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严载军

紫金县义容中学 517463

摘要

在新课标的视角下,大单元教学已成为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必然发展方向,更是新课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落实的重要途径。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学科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等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结合大单元教学方式,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深度学习,增强教学趣味性与系统性。鉴于此文章探究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正文


教育教学制度不断演进之下,传统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大单元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新课标之下,全面推进大单元教学方式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带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鉴于此文章对新课标之下的大单元教学概念进行分析,接着提出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仅供参考。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当下新课标不断推进落实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采取的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则是大单元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以学学科教学新课标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整体思维,融合单元学习内容,发现其中的思维逻辑关联,并结合多种方式,设计多样化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任务,并在任务的完成中不断地获得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主要强调如下内容,首先是总体的教学目标,其次则是教学的目标,最后是教学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在于将学生从分散的学习模式转变为系统化的学习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唯有在这一系统化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才能全面掌握知识,并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以此获得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大单元教学不是引导学生学习内容较多的单元,而是适当地增加了学习内容,让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以此解决问题。在大单元教学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不是重点,因为它们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获得迁移能力的保障。在大单元教学中,迁移运用能力培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其重点并非在于传统知识的迁移运用,而是在于理解和应用的深入挖掘。在大单元教学中,我们致力于以理解为目标,逐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通过可迁移的概念和概念性理解,探索新知识与以往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构建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保障学生可以分类学习的知识,并将其存储于自己的头脑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二、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全面研读教材,明确单元立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需要践行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学生获得学习中的地位,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小单元探索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层次,从而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科融入到大的教学体系中,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互相融合,呈现出知识的系统性。为了促使教学效果最佳,教师则需要深度探索教材,展开全面而深入地探究,将零散的知识有机地整合到整体教学过程中,同时转变以往脱离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实际教学设计中,教师则可以在系统化的角度,将大单元为基础,融合单元知识,并结合特定的顺序,促使知识构建为一个整体。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在综合性地界定这一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并为学生规划细化的学习目标,以此进行科学的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掌握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连贯性学习,贯彻落实新课标,发挥出新课标教学指导作用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成长。

(二)问题驱动,落实大单元教学

促使学生获得内在地动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则也需要大任务的推动。大单元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巨大的任务为驱动,引发了许多子任务的产生,而完成单个子任务的过程则是学生不断获得内在学习能力激发与鼓舞的过程。子任务是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的小单元,每个子任务又包括多个层次,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子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同时设计的子任务需要具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点。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民主与法治”时,这一内容的教学核心在于“争做民主与法治的宣讲员,为法治中国代言”。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积极结合以往学习的知识,构建知识整体教学体系,并为学生设计核心任务,接着分解核心任务为如下子任务:

其一教学起始,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和进行整体感知来实现;

其二单元教学活动课程,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议;

其三主体探究任务,以本省自行车管理方式为主,探究我国的法治环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最后总结任务为我国法治代言。

在这几个任务中,学生小组规划分工,并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分别查找资料并进行实际调查,通过互相交流探究,以此将任务落实,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形成了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创新的能力等。同时学生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深刻洞察社会现象,全面了解法治中国。通过代言和宣讲法治中国,成功实现了新课标目标,培养了学生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三)结合大单元教学,优化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检验的主要途径,传统教学中过多关注知识检验,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教学评价则侧重于发挥其评价功能,积极优化评价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念以及学习成就等多个方面,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更加关注学生是否获得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比如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等。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维护我们的公共利益”时,教师则为学生设计了一份活动设计作业。在这一作业中,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发起活动,并结合学习的知识制作策划方案,实现知识的整合,通过方案设计学生则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问题并进行改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关注学生的表现,以及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的整合与理解,同时阶段性地选择小组,观察学生小组是否实现知识的整合,并深度理解这一主题。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并在校园内,让学生与教师等参与到评价中,促使评价多元化发展,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己活动方案中的不足,并阐释自己小组都整合了哪些符合主题的知识,以此实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简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大单元教学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它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通过积极的态度迎接教学的挑战,在实际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大单元教学,助力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获得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多样化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新课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静芳.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开展[J].智力,2022(05):16-18.

[2]张文芹.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30):37-3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