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思政教育融入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数学教学;思政教育;职高数学
正文
前言
思政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从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的渗透,即使融入了思政教育,也会使其失去弹性、趣味,从而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思政教育难以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把思政教育纳入到职高的课堂教学中,既能使学生获取文化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的道德品质。教师应重视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健全的人格。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严谨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数学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职高数学教学课堂缺少思政的原因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缺少思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材内容的局限性:职业高中数学教材主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材的编写主要关注数学的理论和应用,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缺乏系统性的安排和设计。
教师思政教育水平的不足: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对于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了解不深,很难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应对职业需求和考试要求。在这种目标导向下,思政教育容易被忽视,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差异:职业高中学生普遍对数学教学缺乏兴趣,他们更关注实际应用和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引导学生关注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学生也很难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的学习。
综上所述,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缺少思政的原因主要是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教师思政教育水平的不足、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以及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差异。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改进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等措施,使思政教育能够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综合素质
在职高的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也要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根基。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外,老师还可以深入地挖掘其中的一些细节,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例子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现象和人文知识。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了数学之后,这些思维方式能够被有效地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二)提升综合能力
一些职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比较被动,没有很强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习惯。随着思政教育的地位提升,职高数学老师应进一步健全其课程建设。将思政教育与职高数学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利用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将公共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将教育理念巧妙地融入到思政课程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也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树立正确观念
将思政教育纳入职高数学教学中,是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思政教育进入课堂,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对思政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与思政学科的基础知识互相融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防止了学生被不良思想的干扰,提高了他们明辨是非、端正思想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融入思政教育的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和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确立价值目标
虽然数学教材覆盖了大量的知识内容,但是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只强调向学生讲解课本的内容,而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职高数学课程要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数学学科与思政学科的融合程度。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不少职高学生存在着心态不稳定、学习缺乏自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学生以哲学思维去观察问题,需要老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设定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健全心理健康为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比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数字和数字之间的规律,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和探究的能力。通过在数列中添加一些有规律的、不规律的数字,可以让学生们找到运算的规则,了解数列的特点,从而形成对非规律性现象的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学科技术水平和品德素质。
(二)丰富教学内容
职高老师要注重在数学课程中体现的“思政教育”的内涵,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发掘其中的内涵,让原本沉闷的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有关数学家研究的真实故事教学,向同学们展现他们刻苦研究的实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看到专家们幽默风趣的一面,为他们树立一个模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乐观的态度,敢于思考,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进行。比如,在教学“空间立体几何的构造特征”时,因为一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觉得乏味,老师可以将马克思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们自己来绘制立体几何图形,或是找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几何图形。用自己的手和自己的双眼来观察,来理解这些几何的构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思想。
(三)渗透数学文化
将思政教育纳入职高数学教学,既可以强化数学真实的运用,又可以培养职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数学里,存在着有解和无解的对称美,存在着函数变化和等差数列的统一美,还存在着心思缜密和不断推导才能得到答案的严谨美。与其它学科不同,数学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对数学的学习,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使他们发掘生活中的美,使他们能够传递数学的精神,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举例来说,在“圆的方程”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将我们国家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生平事迹添加到课堂中。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一位数学家必须具有的高尚的探究精神,这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意识的作用。老师们也可以加入数学家华罗庚创建的我国高等数学论的故事,华罗庚不肯去国外发展,而是选择了在中国从事数学研究。通过给学生们讲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事迹,不但可以将他们的文化素养灌输到学生的心中,还可以让学生从他们身上吸取经验。
(四)打造智慧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微课等辅助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和质量的提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数学的教学更加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灵活,特别是在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及协作研讨等领域,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寻所需学习资料,并能在遇到困难时,藉由外部力量加以适当处理。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和微视频进行课堂的教学,把不畏困难、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思政教育内涵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索,老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们根据函数图像的特性来判定方程根的个数。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就会靠自己和外部力量来克服问题,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刻苦钻研、勇于挑战等优良品质。
(五)个案分析与实践活动
个案分析是指教师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应用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个案,了解数学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个案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结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个案中的道德、社会和公平正义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实践活动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和数据分析,解决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深入了解数学的应用和作用。个案分析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案例和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六)课堂讨论与互动
课堂讨论与互动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和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抽象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全班讨论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促进全班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提供信息、引导思考、澄清概念等,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问题。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可以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通过课堂讨论与互动,学生可以在思考和探索中深入理解数学的应用和作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语
总之,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要求老师们将不同的教学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优化、确定课程的价值取向,使原本单调乏味的数学课程,变成趣味盎然的课程,将知识和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玉龙.课程思政在职高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37):
[2]刘建瑛.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J].天津教育,2021(06):66-67.
[3]孙晓燕.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职高院校数学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4]孙涛,裴丽芳.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J].高等科学刊,2015,35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6]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