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政治;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正文
随着我国教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法律意识既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每一个初中生都应当拥有的一种道德品质和思想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导向,帮助他们实现终生的和谐发展,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有着十分深远的实践意义。因此,在立德树人的大环境下,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教育时,老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以提高其法律观念,提高其整体素养。
一、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意义
法律意识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又是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思想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初中政治课进行法律教育,对提高初中政治课法律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科核心素养属于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律意识及公众参与。然而,从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师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使得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很难获得全面的提升,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引导相违背,也会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不良的效果。在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还可以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付诸实践,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进行多维度的提升。第二,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律观念的培育,能够有效地减少未成年人走上社会的可能性。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时期,他们的思想是最活泼的,一方面他们想要变得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一旦他们接触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被一些不法之徒所诱导,他们就很可能会走上错误的道路,从而走上违法的道路。老师强化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法律观念,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防止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遭受不必要的损害,大大减少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率。
二、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对思想政治课中法律知识的渗透
在当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是因为老师的教学理念有问题。在过去的初中政治教育中,一些老师仅仅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发展,忽视了对其法律观念的培育,很少对与法律相关的课程进行详细的阐述,这不仅影响到了政治教育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而且也很难保证对法律观念的培育。政治课是学生吸收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政治课中,教师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因此,在政治课中,老师应该对法律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样,就可以科学地指导并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以这一点为出发点,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初中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动地对落后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要增加对其进行法律教育的比例。它既能反映出老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它还可以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弱项”进行加强,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弱项”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除此之外,老师们自己也应该对法律知识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理解,对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进行提升,这样既可以在政治教育中向学生们进行更多的拓展性法律知识,也可以更好地起到老师们的引导作用,进而对学生们的法律意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
(二)以思想政治课为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
当前的初中政治教科书中有许多与法律有关的内容,都是极好的法律教学资源,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质量。然而,从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老师都没有认识到政治教材本身的应用价值,对于教科书中所涉及的法律的知识和内容,往往都是一笔带过,这不仅造成了学生失去了许多对法律的深刻认识,也会加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的难度。政治教材是由诸多教育家和法律学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它既有着杰出的法律教育功能,也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材料。以这一点为基础,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在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时,教师应当以政治教科书为基础,对课本中的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提炼,并对有关的内容展开详细的讲解。这样,既能拓宽对学生的法律观念的培育,又能使他们获得较为全面的法律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政治教材的应用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进而整合政治教学目标,极大地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及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创建一个多维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从目前初中政治的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初中生的法律观念都很薄弱,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缺乏足够的兴趣。从根源上来看,这主要是因为老师所采用的教育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创造力,这不但造成了政治课堂上的气氛沉闷、僵硬,还很难将学生们参加到法律知识的学习当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法律意识的和谐发展。兴趣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一种助燃剂。如果要提升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效果,那么就必须首先要推动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具有自主能动性。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创建多媒体情景不仅能够将法律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够使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得到集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十分适合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同时,在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重视“智能”的建设,这给我们以新的启发。以这一点为出发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遵循新课标的思想,要建立起信息化的教学导向,要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依据,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多媒体的环境。一方面,能够给政治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从而使法律知识的展现方式得到了更加丰富,从而让学生对法律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网络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加速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2]。
(四)通过实际事例培养学生牢固的法律意识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老师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其首要目标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从而让他们能够树立起坚定不移地遵纪守法的理念,从而为学生法律意识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然而从初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违法犯罪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对法律的学习态度十分不认真,这成为老师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的主要障碍。另外,一些老师在给学生解释法律知识时,还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将法律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会造成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实际相脱节,也会影响到初中政治整体的教学质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已被大量运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初中思想政治课要根据实际的教育需要,主动地引进现实的事例。这样,既能让法律教育与现实生活顺畅地联系起来,又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周围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法律概念的认识,并让学生对违法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牢固的守法观念,让学生们践行守法、护法、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进而有效地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培育,并引领学生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五)结合实践提高法律讲授的可信度
法律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随着法律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法律思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然而,法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的内容是单调而又乏味的,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如果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只是简单地讲解一些关于法律的内容,这会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不利于他们更好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吸收,并进行应用和迁移。法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国家的治理,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法律教育中,要使法律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法律教育更加生动、生动,从而增强法律教育的魅力与说服力。生活式教学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切合实际”,强调提高课堂的实践性和实践性。现代教育的实际应用也表明了生命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在法律教育中,要注重现实生活,运用法律来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一些实用的东西,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法律保障生活》这门课上,要使同学们明白法律的规则功能,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例,使同学们明白法律的含义:小明上初中后,一直住在学校里,父亲为他购买一只昂贵的电子表,以便和父母联络,可是回家后,没过一天,那只电子表就出故障了。经核实,两人购买的这款电表是假冒的。小明的父亲打算和销售员交涉解决,可是销售员的态度非常恶劣,坚决不给钱。无奈之下,小明的父亲只好去消保委举报,并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搜集相关的资料,争取法律上的支持。与案件相结合,老师们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法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普及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理解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从而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提高了课堂上的信度和效果。
(七)学习借助外物,打破自身的限制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现实生活,但又超越现实生活。尽管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科书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替,但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却没有发生变化,很多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符合现实需要的。“人生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场所。陶行知觉得,学堂的教学有其自身的局限。社会就像一座巨大的校园,把大量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用教育来改变社会,才能让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具有更大的价值。所以,初中政治教育要学会向社会借力,向生活借力,把生活资源,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对社会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强化,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有所帮助,还可以极大地减少青年违法犯罪的概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教育改革举措。以这一点为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初中政治课堂上,老师们应当对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渠道,让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牢固的遵纪守法的理念,最终实现对他们的法律意识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谢东亚.探讨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1(55):133.
[2] 刘琳.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法律博览,2020(33):158.
[3] 杨小林.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探寻[J].考试周刊,2020(73):151.
[4]王建国.初中政治教学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 2020(13):130.
[5]刘新蕊.思想政治课教学初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