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冯媛媛

拉萨市第一中学

摘要

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是学生学习任务的进行都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是维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而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效果。为此,本文结合初中班主任工作实际,对如何用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信息技术;应用路径

正文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1.利用信息技术做好班级数据整理

班级管理工作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信息资料了如指掌,对学生的内心想法和需求了然于心,这样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要素,打造更加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推动班级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管理信息资料提供了数据库技术支持,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的基本信息输录到班级数据库中,比如学生的年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父母情况、家庭联系方式、考试成绩、评价信息等等,借助数据库的帮助灵活、清晰地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同时也能通过系统查询功能快速查询指定的信息资料,而且可以供多人同时异地查询,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信息查询的速度和效率,档案信息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2.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班会

班会是班主任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过去的班会中,开展模式单一死板,教育内容乏味枯燥,以班主任口述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不仅无法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德育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1]。因此,班主任要借助信息技术打造多样化的班会形式,提高班会活动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保证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另外,班主任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围绕一个特定主题备课,提高课件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班会中主动思考,多媒体动画和音乐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让学生有所收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例如,班主任还可以结合班级内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加强教育,如:偷带零食到校、抄袭别人的作业、使用不文明语言等,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制作图文并茂的PPT,并及时召开主题班会,避免情况继续恶化,以消除社会不良事件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践证明,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施班会教育,更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育主题的印象,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班主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从生活中、网络中搜集良好的教育素材,以便为学生呈现精彩的主题班会。例如,在组织“面对挫折”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名人事迹或残奥会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视频,同时给学生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水手》等励志歌曲,还从学生身边找出不畏艰难、努力学习的同学事迹,让学生在令人激动的歌声和真实的画面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鼓舞学生的斗志,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每一位学生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这样的主题班会能够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可能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都产生巨大影响。

3.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网络班级活动

组织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班主任要在班级活动中加入网络风格元素,开展具有网络风格的班级活动,提高活动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网络风格的活动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即可灵活开展,比如网上辅导、网上阅读、网上竞技活动等等,这些具有网络特点的活动形式不仅内容新颖,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同时更能将时代发展和班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例如,班主任和家长在群组内交流教育心得,互相推荐教育方式,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和知识书籍推荐给对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比如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发到网上和其他同学交流,互相点评,找到不足和缺陷,实现共同成长,一起进步。另外,班主任可以在国庆节、劳动节等假期内带领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实学生的假期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4.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班主任经常面临的问题,为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学生浏览正能量咨询,带领学生观看积极向上的教育视频,让学生内心逐渐强大起来,勇敢面对挫折,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此外,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由于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偏见,导致我国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具有一定的闭锁性,使得很多学生不敢在心理咨询门诊或教师面前暴露自己的心理问题,致使教师和学生交流出现障碍,无法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心理疏导和辅导,特别是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看到教师就会紧张,别说向老师敞开心扉,正常交流都无法进行,因此,班主任可以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看法和想对教师说的话通过微信和QQ平台和老师沟通交流,提高内心承受能力,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内设立“悄悄话邮箱”,学生可以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以邮件的方式向老师们倾诉和寻求帮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定期处理邮箱信件,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可行性建议,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从阴影中走出来,打造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同时也能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

二、信息技术有班级管理应用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明确教育管理目标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生动的展示效果,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使教育活动偏离预定目标,生动的画面会阻碍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影响学生感悟[2]。为此,班主任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明确教育管理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效果。

2.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师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很多教师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压抑学生个性,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只有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3.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不正确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信息技术,过于依赖的后果就是学生对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始终停留在表面,不知其内涵。所以,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信息技术配合班主任工作,体现信息技术的辅助功效,保证教学管理质量。

结语

总之,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化带给班级管理的优势和问题,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针对问题创新管理策略,吸取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媛.“互联网+”时代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2]王志伟.浅谈互联网环境中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创新[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