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正文
劳动教育是一种推动幼儿自然成长的途径和手段,通过不断拓展幼儿的成长空间,可以引导他们投入到更加真实且具有实际意义的生活当中。同时,幼儿园劳动教育为幼儿创造了更多自主探索和自由操作的机会,也为他们锻炼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利契机。幼儿园教师要深入了解劳动教育的价值,明确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创新,这样才能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艰辛,让幼儿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对待劳动者和劳动成果要尊重和珍惜。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还是会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开展,但这样的教育效果存在局限。因此需要构建符合幼儿成长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良好品质。
(二)有利于提升幼儿自主创造能力
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是身体力行与真实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和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劳动期间,幼儿可以根据自身想象力和个人意愿,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达对劳动形成的感悟和认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幼儿可以在简单种植劳动中投入日常生活经验,尽情地释放自己天性,从而表达对世界的喜爱;二是在参与手工劳动过程中,幼儿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结果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地表征;三是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与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联系,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加深对周围世界的了解。
(三)有利于激发主体道德意识
劳动可塑德。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不断丰富生活体验,进而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良好的道德意识。劳动移情是一种劳动体验,其实质是一种与周围的事物或人产生的互息式的情感体验,即幼儿专注于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丰富体验,积累经验。在劳动期间,幼儿的某种情感可能被唤醒,进而获得一定的移情体验。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道德意识,使幼儿逐渐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新形势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新时代背景下,种种教育困境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宣传力度,强调劳育的重要性,使师生及家长深刻认识到劳育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转变劳育观念。教师应转变传统的劳育观念,避免离身式教学。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育课程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指引,强调人类劳动的价值在于人不断地改造、创造世界并推动人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劳育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响应时代的诉求,重视幼儿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的培养与发展。
其次,推动“五育”融合。幼儿园应打破劳育与其他教育的边界,实现“五育”融合。幼儿园应积极构建“五育”融合体系,将劳育融入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知识教学、游戏教学、生活教学及区域活动均能体现劳育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阶段性特征,以“为己”“为他”“为社会”为主题来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建立认知,提升劳动技能。
(二)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劳动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幼儿真实生活经验中,通过观察和倾听,掌握幼儿内心的想法,并结合他们已掌握的劳动经验,创设符合幼儿生活需求的劳动教育活动。从具体做法来看,一是从自我服务角度,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裤、叠被子、收拾自己的碗筷、整理自己的书包,加强自理能力;二是从种植劳作角度,在成人的指导下能认识并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种植花草,掌握简单的照料植物和采摘的方法,为幼儿认知发展和知识视野拓宽创造良好机会,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与技能;三是从为他人服务角度,开展多种公益活动,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厨房开放日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洗菜、刷碗等帮厨活动,充分激发他们内心热爱劳动和崇尚劳动的积极情感。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相关社区服务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社区生活,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和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
(三)关注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宗旨就是追求幼儿自由发展,这也要求劳动教育要重点关注培养幼儿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工具性价值,不仅要体现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的作用,还要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品质。所以,幼儿园要将德智体美劳教育整合在一起,形成五育并举的新格局,从而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也需要创设劳动实践真实情境,确保幼儿智力发展和思维的各项机能可以与外界环境保持关联。教师在劳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将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作为突破口,组织多样化的丰富劳动活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例如,在开展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医院、超市、饭店、银行等各种场景,幼儿可自由选择各种角色,在进行职业体验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又能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又如,可以组织“布里生花”的手工印染活动,引导幼儿深入挖掘生活中的美好要素,动手操作简单的印染工具进行真实的印染活动,让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创造美。也就是说,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需要将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作为出发点,在真实劳动实践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四)创新劳动教育机制
新时代背景下,种种教育困境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的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宣传力度,强调劳育的重要性,使师生及家长深刻认识到劳育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创新劳育活动形式。
劳育应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须完善教育机制,创新幼儿园劳育活动形式,以游戏、社区活动或者亲子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活动。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应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以此进一步提升劳育实效。
其次,建立科学的劳育评价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综合、多元且动态化的劳育评价制度,将幼儿参与劳动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记录,并存入成长档案袋,这样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劳育的实施情况并随时优化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助力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劳育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劳动教育能使幼儿更快融入现实生活,掌握生活中的技能,也能更好地呈现幼儿个体价值,对幼儿自我肯定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幼儿真实的劳动体验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劳动的思想意识,确保幼儿劳动能力可以得到逐步提升,从而加强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与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于兴荣.PBL模式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知识文库,2023,39(15):167-170.
[2]陈玉娟.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3(09):42-43.
[3]贺蓉.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挑战、分析与对策[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Z1):145-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