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海林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老厂乡虎山完小655814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进行分层教学,这样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又能令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进行了探讨,旨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正文


前言

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并探索数学知识。以此为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分层,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分层的预习,并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指导。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不同的练习题,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教学内容。

一、分层教学概述

分层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小组为单位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小组中进行分层教学。它是一种颠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学习差的学生则会变得更差,甚至还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分层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喜欢,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它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尊重学生的差异,基于差异,更好地帮助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学习到符合自己认知水平的数学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因为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都不一样,他们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周长计算的时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首先了解什么是周长,然后详细地向其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使他们能够掌握周长的计算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认知环节,直接向学生讲解计算周长的方法,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新颖的计算周长的模式,甚至还可以将一些奥赛题融入基础较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分层次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而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认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了有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做一教学调查,详细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状况,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知道未来学习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加减乘除计算的时候,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先将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作为重点,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混合在一起的运算,以此来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分层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养。教与学是一种持续探索的过程,通过分层教学,能够让小学数学老师摒弃传统的数学观念,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建立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可以采取塑造形象的教学方式,通过实物来演示数学的基础操作;对于优等生,老师会直接要求他们能够用运算法则来完成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分组。在进行结构调整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基础、心理状况、家庭教育等进行全面了解。根据不同的学生状况,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分层,从而确保分层教学方法的实施,确保分层教学的科学性。

(一)层次问题

小学数学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如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从而找到对应的数学规律,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所以在进行分层提问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有效地设计问题,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但是问题的结构和相关知识的数量却是不同的,这样才能保证问题的逐步发展,便于他们进行对比。分层教学可以轻松地将学生的思想分开,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问题,从而保证每个年级的同学都能把数学问题做好。所以在分层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课程结构。这样,综合素质差的同学就可以更好了解问题,并能更好解决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对问题进行审查对于有学习障碍的同学,老师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让他们了解他们的数学知识,熟悉他们的数学方程式,从而为他们提供帮助更好解决数学问题。

(二)分级导向

阶级倾向是个人的倾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指导方法,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更好的保护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会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在某些成绩优异的同学完成了相应的课程后,仍然还会有一部分学习上的障碍。在这个时候教师要照顾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而有些优生没有其他的学业任务,他们就会去做别的事。这样做不但耽误了学生的时间,而且也影响了课堂的秩序。所以,为确保分层教学的实施,老师可以让先做完作业的同学在下课前自行解决,然后再进行预习,避免浪费时间。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困难学生进行辅导,要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目标、建立学习结构、引导他们发现数学规律、以问题为基础、以逻辑推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然后使其从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并能灵活地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三)分层排列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确保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尽管对某些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一种方法,老师就可以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用协作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并且运用两种或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要求优秀的学生自己去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能力,老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向学生提出相同的难题,并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选择一种进行操作。同时,还要重视题目难度的递进,使学生能够逐渐拓展自己的数学思维,然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方面的实施策略

(一)学生分层策略

  在实施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学生,使老师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的基础上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并结合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学生的自尊心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和尊重。

(二)分层教学目标

在具体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只有如此,才能使全体同学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同一数学知识,并能有效地掌握运用数学的具体方法。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灵活地使用知识,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要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对低水平的学生要有一个坚实的了解,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

(三)层次式提问策略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需要学生有独立学习和面对问题的能力。所以,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就需要有发现、有问题的能力。所以,所有的老师都应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各个层面进行相应提问,并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问题,从而提高问题的解题能力,并通过思考得到正确的回答。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解题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活跃,然后产生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个别指导策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是与分层教学相联系的数学个别指导教学。此外,个别教学过程中还应考虑以下问题:(1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渡阶段给予一定的指导;2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分类的相关阶段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3)教师要适当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小学数学教学作业分层研究

通过大量调查,我们发现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智力,而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积累造成的断链断网。Bloom 认为,“95% 的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就能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新知识之前的“认知先决条件能力差异”,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提高个别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情感先决条件特征”,提高教学质量将有现实保障。因此,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中,应该采取主动的分层作业方式。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作业划分为多层次,以使作业层次与学生的知识系统协调一致,从而增强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作业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从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实践来看,分层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分层教学,并积极推行分层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灵活评价,激励学生发展

1、分组评价。用不同的智力水平和不同的基础能力来衡量,这明显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评价,会让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则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所以要采用分组分级评价老师可以将班级中成绩相近的同学分成四到五人一组,由作业、日常测验、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竞赛。因为小组的成员都是势均力敌的,所以他们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而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则是获得了同等的胜利,这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增,而那些优秀的同学,则是因为同伴的强大,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明白,想要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倍努力,这是一种紧迫感。

2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老师的一句“你真棒”、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一个鼓励的目光或一个行动,都是对一个学生的一种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书面评价和口语评价相结合,使语言和心理暗示相结合,从而实现分层教学。

3大胆尝试,力求创新。传统的评价方法大都是以百分数为标准,形式太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在评的过程中,应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星星制、红花等作为激励手段,即使只有一道题目是正确的,也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结语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实践中,采用该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习效果。同时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采取分层式教学,并针对农村地区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平.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4):

[2]李英花.浅议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5):

[3]李胜.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略探[J].科学导报.201722):33

[4]李小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91.

[5]汤荫花.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J].小学时代(奥妙),2020,(4):30-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