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双减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问题
正文
“双减”政策对中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初中生的课业负担减轻,课堂气氛变得更好,同学们都能很好地与老师合作,感受到了数学的快乐。初中数学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感到很难。以往,数学老师经常会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习题,让学生们从习题中总结出自己的解题经验,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会耗费学生们很多的精力,使他们身心俱疲,学习效率也不高。为了贯彻“双减”的要求,中学数学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每一节课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从而提升同学们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一、浅谈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问题
(一)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太陈旧,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就会渐渐变得单调乏味,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国内大部分初中老师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他们在课堂上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只针对课本上的内容,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利于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也不利于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而且,长时间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气氛中,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释放
“题海战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大部分中学数学老师一直坚持的一种教育观念。所以,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与学生真实的教学互动,从而导致了大量的练习。整个数学课堂的发展趋势,都是由“刷题”来主导的,学生们只需要做老师们给他们做的练习,然后老师们就可以给他们做同样的练习,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大部分的学生都不能掌握数学的精髓,也不能让他们的数学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除课堂习题之外,一些老师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数学习题,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题海战术的学习环境中,他们的精神就会越来越疲倦,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禁止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教学,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诉求,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心理及好奇心理,这样,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更趋高效。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压力。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的数学老师都是以自己为主,而学生们往往只能跟随老师的节奏来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枯燥无味。所以,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当老师向同学们解释“直线概念”时,可以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直线,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这条直线穿出学校,穿过大海,一直穿出宇宙的边界[1]。学生真正沉浸在对直线的想象中,也能彻底明白直线两端可无限延伸的数学概念。这种发散学生想像力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的好奇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心理。
2.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宏观教育资源建设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出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也要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构建一个信息化的数学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拓展性,构建一个宏观的教育资源,为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搭建一个平台。拓展课堂导入资源。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信息化的形式,给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教学指导。首先,老师向学生提问:“你记不记得绘制函数图的大致过程?”关于二次函数的曲线图,你打算怎么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并在多媒体中播放图片。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会发现一次函数图像是用直线连接各点,二次函数使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对各点有疑问。此时教师可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一遍。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的直观导入,还可以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直观性的教育指导,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探索。
3.领会教育政策,革新教育理念
“双减”政策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是:“以学生为本,遵循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要把政府的主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多个方面进行协调,加强和教育相关部门的沟通,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建立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承担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责任。在“双减”的总体要求下,要有一套综合的教改计划,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要强化教师的教育责任感,要对教改方式、观念进行优化、创新。首先,要对“双减”有一个较深的认识,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要有一个新的教学观念,要有一个新的教学目标,要有一个新的教学观念。其次,要确立“立德树人”和“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在课堂上开展创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为学生量身订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创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让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的学情和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创设“实践性”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深度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效课堂是一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穷无尽、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认识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出符合他们的学习需要的课程。其次,采用生活化和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把抽象的数学观念和真实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建立起一种与真实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出竞赛、合作和探究等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竞赛挑战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还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使他们能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老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情绪,用正面的鼓励和及时的反馈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程的认同感。最后,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有效的课堂上体会到数学的魅力,老师们应该随时注意他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例如,在“统计与调查”的教学中,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认识到调查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的设计和数据的收集,并掌握划记法用于表格数据的整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数据,更好的把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围绕着兴趣,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对统计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问题来引入这一主题,例如,教师可以用学生的身高数据来让学生通过这些数据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想一想本班的学生在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等问题,以指导学生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进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5.积极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新塑造了学生的教学身份
在“双减”的背景下,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努力重新树立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与教材内容和老师的讲解相结合,主动地对知识展开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等着老师的牵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积极地结合相关知识点,多与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询问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点的看法,并及时与他们就相关话题展开交流,进而推动学生教学价值的持续提升。比如,在指导《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对直线、射线、线段这三个方面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并从实际生活中找出与直线、射线、线段相关的东西,从而使学生能够把实际生活与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对他们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6.优化教学环境
数学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尽管答案只有一个,但解题的过程却是千差万别的。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和过程,也是数学有趣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师要注意营造一种气氛,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投入到解题过程中,感受到解题的快乐。比如,可以用“讲故事”这种方法,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产生都是有它的由来的,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向学生介绍提出者的生平,并通过他们的经历和研究,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加深对他们所学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老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个关于棋盘上放米的故事,让他们从故事中认识到有理数的数学概念。故事的内容要接近于史实,老师不能为了课堂效果而随意修改。就拿棋盘上放米的故事来说,老师要给他们一个结尾,让他们知道放米的赌约并没有实现。然后,老师要提醒他们,不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欺骗别人,要和别人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要与别人和睦相处。
7.进行“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
“以学定教”指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实际程度和需要,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得到发展。比如,在学习关于平行线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黑板的边线以及课本的上下两边,为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学生举例,让学生对平行线的概念有更深的了解,并让学生以自身的理解为依据,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线。而如果是一些基础比较好,但抽象能力不强的学生,老师可以指导他们找到平行线的特征,并说出怎样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结语:综上,在双减背景下,构建初中高效数学课堂,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双减”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这一点给予足够的关注,主动地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制度,真正地推动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构建出一种崭新的初中数学教育思想,提升初中数学的知识品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阙建华. 关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9).
[2]张建刚.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名师在线,20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