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水粉画;小学美术;美术教学
正文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术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完善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粉画是美术色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重视对水粉画的讲解与创作,激发学生对水粉画的兴趣,鼓励学生将水粉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释放自我,展示个性,发挥创造力,建立自信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一、水粉画相关概述
(一)水粉画的工具材料
水粉画是一种用水作为媒介进行调和而形成的粉质颜料色彩画,并且因为它的水粉颜料具有较高的纯度,并且颜料干的速度很快,又有较强的附着力,并且作画工具简单,便于携带,便于修改和刻画,所以它已经成为目前美术教学中色彩实践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粉绘画对纸张的要求并不严格,水粉绘画所用的纸张只要有一定的硬度及吸水性即可用于绘画;水粉画法操作简便,对水粉初学者来说,只需铺上底色,便可达到增强画面效果的目的。
(二)水粉画的表现技巧
第一种是湿法,也就是用大量的水,一般都是在第一次涂完之后,再涂上第二次,这是一种速度很快的作画方式,以求颜色的淋漓和湿润。湿画法对作画工具的要求包括了:吸水性好且较为柔软的羊毫笔进行绘画。在作画过程中,要将作品的整体色调以及所绘对象的具体位置考虑好,追求绘画与塑像的完美统一。
第二种是干画法,就是用水少或不用水,颜料要浓一些,一般是在第一次着色干后再涂第二次或第三次。干画法与油画相似,它有笔触特征,覆盖力强的特点, 它要求整体颜色厚重,追求视觉冲击,比如在表现绘画对象的亮部时,就可以用干画法来表现。
二、水粉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加之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审美与价值观方面都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的可塑性也比较强。所以,怎样通过美术教育,来帮助小学生学会认识颜色,并能够使用色彩来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表现,就成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水粉画中丰富的色彩经验,让学生用色彩来表达自己。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在水粉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色彩对绘画对象进行观察和评价,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在对不同景物的水粉画写生练习中,学生也会逐渐树立起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概念,这对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大他们的视野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因为小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所以他们通常会对美的事物和现象更加敏感。因此,在水粉画中进行色彩认知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对色彩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学生们把他们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的时候,还可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成就感,从而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
三、小学美术课程中水粉画教学策略建议
(一)提高学生学习水粉画的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有一句名言:“乐知者胜之,乐知者胜之”。由此可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事物或知识产生好奇心的时候,才会对它感兴趣。在水粉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水粉画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动手创造,激发学生对水粉画学习和利用水粉画进行创作的兴趣。实践是水粉画创作的最佳选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户外,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去观察生活中每一种事物的颜色、形状,然后展开创作。
比如,在学习绘画美丽的花朵、高大的大树的时候,老师们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到学校里面去,去观察那些美丽的花朵,并对花瓣的颜色形状进行详细地观察,对大树的树叶、树皮的颜色等进行观察。这将使学生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切身的感受,将传统的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时所表现出来的抽象和枯燥,使水粉画更接近于生活,让它变得更有趣味,激发了学生们对绘画的热情,也让他们的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在绘画中学习色彩知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水粉画色彩的选择和喜爱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缺乏理论依据。教师不应对学生的绘画标注过于严格,而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绘画心理为切入点,逐步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在乱写乱画中学会色彩知识。
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练习不同的颜色,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不同的颜色,不限颜色,可以是花,可以是草,可以是树,可以是房子,可以是花,可以是草,可以是树,可以是房子,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色彩的美,也可以让他们明白,不同的东西,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来画。接下来,就是关于配色的练习了。在配色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比如,教师可以把刚才做原色练习时用的白纸换成其他的颜色,然后让学生去创作,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把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就会出现新的颜色。这就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此时老师就在指导学生们学习配色的实践。使学生认识到主色与主色、同一种色相的深浅对比,可以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鲜明。学习了部分色彩搭配后,老师再指导学生由部分向整体过渡。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进行配色,进行多种创作,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多样性,不要让学生形成固定的配色规律,避免学生的创作受到限制。
