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路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沈文彧

中共修水县委党校 332400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任务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构建统筹推进机制,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主阵地、干部教育主渠道和思想引领主阵地,具有天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党校教育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

党校教育;乡村振兴;路径策略

正文


一、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乡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校教育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既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回应了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要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领导干部教育培训重要阵地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1]

二、提升教育培训,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党校教育。党校作为党的教育事业重要阵地,要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要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抓基层、强基础、补短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力量向基层下沉,工作向基层倾斜。党校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承担培训主体责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完善教学培训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 二要强化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乡村振兴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服务。党校要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培训。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要创新乡土人才教育培训方式。党校要积极开展乡土人才主题党日活动、主题论坛等特色教育培训活动,邀请农业农村专家、乡土能人等进行专题授课和交流研讨,推动农业农村科技、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知识进村入户、到人到户。引导鼓励党校教师和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技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四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要通过多种途径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党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事迹和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树立乡村振兴中企业家群体的良好形象[2]

三、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党校教育要聚焦主责主业,把乡村振兴培训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全力办好乡村振兴专题班。

(一)选准专题,精准培训。

党校教育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乡村振兴专题班课程,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知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等纳入课程体系,精准设置教学模块,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不同学员的学历、身份、职务和培训需求,创新教学方法,精准施策、因材施教。

(二)紧扣主线,注重实效。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要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党员领导干部特点,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拓展视野,扩大格局。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校要立足党校教育培训优势和资源特点,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同兄弟党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党校讲学;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党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化与省内外其他行业部门的合作交流;密切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联系对接等。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党校与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的交流学习。通过这些措施和活动,拓展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视野和格局,为他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贡献智慧、增强本领奠定坚实基础[3]

四、加强服务保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各级党校要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党校专家学者的智力优势,围绕乡村振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五大振兴”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理论研讨和政策宣讲活动。 二是开展师资培训。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打造一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对乡村振兴领域的基层干部进行轮训,让基层干部更好地掌握党的大政方针和农村改革政策,提升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是打造智库平台。整合党校内部资源,建设乡村振兴智库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4]

 

 

参考文献

[1]孙俊杰,王新富.挖掘红色资源教育优势,创新党校培训工作模式[J].党的生活(黑龙江),2022(07):46-47.

[2]宋贤英.党校党性教育的近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西部学刊,2022(10):13-17.DOI:10.16721/j.

[3]陈草.浅析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J].大学,2022(15):37-40.

[4]巴银琴.红色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多维路径——以门源县为例[J].攀登,2022,41(02):61-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