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玉林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慈化小学336017

摘要

创建高效课堂,可以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情和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管齐下,要向40分钟要质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有效的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高效课堂;小学语文;知识探究

正文


前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教师有了新的教学方法。所以,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老师们应该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设计出有个性的主题作业,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和成就感,让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参与到作业当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展现他们的个性,保证他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要对小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可以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和解决。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为了更好地保障高效课堂建设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高效课堂的内涵,然后按照课程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有秩序地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迅速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明确主要的教学重点,把核心素养与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让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可以获得很好的锻炼,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否已经完成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等方面的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思维,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彰显高效课堂的教学特色。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要强化对这一教育思想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们安排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从以前的课堂主导变成了指导,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因为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大多数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却很难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一些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仍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还停留在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上,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很难有针对性化地进行指导、帮助,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部分教师素质待提高

现在,一些老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老师还坚持着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思想,他们缺少了创造性的教学技能,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很难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就不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也不能获得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虽然可以让学生的应试成绩得到提升,但却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这种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教学不当所致。

二、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明确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向

在有了有效课堂教学的观念后,教师就应该确定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对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关注。教师要对学生的内在语文素养进行把握,突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并将这两方面进行相互融合,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获得丰富的收获,按照教师的要求,迅速地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提升课程教育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在教学目标上要更明确、更简洁,这样才能避免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影响。

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并把自己认为能够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做一个整体的勾勒,这样就可以把课堂上的重点给强调出来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这篇文章的内容。只有让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才能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到文章的学习重点,达到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制定导学计划,指导自主学习

小学生的理解力还不健全,正处在成长的阶段,对于新的事物,他们会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老师在教室里直接讲授,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较浅。所以,老师可以制订一套完整的引导方案,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预习一次所学的语言。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引导学生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预习之后,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都会得到提升。

比如,在设计一篇新的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写什么,还要让他们写出自己想要写什么;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分析文章的含意。同时,让学生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单独写下,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检查生字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写作思路、写作情感等的理解,进行分析。老师要指导并评价它,使它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接下来,老师会给学生们详细的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理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相结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问题驱动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如果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已经有了认知基础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去独立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遇到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短处,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采用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促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在教《金色的鱼钩》时,老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引导性的问题:“班长怎么会撒谎?”让学生在有疑问的情况下进行阅读。然后,根据所学内容和所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答案。以问题为线索,创设阅读悬念,既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又能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读写互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首先,老师能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比如《北京的春节》,就是一篇记叙老北京的年俗,它按年代先后,详细而又恰当地记叙了这些年来的年俗。这样,学生就可以模仿文章的写作特点,按时间先后,把自己家乡过年时的习俗,详细而又恰当地描写出来。同学们可以从十二月二十三开始,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年货,走亲戚,走亲访友等等都写出来。另一个例子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充分了解了它的写作特征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写它了。

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把卖火柴的小姑娘替换成卖报纸的小姑娘,替换成卖花的小姑娘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多少英勇无畏的战士像李大钊那样,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我们难道不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纪念他们吗?同学们可以用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有效的语言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学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认识程度来选取课程,以提高课程的兴趣;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教学目的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巧用问题引导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不再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而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围绕教学活动内容,利用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正式授课之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这篇文章是由三个故事组成的,请大家给这三个故事取一个恰当的题目,并想一想这三个故事是如何关联的?”然后,大家就着老师的提问,认真地读完了文章,并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对于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且回答完全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通过自主思考,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能在学校里有效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从而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任何一堂课中,老师对学生开场情绪的调动,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小学生年纪小,所以他们对老师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老师一开始的情绪不好,学生就会感到紧张,老师一开始的情绪比较温和,学生就会感到轻松,一个好的开头情绪,通常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有关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被家长的话所影响,但是很容易被老师所说服。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适当地增强师生间的融洽沟通,经常可以让学生们放下对老师的尊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在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放下紧张,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更能专注于听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代课老师可以带领全班的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一些游戏活动,例如:跳跳绳,猜一猜等。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内向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用赏识性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所思所想的行为。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自信心常常会增强。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探讨教学策略,只有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为依据,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齐云.试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135-136.

[2]安雪娟.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23):41.

[3]常天林.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营造研究[J].学周刊,2019(20):38.

[4]游美淑.如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构建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36+142.

[5]李岁琴,袁文达.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33-34.

[6]陈丹丹.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4.

[7]王雪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探究[J].新课程(上),2018(11):192.

[8]罗海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新课程(上),2018(10):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