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中医药翻译人才翻译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中医翻译大赛
正文
一.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加快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走向世界,是展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增强国际影响、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中医药国际认同、提高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需要;还是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助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需要。
二.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1. 中医药文化国际认同有待进一步提升。
2.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发展薄弱。
3. 中医药翻译和对外传播人才培养不足。
4.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内容和形式有待创新。
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品牌打造不足。
三. 加快中医药翻译和对外传播人才培养
1. 从顶层设计层面将中医药文化翻译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纳入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2. 加大中医外语复合型人才招生和培养的力度,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懂中医药,毕业后能从事中医药翻译或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 培育选拔一批中医药翻译学科、中医文化学科,以学科建设为推手,为中医药国际传播提供人才支撑。
四. 借助“岐黄天下杯”世界中医翻译大赛平台提升学生的中医药翻译能力
1.“中医药+翻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中医药专业院校,学生中很多人中医药专业基础扎实,同时英语语言水平也较高,精心培养,是一个能够打造成中医药翻译复合型人才的合适的群体。鉴于此,我们立足中医药院校现状,以及学生和师资情况,多方面努力,积极培养中医药翻译复合型人才,着力为中医药文化的翻译、传播推波助力。我们从很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平台,帮助那些中医药专业功底不错,英语语言也很擅长,并且有意愿,有兴趣参与中医药翻译活动的学生提供很多实践的机会。其中,翻译大赛就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平台。
2. 翻译大赛介绍
“岐黄天下杯”世界中医翻译大赛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项中医翻译赛事,举办比赛的初衷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中医药及中国传统文化翻译者的翻译水平。首届大赛是在2017年3月,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七届。
3. 大赛的组织工作
从首届赛事开始,我们就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这项赛事中。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翻译能力,保证翻译稿件的质量,学校中医专业的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搭对子,为学生们审阅修改稿件,提升参赛作品的质量,为他们能顺利参赛保驾护航。
4. 在竞赛中提升学生的中医药翻译能力
翻译大赛中,学生要在充分熟知、理解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合适恰当的英语语言,把文章翻译得科学、严谨、简明、达意,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译过程中他们要不断地查找资料、翻阅文献、跟辅导教师请教探讨,反反复复打磨自己的翻译作品,整个过程很是艰难,但也正是这个艰难的过程,学生们受益良多,既深化夯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升了中医英语翻译的技能;教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教学相长,收获满满。
5. 打磨参赛作品,提升翻译能力
中文 | 学生译文 | 修改后译文 |
题目:辨明病机方能防病治病 | Identifying the Pathogenesis Can We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 Only Identifying the Pathogenesis Can We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
点评:修改稿中句首增加only, 对应中文中的“方”字,强调“只有……才”,学生的翻译还欠缺这种语气的表达。 | ||
[1]中医认为,人生病的过程,如同发矢,病因似机,疾病发展似箭发以后的势。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the cause of falling ill is just like shooting an arrow, and the cause of disease is like the crossbow,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is similar to the trend after the arrow is fired.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lieves that the process of getting ill is just like shooting an arrow. The cause of disease is like the engine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is similar to the direction which the arrow is fired to. |
点评:本段翻译时,问题集中出现在“病因似机,疾病发展似箭发以后的势”这一句,翻译时首先要了解“机”和“势”的含义。“机”就是古代射箭时的发射机关,而“势”则指箭发射出去之后的行走方向,正确理解了这两个古文汉字的含义后才能正确的用英文把中文表达精准。 | ||
[2]中医的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制、一般规律及其临床联系的综合性理论。 | The pathogenesis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which is used to study the cause of disease, the mechanism of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conversion, general rules as well as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The pathogenesis doctr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comprehensive theory which is used to study the cause, the onset, the development, the outcome mechanisms, the general law,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connection of diseases. |