(二)充分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是画好水粉画的关键
1.固有色
固有色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色彩,它决定并控制着事物的基本色相,而基本色相又控制着事物的形状。可以说,固有色是人类认识颜色的首要依据。当你看到一个物体的时候,你要先确定它的颜色,这样才不会失去最基本的颜色。
2.光源色
光源的色彩是指光线的色彩。物体只有受到光线的影响,才会有明暗之分,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利用阳光来识别物体的颜色。原色与源色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的关系,明晰这种关系,对于我们观察、运用绘画色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环境色
在特定的环境中,周围事物之间的色彩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的色彩,就被称为环境色。在自然界中,没有一个物体是独立存在的,它要与周围的事物、环境相联系、相互作用,色彩自然也不例外。环境中的色光也必然会互相反射,互相影响。物体的亮面主要是光源的颜色,暗部则是环境的颜色,交界处则是自然的颜色。请注意,黑暗部分是色彩最丰富的部分,并且是最难处理的部分。因此,绘画中阴影部分的刻画是绘画中的重点,也是绘画中的难点。
(三)白色、灰色的运用
之所以叫水粉画,是因为它和白色颜料密不可分。白色颜料在水粉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加入可以增加画面明度,降低画面的纯度。但是白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如果运用得太少,色彩的纯度太过饱和,画面就会因为缺乏明度而造成作品的暗淡。过多的使用,会让画面变得光彩夺目,让画面变得暗淡,而过多的使用,则会让画面变得暗淡,让画面变得暗淡。因此,使用白色时,要能控制,使用时要大胆,如亮部与明度较高之处。而最暗的地方和色彩饱和的地方,则不能使用白色粉末,以免造成明不清,暗不暗,造成画面灰暗。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颜色的干湿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白色的使用。但是,无论在干法或湿法上,只要对白色的正确使用,就会产生一种水粉画所特有的饱和感、均匀感和厚重感。
灰是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色彩,特别是灰调的绘画,更需要大量的灰。很多年前,画师都需要自己去调色,而现在,他可以在商店里买到,这样就省去了很多调色的时间。灰色要与其他颜色相配,要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所需的灰色以及所需的量的多少,还要注意灰色调的冷暖、明暗的差异。对比法是一种重要的色彩观察方法。如果没有对比,就无法精确地分辨出颜色的各种细微变化。
(四)绘画技法
1.干、湿画法
水粉画的干湿性主要根据调色时所含的水分以及所含的色分量来区分。干画法就是用干的笔画叠加在一起,给人一种水少色多的感觉。此法便于表现确定、明晰的形态和色彩。如物体的凹凸,主体物体的亮部和细节的刻画等等。这类画法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每一笔落下,都有一定的形、色关系。湿法相对于干法而言,其特点是水较多,色彩较少,它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它可以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直率快活的神韵。在水粉画的作画步骤中,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用湿画法来画初步的大效果,随着刻画的深入,运笔用色会越来越干,这是通常作画过程中都会遵循的方法,但是真正的运用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画面的要求来掌握。
2.用笔方法
笔法是一种表现画面艺术语言的方法,它的变化越丰富越好,常用的笔法有:涂、摆色块、点、勾线、干扫、擦擦、干压、破锋、拉、渗等。具体使用哪一种方法,要看具体的步骤和画面的需要,比如:涂,通常用在第一步的画法上,用在亮部和结构转折明显的地方,用在点上,用在细节上,用在勾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用在干扫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也可以用来打破画面的死板,也可以用来丰富色彩,调整画面,擦,可以让两个部分的颜色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干压法,主要用来修饰、丰富画面,破锋法,适用于某些粗犷、破碎、松散之处,拉法,适用于类似线状物体,渗法,适用于描绘朦胧的背景。
四、绘画过程注意的问题
1.整体与局部
“整体”指的是画面中许多局部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整体形象,“整体效果”是衡量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画面中大的层次,大的关系要清晰明了。总体效果是由局部的“丰富”与精彩所决定的,强调总体并不意味着抹杀局部,也不意味着使局部的内容与特点消失于整体之中。一个部分的自我完善程度越高,它的某些特点对整体的影响就越大。但也不要太面面俱到,画里的东西很多,不可能每个东西都想得很清楚,很清楚,要“小而大”。
2. 主次
画面中的人物无法平均地描画出来,无法平均地分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每一件物品都竭尽全力。这就好比拿着傻瓜手机在人群里拍你,周围的人也都一清二楚,无法突显你的重要,但如果拿着单反手机,就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所以,绘画也是如此,主体要突出,细节要清晰精彩,对于次要的局部,要大胆概括,要讲虚实关系。在颜色处理上,主要对象的颜色对比要拉开一些,颜色的亮度要明亮一些。总之,画面要有主次分明、层次分明的特点。
3. 虚实
虚与实,相对而论。在明暗关系突出的地方,要画得具体一些,对比要鲜明一些,次要的地方可以柔和一些,即“虚”一些。虚实关系能突出立体感,能处理好主次、远近的关系,主次近的“实”,次要远的“虚”。虚与实的运用,也能使单纯的意象变得丰富而生动。
结束语
小学美术课程是学生表达自我情绪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创作水粉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拓宽他们的思路,获得他们的情感寄托。水粉画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注意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观察,去体会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学会享受生活,放飞自我,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希望学校和美术老师能够重视小学美术的教学,特别是水粉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水粉画的乐趣,让绘画变成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途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水粉画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红.美术教学中水粉画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7(13):45.
[2] 王静.水粉画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优化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9):124.
[3] 郑丽青.抛砖引玉、妙笔生花——浅谈中班幼儿水粉画教学的有效策略[J].黑河教育,2019(0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