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巧妙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柏慧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小学校 邮编:629135

摘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课程体系下,实施现代化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阅读环节至关重要。高效的阅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让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并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他们拥有更为深入的阅读感受,推动他们的整体发展。在“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提质增效”的要求下,阅读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他们的课堂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所以教师应该以这些特点为基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一个书香校园,拓宽学生认知语文知识的途径,组织相应的阅读讨论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时要提高对阅读的关注,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而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随着新课改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了进步和优化。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然而,新课改给了我们创新教学的机会,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而忽视了对文学欣赏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所以,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讨论了在新课程改革下强化小学阅读教学的必然性,并建议确立清晰的阅读教学目标,强调“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逐渐拓展阅读内容,实现多种阅读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水平。

一、联系新课改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性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要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让孩子们收获更多知识,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一是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小学时期,语文学科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老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与人文素养相关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二,通过对语文阅读的有效指导,提高了学生语文阅读的技能。信息化时代来临对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在迅速变化的信息中辨认有效内容。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加大阅读教学实践力度,指导学生去积累相关的文本材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阅读技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分析如何调整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1指向阅读,拓展能力

新课标提出了“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400字”的要求,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与传统的阅读方法相比,速读对阅读的要求更加苛刻,每分钟要超过400字。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多文本阅读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多种选择,比如:略读、默读、跳读、浏览等,而不再局限于一种阅读方式,因此,学生可以对每一篇课文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如果以所选的主题为核心,那么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提取出有效的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使知识为自己所用,不仅可以大幅提升阅读效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写作能力。这样标准化、规范化的文本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树立起终身读书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培养好的习惯,为更深层次的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2.2把握中心,提升品质

学生在阅读群文时已形成了一些直观的思维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其思维品质可以得到提高。所以,老师们应该从“是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读”这三个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在读群文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主旨,让他们不再被原来的思维定式所束缚,而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质量。比如,在教学《牛和鹅》时,老师可以把《牛和鹅》和单元中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给他们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图片背后的含义,并在阅读中证实自己的观点。教师出示牛、鹅、虎等不同种类的动物照片,并让同学们回忆他们在生活中看过的动物,描述牛、鹅、虎的特征,并用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在读完《牛和鹅》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之后,学生对这些动物的习性有了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从文章的主旨、立意等方面来进行剖析,让同学们了解《牛和鹅》中的细节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对角色进行塑造,以及对不同视角下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则是通过对表演活动的描写,将“老虎”塑造成一个“窝囊”的人物,归结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够。接着,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始《陀螺》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前面的阅读方式,对文中的抒情和议论语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全文主旨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牛、鹅等动物的特征以及大虎为何“窝囊”的理由,带领同学们深刻剖析玩具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体会《陀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对童年的依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质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充实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2]

2.3品鉴形象,培养情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数次提到“美育”,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老师要针对各种意象和意境,为这些意象和意境的展示设置相关议题,以启发学生的美感思维,建立自觉的美学观念,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美的影响,达到对美的欣赏目标。比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上,老师可以围绕“爱国情怀”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在课堂上引入《梅兰芳蓄须》和《延安,我把你追寻》两篇课文,提炼人物形象周恩来和梅兰芳等,引导读者认识“红色摇篮”延安,达到提高读者审美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不愿在日本侵略背景下登台表演”以及继承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艰苦奋斗精神等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让同学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去体味周恩来和梅兰芳的形象,去体味其中蕴涵的深意,感受革命先驱和爱国志士们的高尚爱国情操,深刻感知延安精神。为了解决学生不了解背景的问题,老师要给他们介绍少年周恩来、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延安历史等背景资料,让他们从这些资料中深刻地理解周恩来为什么要下定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理解梅兰芳为什么要留着蓄须、理解延安精神及其传承的意义。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指导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读书志向,畅所欲言地谈论梅兰芳的“蓄须”行为,并围绕“歌颂革命”这一主题创作诗歌,从而,升华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在受到爱国情怀教育的同时,了解到“苦读”是振兴中华的首要任务,了解到梅兰芳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爱国志士,更了解到“延安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辉,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

2.4把握任务,强调整合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群文阅读组,一次集中地进行任务教育,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等进行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因为群文阅读教学十分注重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老师要持续发挥自己的指导和推动功能,利用创造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群文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基于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抓住教育的重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指导学生分析阅读主题和基本要素等,对课本中的文字进行精读,制定出差异化的任务,并注意对任务进行综合与优化,使学生能够在深刻领会文章主旨的前提下持续提高阅读水平。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留心观察”主题为例,加强和发展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在此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创新的“任务”方法,促进任务的整合与最优化呈现。由于《古诗三首》是本组群文阅读的核心内容,老师们可以用“作业式”任务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领悟。如《题西林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通过综合运用示范阅读、自由阅读和合作阅读等方法,加强语言的构建。与此同时,给学生布置了“运用想象,结合课文中的注释了解这首诗的内容”的任务作业,指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提高和加强对其的读、析能力,让他们对诗句的内容和释义有基本的了解。其次,针对学生的反应,给学生安排二次作业:“这首诗词传达了什么思想情感?”通过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时有更多的联想,充分探索作者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时,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事情,需要从多个视角来看待,才可以得出多个不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雪梅》《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等文本进行分组,让同学们进行文本阅读,并通过“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怎样的情感”等不同的学习任务来帮助同学们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增强他们的自学意识和阅读效果。[4]

2.5文化认同,强化意识

放眼古今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和灿烂的星辉,以其特有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可以组织“群文”阅读,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队伍。在进行群文阅读资料的横向对比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不同文本蕴含的类似的传统文化情感,去欣赏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从而让他们能够主动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比如,在教授《王戎不取道旁李》时,老师可以先把《西门豹治邺》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放在一起,并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注释,进行简单的汉译。在阅读的时候,要以一种对古人的好奇心来解读不取道旁李的缘由,并分析西门豹惩罚巫婆与官僚的方法、扁鹊治病的先后顺序、纪昌为什么会变成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等。再根据同学们的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特征,设计出“古今差异”问题,让同学们怀着对王戎、西门豹、扁鹊、纪昌等故事的好奇心,去参与群文阅读,扩大他们的文化眼界,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拉近他们与古代生活的差距,加深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基于这一点,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群文中提取一些剧情来演绎,在熟悉文本的前提下,根据古文描述进行演绎,还可以进行理性联想,为文本中没有太多描述的角色(比如官绅,比如蔡桓,比如飞卫)添加一些语言,根据文本的上下文来表演,展现恰当的声线和语调,让学生认识到王戎是一个观察入微、聪明睿智的小孩,认识到西门豹是一个敢破除迷信、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员,认识到需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建议,认识到每一项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自身努力。最终,通过对古文中的角色对白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故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群文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从而对文本进行准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2.6推进合作,改良氛围

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和“教育第一课堂”,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提高孩子们的阅读水平,还必须有家长的帮助与合作。此时,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调动家庭力量,一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们应该拿出一些空闲的时间来陪孩子们一起读书,或者是经常带着他们到图书馆之类的地方,多看一些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又可以增长他们的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充分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减少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实施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对阅读教学进行最优设计,努力让学生的实际需要得到充分体现,提高他们参加阅读学习的热情,不断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丘俊士.“双减”引导下小学语文趣味性阅读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7):133-135.

[2]李淑云.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2(08):61-63.

[3]耿加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对策分析[J].新课程,2022(32):94-95.

[4]梅晓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2(02):35-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