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做强开封县域特色产业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集群;PEST 分析模型
正文
“郡县治,天下安”。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关系着我国的长治久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基层地区的经济状况。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县级区划共有2843个,这些县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超过70%,县域经济的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接近40%。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开封市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大力发展开封县域特色产业对于提高地方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开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益处。
一、开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开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特点
1.县域特色产业种类多元化
开封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同时也是河南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开封市以4县为例,即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开封市县域已经形成了以县域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杞县大蒜的种植和加工工艺独特,以其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产地优势和加工工艺独特等特点而闻名于世。兰考县依托泡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泡桐经济,吸引了多家上市企业入驻,带动了6个乡镇专业园区的发展,构建了“原料供给、成品制造、家居定制、市场推广”的协同发展体系。开封尉氏县农产品特色产业种类丰富,其中,十八里镇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其党委政府将辣椒产业作为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辣椒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明显增收。
可以看出,开封县域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2.县域特色产业初步规模化
近年来,中国的酸辣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开封市通许县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通许县凭借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能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酸辣粉产业,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为了支持通许县的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通许县酸辣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通许县的酸辣粉产业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80%以上的酸辣粉是“河南造”。其中,通许县以每年7.2亿桶的巨大产量,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许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
可以看出,开封县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部分县域特色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然而,虽然开封各县域特色产业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其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分布在全国19个省份,河南省也有7个县进入了百强榜单,其中包括新郑市、济源市、中牟县、巩义市、永城市、长垣市和荥阳市。而开封市目前尚未纳入全国百强县之列。总的来说,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的分布情况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密切相关,而开封县域进入这一行列任重道远。
(二)基于PEST 模型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1.政治环境分析
国家层面来看,2022年5月出台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重点提及“尊重县城发展规律”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发布文件指导“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县域经济发展再次成为重点,与“县”相关的表述多达35处。国家支持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河南层面来看,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消息,为了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特色化和集群化发展,2023年3月,该厅制定了《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培育和认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
开封层面来看,为了推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开封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8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各县区需要完成的具体指标,包括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化率和农村居民收入等,旨在提升全市各县区的综合实力。
综上,我们发现开封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各级政府的支持也为该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经济环境分析
开封市现辖兰考、杞县、通许、尉氏4县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祥符区、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禹王台区6区,全市总面积6118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开封市常住人口为478万人,城镇化率52.9%。其中,4个县区人口占比64%,县区GDP占比61%;人均GDP方面,尉氏县和通许县甚至超出市区水平。可以看出,开封4县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保持了持续增长的稳定态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明显提高,为开封县域特色产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环境。
3.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提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逐渐深入人心,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县域发展,县域人力资源充足,部分农民工回流也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其中,部分县域还具有文化资产,比如中国共产党优秀战士焦裕禄的故乡就在兰考县。
在以上社会背景下,开封4县域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红色资源等,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4.技术环境分析
开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政策引导下,科技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总体科技创新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县域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创新平台创建进展缓慢,科技资源配置分散且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此外,开封的各县市缺乏布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创机构,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
综上,从技术环境来看,科技和创新力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开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存在问题
尽管开封县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开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规模小、“集”而不“群”、产业配套支撑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
(一)总体经济实力偏弱
总体来看,开封县域经济发展增速尚可,但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开封县域特色工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企业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较低。服务业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第二产业的支持作用不够明显。此外,县域特色化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全国经济收入百强县名单中,开封尚无一县入榜。
(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开封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增速尚可,但整体结构不甚合理。农业尚未完全摆脱传统生产模式,工业企业规模和附加值提升缓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县域特色化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为了实现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结构平衡,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业企业的规模和附加值,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县域特色化的支柱产业。这样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键要素供给短缺
开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高水平人才匮乏和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限制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封需要采取措施,例如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改善金融服务供给,扩大信贷渠道,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只有这样,开封县域经济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以特色产业为基,强县富民
第一,找准定位,做好顶层设计。
在县域产业发展中,找准定位并做好顶层设计非常关键。
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对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科学谋划。这包括对产业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市场潜力等相关要素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以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并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和任务表。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县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第二,聚焦主导产业,注重链式发展。
关于聚焦主导产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一是壮大本地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三是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其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培养专业化、延伸配套、支撑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筑牢县域经济基本盘;龙头企业的培育需要优化企业战略布局、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实行市场化开发运营,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建立存量土地盘活的利益引导机制和低效用地退出管控的引导机制,推动落后产能和低效产能退出。
(二)以创新驱动为要,优化提升
第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前文PEST模型分析中提到,技术环境是开封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所以坚持创新驱动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开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第二,有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具体来说,开封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产业链堵点卡点和价值增值区间,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通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了破除产学研用之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需要促进企业、高校、院所、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利用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等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乔轶娟,张洪玮.质量与市场.2022(19).
[2]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J].张凤臣.中国集体经济.2022(30).
[3]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影响[D].李吉华.山东师范大学.2015.
[4]绍兴市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互动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D].吴登.华中科技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