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正文
此文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23ZX30)研究成果。
前言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教学手段。传统的“五个一”(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一份教案、一块黑板、一张嘴),再加上仅有的生物实验和挂图,这种教育方式十分陈旧,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才能将多媒体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初中生物教学服务,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从初中生物的角度,就如何将多媒体应用于生物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见解。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了许多的概念和定义等,这些概念和定义都是未来生物学习的基础知识,许多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在授课的时候,他们更注重的是对课堂上知识的描述,而忽视了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的解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学生们却是似懂非懂,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对于这些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的缺失,他们只能够将其用于应对考试,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等理解得不够透彻。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生物教学中,老师片面的强调考点,他们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全部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展开的,不允许学生提出太多的问题,强调的方式也是反复的教育。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生物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老师讲,学生记,背,完全脱节,他们对生物教材中一些最基础的定义等只有表面的理解,遇到比较复杂的生物问题,学生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了。比如,在学习家鸽的血液循环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老师只是一板一眼地照着教材上的内容来讲解,那么肯定会有很多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不能很好地掌握血液的基本流向等。学生们不爱听课,遇到问题也不会回答,这就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从总体上看,目前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亟待进行变革和创新,这是制约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二、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意义及必要性
通常所说的多媒体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结合,其实指的就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基础的定义、概念、内容等,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以简洁的方式,或者是生动的方式,将它们展现出来。这可以有效促进生物教学的改革,同时也可以让教学的基本内容更加丰富。首先,从创新的教学方法来看,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教师占据绝对优势,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然而,随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事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对自己认为的重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强调,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来表达,对一些重难点可以通过网络来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这就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有了更多的精力来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教师与学生也无形中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从拓展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搜索并查阅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下一节课中,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并扩大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
三、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实验手段,完善实验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的原理,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步骤,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老师常常需要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演示和讲解。但由于受实验仪器小、学生多等限制,总是会有一些学生无法将实验过程看得很清楚。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进行放大,可以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轻松地进行观察,并将其掌握。比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使用和操作显微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只靠老师在台前的演示操作,很难让全班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利用投影技术,可以将每一步骤的操作放大到屏幕上,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并能够成功地模仿老师的操作,从而提高实验的直观性。同时,对于操作过程中的重点步骤、难点,可以反复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多次的观察、练习,以提高实验的效果。一些试验现象是用肉眼无法观测的,一些试验对象是受季节影响的,一些试验时间太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还有一些试验无法进行,或有危险,无法进行(比如血液循环,食物消化等),都是只能“纸上谈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进行仿真或演示,从而达到重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物学实验的知识,从而弥补无法进行真实实验的不足。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最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评价和指导学生的生物学习。比如,在学习“用药和急救”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指导学生:首先,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到“用药和急救”的基本概念,并强调学习“用药和急救”的重要性。在介绍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就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即:要学好这个体系的知识,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其次,要以“用药和急救”为基础,从简单到深入,设计出几个切合实际的问题,并让学生自主讨论,要求学生整理“用药与急救”中的知识,使之形成体系,避免以后与其它知识相混淆。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物课堂中,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更重要的是,初中生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日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3.将生物知识点变静为动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这是他们第一次使用生物的思维来进行生物学习,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理解上肯定会遇到困难。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将静静地躺在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视频中生动形象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我从哪儿来》的时候,生物学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受精卵形成过程”;其次,老师可以用视频和动画的方式,将整个受精卵形成的过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了解自己是如何诞生在这个世上的。相信不少父母都曾被小孩问到“我从哪里来”,因此,运用生物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最佳答案。一般而言,初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管理,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影响。让学生可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老师把静止的知识点转化成了动态的知识,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一致,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创建生活情境,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渗透到了教育和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初中的生物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的课程内容相融合,使枯燥、抽象的课程内容变得丰富、生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可以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手段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时,老师会让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复习,这样就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主动参与。通过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细胞结构的实验操作视频,通过清晰明了的内容,有助于他们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起细胞是构成动植物和人体结构的最基本的单位这一概念,从而对其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在使用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生物的课程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有助于老师更好地发挥生活情景教学的功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所学到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到这些知识。初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生物学学习效果,还能促进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5.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呈现内容
教学展示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想让教学展示更好地进行,就必须要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目前,尽管多媒体教具已广泛应用,但是有些老师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教具的用法,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课堂展示的效果。要想改善这种状况,达到高效的课堂展示效果,就必须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深入的学习,并对课件的正确运用进行剖析。通常来讲,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展示支持,另一个是教学资源支持。其中,教学展示支持指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可视化展示。要想让这一效果得到更好地呈现,老师在开始授课之前,就必须事先对课件进行设计。而教学资源支持则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连接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接入的方式获得教学所需的资源,而要想让这个过程起到更好的作用,教师也需要联系本身的教学需求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所要收集资料的名录。
比如,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一节课程的讲授中,要使讲授的效果更好,在讲授之前,老师要利用网络搜索,首先要收集好讲授所需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利用对资料的检索,来收集到一些其他老师的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再与学生的学情相结合,来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显示来显示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目的。
6.利用微课提升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课堂教学和电子视频进行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还能够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在运用微课时,生物教师要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了解并把握他们在课堂上的知识理解,为他们创造一个放松的学习环境,达到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赢局面。在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某些重难点的内容进行罗列,从声音、文本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通过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将生物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要跟真实的教学环境进行紧密的联系,将微课的优点完全利用起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提升了同学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可以很好地降低学生们在上课时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增强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初中生物学的整体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要结合现实进行教学,并且要分清主次,掌握好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频率,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要求,协助他们了解并掌握有关生物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温立娜. 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12):38.
[2]刘克蓉.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243.
[3]刘玉苗.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 2019(18).
[4]邱乐平.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3):73-74.
[5]阮方英,张美.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20(12):173+176.
[6]严华林.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20(12):125-126.
[7]李志兰.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祖国:教育版,2020(05):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