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邹云珍

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长迳小学 江西省 兴国县 342418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教学改革倡导的模式之一,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地区硬件设备较为落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评价机制单一等具体的问题,没有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实质性的推进。但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学习模式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自我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正文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概述

1.1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大同小异,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学”。总的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就是将学生以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并采取一定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的教学组织形式。

1.2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特别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为学生之间相互认识、深入了解提供了机会。人的特性之一便是社会性,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存在,而社会便是最大的集体,班级内的学习小组是社会集体的一个缩影,学生需要在这个小集体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动性,在为集体服务的同时,也得到来自集体的帮助。由小及大,慢慢过渡,由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1.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的最初阶段,需要学生以个人为主,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的状态。人的特性之二便是独立性,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独立思考成果的地方,促使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的兴趣,避免过度依赖,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1.2.3.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求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求是自尊与归属。如上文所提及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班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并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语文学科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关系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在传统教学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拥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特点,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3.1.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语文学科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科素养之后,对于其以后走向社会、面向大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现代交际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学生在与同龄人、教师的互动交流中,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在“听”和“说”等方面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也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相佐证。

 

1.3.2.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讨论观点、展开创造性思考。他们有机会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从他人的认知和经验中获得启发。这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投入和参与语文学习过程。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形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完成项目、展开角色扮演、进行小组演讲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小组合作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互联网资源和实践性任务等,使语文教学更加多元化和具有创新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扶持和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整合各自的知识和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共同探究和构建知识,相互激发思维,形成知识的协同效应。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1.3.3.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最基础的读书、写字、讲话、听话等都是语文的实践活动,作文、写信、演讲等就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比较机械,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感,特别是在一些需要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类、演讲类课题的传授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能在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将思维碰撞出火花,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条件。

4.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和创造性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语文学习是一个探究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新时期,语文教学要求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教师作为引领者,带领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独立探究和思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现思维的碰撞,在不同的想法中择优选取,总结出最佳答案。例如,对比分析同为山水田园诗代表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诗人的不同诗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小组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最后进行总结,得出陶诗抒发的是他归隐后的自在和欣喜,而谢诗则是抒发苦闷牢骚。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让学生对两位诗人的了解更进一步。语文学科注重语言运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语言运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与同组的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合作项目和演讲等活动,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写作和阅读理解等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讨论观点和展开创造性的思考。这种合作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和层面,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交流和合作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2.1学校或政教部门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硬件设备较差,无法切实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由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一些学校缺少硬件设备,无法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辅助;第二,政教部门对学校教学效果和水平的评判标准单一,将升学率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如此,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就只限于成绩保持高水平,这就忽略了教学改革的意义,也导致一些教师迫于成绩的压力不敢轻易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停留在教师层面,并没有得以真正实施。

2.2教师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缺乏语文素养,动力不足,没有意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精湛的语文教学能力、敢于研究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其中,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的文学知识,还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创新精神,特别是在新时期,更要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带得“活”起来,而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第二,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无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文提及教师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创新精神,一些教师具备这样的意识,但碍于缺乏相应的系统的培训,导致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教学效率不及传统教学模式。

3、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3.1提升教师幸福感,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

尽管当前教师行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相较于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但是总体待遇依旧比不上一些高薪行业,这导致一些教师心理不平衡,教师职业幸福感和道德感也大大降低。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每年从业教师岗位的毕业生并不少,但最终留在岗位上的教师少之又少。这导致教师队伍没有意识去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甚至没有动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从教师的心理根源上改变他们的教学心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从这一点出发,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幸福感和职业道德,树立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

3.2丰富教学评价机制

任何一项改革都意味着抛弃过去迎接未来,没有一项改革是无需付出代价的,新课改也同样如此。但一些教师反映在学校内并没有健全相应的教学评价制度,没有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与奖惩措施,或者只是一味地以班级分数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敢轻易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又或是在尝试之后由于班级成绩下滑,无法在教学中获得满足感。在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需要得到学生的肯定,还需要得到其他教师与校方的支持,这样才会使改革持续推行,只有让那些积极响应教学改革的教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改革才可在学校的语文课堂中真正展开。因此,完善丰富教学评价机制也是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

中实施的重要一步。

3.3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仍然是一种较为新兴的事物,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培训来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能力。因此,各地区各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合作,将教学改革的春风真正吹到各学校,吹进教师的心里。教师除了要不间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基本功,还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自身的主观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真正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身敢于创新和探索的精神,敢于运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方式,才能在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开。转变了自身的教学观念之后,教师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开展方式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例如,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之前,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学生的兴趣、明确如何分组、明确奖惩机制、明确利用此次活动将提升学生哪方面的语文素养等,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在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教学改革倡导的模式之一,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坎坷和困难。但一个事物的成功并不会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大胆尝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有当地相关部门、教师和外界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各类教学基础硬件设备完善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主动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上到下全力支持,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展和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针对语文学科来说,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可行性高且操作难度较低。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前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在语文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要的形式,在这种传统形式下,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不到很好的提升。因此,引入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尤为必要,作为其中代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出发,分析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总结归纳出一些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2(2):160—162.

[2] 吴郑亚.基于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21):73—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