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诗词诵读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胡国红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咀中心小学 邮编:335100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诵读古诗中,学生能体会到语言之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继承传统文化。但是,目前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诵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学生缺乏兴趣、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评价方法不够完善等问题。要提高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采取三种有效的策略: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古诗词的世界中去;二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方法;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与评价,使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与进步。


关键词

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

正文


在中国梦的新时代中,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古诗词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思想的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古诗词既体现着历史时期的风貌,又体现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又体现着语言的魅力与艺术之美。随着新时期教育的全面展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价值越来越突出。小学生的古诗学习,应该从读古诗做起。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美丽的文字和丰富的知识,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

从客观上来看,在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得古诗词诵读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任务。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一方面,由于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古诗词中有很多生僻字、难懂的语义、复杂的意境,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们对古诗词不感兴趣,也不喜欢古诗词,导致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很被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理念、方法、手段、评价上存在着过重背诵轻理解、太过单一但缺少创新、太过主导却不够引导等问题,致使学生在参与与体验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学生也没有从老师那里得到系统的阅读指导,所以他们还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很多时候,因为面子问题,怕被人耻笑,所以不敢大声朗读古诗词,缺乏信心。因此,古诗词进校园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展,必须规范诵读规范,拓宽诵读渠道。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小学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地走进古诗词中,体味古诗词的韵味,对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结合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对策,并对此作了详尽的探讨,以期对广大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有所裨益。

一、迎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机是最强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可以主动接近古诗词,自觉诵读古诗词,不断品味古诗词。才可以把古诗词看作自己的精神追求,当作自己的生活必需。学生产生了诵读古诗词的动机,就能不断寻找机会诵读古诗词,探究古诗词的思想主题和价值取向。兴趣和动机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内驱力,是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强加干涉的自觉行为。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地去诵读古诗词,必须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古诗词。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动机。

选择适合小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古诗词,能让小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需求,选择一些简单、通俗、富有韵味和意境的古诗词,避免过于深奥、抽象、难懂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符合学生的情趣,学生容易理解,学生容易对这些古诗词产生喜爱之情。比如,唐朝骆宾王的《咏鹅》,寥寥数语,为读者刻画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有声音的描摹,也有形态的描写,更有符合小学感性认识的色彩、动作的刻画,描写惟妙惟肖,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这样的作品,让学生在诵读时感知古诗词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应该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一些与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关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好奇和喜爱。如唐朝著名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作者以叙事的口吻,采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问答的方式,一问一答,完成全诗,显得精巧自然。诗中有山林深处寻访贤士不遇的惆怅,更有对贤士悠闲生活的羡慕。这类作品,内容浅显,结构明朗,意境优美,是学生喜欢的作品。教师可以选择这样的作品让学生诵读,诱发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动机。

二、创设符合学生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

情境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情境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为学生创造乐于体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感悟情感,升华思想,达到对古诗词的全面认识。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尤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一个生动、有趣、贴近古诗词背景和意境的情境,将图片、音乐、视频、游戏等学生喜欢的多种元素融入其中,增强情境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古诗词的魅力,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绝唱,作者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跃然于纸上。小学生诵读这首诗时,眼前会浮现出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能让小学生激动起来,产生诵读这首诗的动机。如果教师借助诗歌描绘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想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段庐山风貌的视频,在诵读前播放这段视频,可以将学生带入优美的情境中,让学生兴奋起来。在诵读过程中再附加一曲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诵读孕育氛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诵读效果。

诵读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在理解古诗词内容基础上的诵读,又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诵读的质量。教师还应该通过提问、讨论、解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思想情感等,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特点进行诵读,巩固分析理解的效果,促进学生进行准确诵读。针对不同的古诗词,其音节和节奏各不相同,诵读时采用的方法各不一样。教师应该根据古诗词的音律特点,营造诵读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让学生进行配乐诵读,合适的音乐可以提升学生诵读的信心,鼓舞诵读的勇气。

三、注重诵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诵读能力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古诗词诵读方法,如分段、分句、分节、分音等,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书籍、网络、媒体等,自主地查找、收集、整理有关古诗词的背景知识、注释解释、赏析评价等信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诵读古诗词,是学习理解作品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告诉我们,诵读是理解诗词内容的前提。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知识主要靠感性,在反复的诵读中,会逐步达到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学习古诗词,离不开诵读。通过诵读,才能彰显古诗词独特的音韵美。通过诵读,也才能让学生领悟古诗词所蕴含的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如果不去反复诵读,学生很难从字面感受到古诗词的这种魅力。古诗词诵读,要求学生必须准确把握古诗词的韵脚,准确划分每句的音节,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轻重音,诵读时注意声音的轻重舒缓。

诵读古诗词要做到读悟结合。一般来说,诵读古诗词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理。诵读古诗词,跟孩子们牙牙学语时背诵古诗词有质的差别。那时的背诵,没有目的性,完全处于好奇。尽管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背得滚瓜烂熟,但却难以理解其中描绘的意境,也无法悟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而小学生诵读这首诗,不仅要理解作者描绘的优美意境:一轮落日向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奔腾咆哮的黄河向东流去,汇入大海。还要感悟出诗中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仔细观察每一个字,确定准确读音。不加字漏字,力求理解完整。放声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思想。开动脑筋,发展思维。不断思考,不断感悟,不断体验,真真切切理解古诗词。

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进步

组织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应该组织一些有趣、有意义的古诗词相关活动,如朗读比赛、创作演绎、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信心。教师还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古诗词诵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创造方式。通过诵读古诗词,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如改编、配画、配乐、朗诵等。这些作品可以反映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把诵读一以贯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落实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学生诵读,而且要在课前要求学生诵读,了解古诗词的大意,为其进一步学习古诗词奠定基础。在理解内容之后鼓励学生去诵读。常言道:学无止境。学习古诗词也是一样,通过课后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而且能促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古诗词,不断得到情感的感染和思想的陶冶。

诵读古诗词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生不仅在校园内诵读古诗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要鼓励学生回家后诵读古诗词,带动家庭成员感知古诗词的魅力,在学生的影响下让家庭成员逐渐喜欢古诗词,营造家庭诵读古诗词的氛围。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定一些诵读的篇目,要求学生先进行准确诵读,如果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班级进行讨论解决。当学生对这些篇目能进行准确诵读后,再要求学生在家庭进行诵读,希望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诵读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短信的形式告知老师,保障诵读活动的有效性。必要时可以开展家庭古诗词诵读比赛,通过这一活动反过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信心,不断推广和传承古诗词。为了把学生在家庭诵读古诗词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可以让学生把在家庭诵读古诗词活动的过程拍成视频,回到学校后在班级开展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另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进行及时、合理、公正的反馈。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还要考查学生的理解、感悟、创造等方面能力。评价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同伴的评价、自我评价等。评价不仅要有口头的评价,还要有书面的评价、形象的评价等。评价不仅要有负面的评价,还要有正面的评价、建设性的评价等。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教师评价学生的诵读表现,要做到客观公正,给予学生的评价要讲究艺术性,既能巧妙指出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办法,还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获得诵读古诗词的信心和动力。通过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诵读古诗词,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快速发展。

结语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古诗词诵读是一项富有意义和价值的教育活动,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增强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提高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评价三个方面展开了探究,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希望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 [1]张吉.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研究[J].汉字文化,2022(08):102-104.DOI:10.14014/j.

· [2]施秀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8):190-192.DOI:10.16681/j.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