引导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如此,借助课外探究活动的实施,促“从做中学”目标实现,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亦可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获取成就感,为其信息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又比如,在开展《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五人一组,以此保证组内人数充足且每个组员均能够具体执行任务,以此发挥所有组员的力量。在开展课外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信息获取方式有哪些?”随之告知学生本次课外实践主题为:“制作校园宣传片”。每组在了解实践主题后,都第一时间想通过百度、搜狗等引擎获取相关信息,此时教师需要介入,指导学生本次实践应以计算机为辅,在一般情况下,应减少对计算机的使用。在听取教师建议后,每组开始深入探究,确定本次实践任务为:“拍摄、访谈与观察”,并将每个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各个成员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校园拍摄、学生访谈等工作,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本次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信息获取方式,并使学生体验亲自获取信息的成就感。

结语:综上所述,创客教育理念的有效融合不仅有助于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亦可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鉴于此,教师要在明确创客教育融合意义的前提下,借助科学对策促进信息技术教学与创客教育融合,以期为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志勇.谈创客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2(05):93-95.

[2]柯华菁.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索[J].新课程,2021(41):153.

[3]金松.创客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途径[J].天津教育,2021(26):107-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