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开展化学实验的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叶眯

玉山县下镇初级中学 334714

摘要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已逐渐成为各个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所应重视的问题。中学化学是一种抽象、科学的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是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但如果只是做一些无聊的试验,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新思路,以期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策略

正文


前言: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传统的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死气沉沉”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们更多地关注在实验教学中的革新和拓展,期望通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必须对“兴趣导向”的化学实验进行探索和实践。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引入“趣味”的因素,提高中学化学实验的魅力。趣味化学实验要运用趣味性的元素和互动性的设计,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与抽象的理论知识点相比,化学实验具有更强的直接性。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直观展现,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验的原理,得到精确的实验结果,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化学教学的内容。所以,在中学化学趣味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在进行趣味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出化学教学中的疑难点和重点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又可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有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取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智力和灵感,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的魅力。

二、初中化学教学开展化学实验的策略

精选探究的教学内容

相对来说,化学课程占用的课时不多,但课本的内容多,知识点多。因此,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一个学生的实验探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应该对需要进行实验探究的教学内容进行仔细挑选,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选择性,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开拓创新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进行实验研究的时候,我就会对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挑选。《溶解度》是一门和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学习它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选择了这部分内容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实施实验,来探索关于溶解度的奥秘。在课堂上,我以生活中的几个普遍现象为例,让学生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溶液饱和度的认识。然后,我要求学生做一些关于“饱和溶液”的实验来证明“饱和溶液”是什么?不饱和的溶液是什么?饱和和不饱和能否互相转换,转换方式有哪些?等等,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自主探索。

预留充足的时间空间

很多老师都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原因,他们会让学生的探究行为来得匆忙,去得也匆忙,这样的探究行为没有太大的意义,还会浪费时间。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逐步得到发展。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时候,应该在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和提升。

比如,我在教《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从实验中获得关于镁合金棒燃烧的数据,并将其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质量守恒规律。但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白烟在大气中弥散,且有少量的白粉附着在坩埚夹板上,使炉膛内的灰烬体积明显小于炉膛内的灰烬。因此,我给了同学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课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试图对实验进行设计与完善,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样,在积极的思考和相互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和提升。

课内外实验结合,提升学生化学认知

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时,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实验,通过课内外实验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为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以《氧气》这门课为例,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氧的产生机理,我先让学生去实验室做一次氧的产生试验,然后再让他们观察试验的过程及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在实验课上,同学们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有些同学在完成了一次实验后,还希望能用其它方法获得氧气。但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所以我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利用网上的资料,到野外去尝试制造氧气。在将课堂和课外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和化学总结的热情,这样既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又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组展开实验,促进学生探究

陶行知在其终身教育理念中,提出“教做合一”,其核心是一个“做”字,提倡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强调以实践为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化为己用,强调用手、用脑、用思、行相结合,以此来克服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学以致用”、“用”与“用”相脱离的现象。在此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小组合作实验是一种由师生共同进行的化学实验,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增强了他们的化学意识,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精神。不过,在进行实验时,教师也要明确自己是一个引导者和推动者,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以便通过科学的分组来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经验,使学生始终对化学实验保持着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在实践中的应用,使教师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比如,在化学实验“水的组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化学实验进行分组,注意将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水平较低的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小组合作实验中,相互帮助,小组讨论,找出正、负电极上的气泡速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各种分析,最后得出“水电解可以生成氧、氢”、“水是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交流、讨论,并自主地安排问题与实验,既能锻炼手脑协调性,又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有实验问题,学生们可以利用小组内的讨论、探索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者的独特功能,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化学素质

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实验与总结。不过,让学生做化学实验并没有忽视教师的教学地位,而是在教师讲解了实验细节之后,对学生展开一定的监督和指导。在趣味化的化学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注重给学生一些启发,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化学的原理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比如,在老师讲授到硫酸的知识时,作者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用硫酸时的注意事项,从而使同学们对硫酸的腐蚀特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作者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空白的纸片,在纸片上滴上一滴硫酸,以作观察。在此过程中,同学们谨慎地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出了总结。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避免老师的枯燥讲解,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严谨的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这种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比较新的实验方法,把实验变成学生快乐的体验,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降低他们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使他们对化学的原理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实验渠道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传统优点的前提下,大胆地尝试各种实验教学方式;教师要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本”,重视“线上+线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实验课前预习,发布一些专为理论讲解而设计的微课视频,使学生在课前对实验内容、实验目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并建立起一个实验框架,从而能够极大地缩短课堂上理论讲解的时间。在教室里,要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使同学们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历,同时也能拓展他们的思想。如在教学《氢还原氧化铜》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很容易不能很好地理解停氢前后和停氢前后的顺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 Flash动画来对实验展开仿真,让学生在 Flash动画和相关微课视频的帮助下,认识到实验先加热后通氢气的危险后果,认识到加热后氢气和氧气发生爆炸,使试管炸裂的危险实验情况,进而可以更加慎重地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学习。总之,该方法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实验所特有的优越性。

多媒体演示实验,巩固化学实验印象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操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步骤,但由于受到实验器材的制约,有些实验操作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因此,化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一些实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去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实验。在多媒体实验中,学生能看到具体而想象的实验画面,能更好地记忆实验步骤,因此,在实验具体操作中,他们的操作更规范,能有效地防止实验的失败或无效。因此,在进行有关的实验时,我将根据实验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如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一课上,作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详细的实验理论、实验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看,给学生提供了多种方法。一边给同学们播放实验过程,同学们一边用笔记本把具体的过程和方法记下来。然后,作者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学生就会根据实验室里的特定材料做适当的实验。在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作者没有对学生进行灌输和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观看录像,并记录重点,没有了任务的压力,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在多媒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对化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思考,从而增强初中生的自主性。

总结: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积极创建和开展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知识经验,增强联系应用的先决条件,也是“做科学”的最直观的表现,更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抓住新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所带来的改变和要求,对实验教学的功能进行充分的关注,并与目前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结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海军.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2(33):178-179.

[2]林红.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的策略[J].好日子,2021(23):82-84.

[3]张颖慧.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7):90-92.

[4]陆军芳.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3(02):79-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