点评:翻译之前,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一定要理清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句子的行文结构,找准句子成分,切换成英文的思维方式才能把文章翻译好。本句中“中医的病机学说”是主语;“是”是谓语;“综合性理论”是宾语;而“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制、一般规律及其临床联系的”是定语,修饰限定“综合性理论”,这样分析完句子结构之后,才可以翻译出一个完整的英语思维模式的英文语句。 | ||
[3]辨证论治首先要从整体上或宏观上把握病变之属性,这是中医临证的基本要求。 | when identifying the disease, we should distinguish the attribute of lesion as a whole in the first time, which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 The first step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is to grasp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 from a holistic and macro perspective, which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点评:汉译英时,中文里的一些四字成语或四字词语不要贸然单纯用英语词汇进行简单堆砌,一定要清楚理解词语的含义,再行翻译。例如本段中“辨证论治”,中文含义就是辨识症状,然后根据症状进行治疗,分析完词语含义后再据此进行翻译。还有中医中一些术语和西医不同,比如中医里的“临证”即为西医里的“临床”,针对这些词语,在翻译之前一定要查实清楚,再行翻译。 | ||
[4]疾病的病位主要在五脏、六腑、经络、表里,也可在上中下三焦等。 | The location of the disease is mainly in the five zang-organs, six fu-organs, meridian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body, and can also be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triple energizer. | The location of disease is mainly in five viscera, six bowels,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exterior and interior, triple energizer and so on. |
点评:很多中医专业术语都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翻译,所以在翻译中医药专业文章的时候那些已经有了标准化翻译方法的专业术语不能姑且认为自行翻译了。此段文章中的“五脏、六腑、经络、三焦”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标准译法,学生翻译的时候可以多查资料、文献参考翻译。 | ||
[5]病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疫厉的传染、精神刺激、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以及虫兽所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 The reasons are various, such as abnormal climate, transmission of pestilence, mental stimulation, irregular diet or overwork, overload, falling external, bitten injury by insects and animals and so on, all of which can make getting ill.
| The etiologies are diverse, such as abnormal climate, severe plague infection, mental stimulation, improper diet and over tiredness, overloaded injury, falling or gold blade trauma, being bitten by animal or insects and so on. All of them can cause diseases.
|
点评:中医药文献里很多古汉语的表达,我们在翻译之前一定先确定古汉语的含义,如本段中几个词语“疫厉的传染、饮食劳倦、持重努伤、跌扑、金刃外伤”等。“疫厉”指的是瘟疫,“疫厉的传染”,可以译成severe plague infection;“饮食劳倦”白话就是饮食不节过度劳累,所以理解之后可以译成improper diet and over tiredness; “持重努伤“是指不正确的用力方式导致的身体伤害,故翻译成overloaded injury; “金刃外伤”是指由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所以翻译成gold blade trauma,可见,如果想把中医药文献翻译得精准达意,最基本的还是要正确地理解中文含义。 |
五. 中医药翻译能力提升策略
根据中医药文化特点,如果想把中医药文献翻译好,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学透中医基础理论,医学经典,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哲学内涵,基础理论的精准含义,为中医文献翻译奠
定深厚的中医专业知识基础。
2. 翻译中医药文献时,首先要有对整体语篇的理解和把控;然后深入到段落与段落间,语句与语句间逻辑关
系的分析,层次的划分;再到每一个句子结构的分析,句子中各种成分的确定,最后运用所掌握的中医词汇,
语法结构、行文技巧进行翻译。
3. 中医有很多专业术语,翻译时要注意,很多术语已经有了标准化的翻译模式,所以译者不要姑且认为,自
行编译,一定要使用标准化术语进行翻译。
4. 很多中医药文献,之所以不同译者翻译的译文大相径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因为专业知识了解不够,
专业词语储备不足;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不同的译者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很多的偏差和不同之处,导
致翻译出的译文也相差甚远,这也是很多中医基础理论翻译难以标准化的原因之一。所以,想将中医药文献
翻译得精准达意,还要更加深入精准地对中医药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解读。
六. 结束语
提升中医药翻译能力,强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
一起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努力,相信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司高丽、司富春,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33卷第8
期
2. 2023第七届“岐黄天下杯”世界中医翻译大赛竞赛原文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国际 ‘中医汉语教学’ 特色课程及案例库建设”(项目号:21YH025CX2)的研究成果;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汉语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的阶段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