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 专业教学 现状与对策
正文
前言:中职是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力量,在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中职电脑课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电脑课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简单地分析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所具有的优越性,并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学习平台,实施分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施这一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计算机教育的意义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电脑技术也逐渐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匹配工作岗位,电脑技能就成了目前人才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但是,从目前国内中职学生的教育现状来看,因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家庭条件的不同,导致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和掌握的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保证他们毕业后能更好地与社会融合,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进行好的计算机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不再只有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特别是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导下,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的培训的时候,把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和能力融合到教育中,这既可以为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他们的就业和创业的视野。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目前中职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优势
(一)对丰富课堂内容有帮助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计算机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对中职校生而言,计算机知识的抽象性与理论性都比较强,特别是“进制计数制”等抽象知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老师的口头讲解中,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概念与含义,从而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下,在教学内容中可以添加更多直观生动的教学素材,比如视频、图片等,这样既可以扩大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又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课堂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对计算机知识产生兴趣。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开始创新课堂模式,注重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建立起顺畅的双向互动,也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三)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计算机课堂教学将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持续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而在这样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他们可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计算机知识中的奥妙,并产生创新性的想法。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现状
(一)迫切需要改变教学观念
应试教育是我们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坚持的一种教育思想,它深深地扎根在了大多数的老师和学生的潜意识里,尽管大多数的老师都在努力地探索和尝试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方式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他们并没有走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桎梏,大多数的老师还是把老师放在了课堂的中心位置,以大篇幅的讲授为主,而且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老师偏重于理论性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性的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因为它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使学生不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不能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深入学习,再加上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拿来式”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缺少了创造性和思考的能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考试上,因此,他们的综合能力很差,这也就使得他们的综合信息素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中职不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速度相去甚远,与社会的需要脱节,导致学生们在毕业之后,往往会发现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很大的用武之地,或者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学到工作需要的知识。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在选材上太过随意,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状况及社会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教材的选用应十分注意,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既不能太新也不能太老。太难的话,学生很难掌握;太容易的话,学生对它不屑一顾;太老的话,又会被社会所抛弃;太新,对软件的要求往往比较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需要。总体来说,选题要符合时代的需要,而且要便于学生学习。由于软件种类繁多,所以不能把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好,所以要从同类型的软件中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的,有代表性的。这样,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如果他们在学校里没有学会单位需要的软件,他们就不会觉得不熟悉,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类似的软件,并且有了自学的能力。
(三)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与教科书中的不同之处
中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本专业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工作,并获得工作结果。在教学环节中,要以工作程序为依据,设置逻辑顺序,围绕工作对知识体系与实训内容进行设计,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性问题,从而引出知识内容,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转变原有的知识的应用与延伸是实践的观念,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只注重记忆知识,给予学生更多接近真实的工作机会与工作经历。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所采用的系统多为逻辑性的,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这种差别的存在,也让老师们从以学习知识和理论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转向了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水平。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对策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计算机专业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目的,其实践性质很强。在教学过程中,若仍沿用“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展开改革和创新,而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很好地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课程,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可以更多地接触到计算机。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要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展现自己。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开展适宜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培养其自学能力。计算机教师要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除此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本质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进而更多地获得计算机知识。
要突出中职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主动为中职生创设适合中职生的教学资源。充分地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的发挥自主性。网络的发展提高了我们对各种知识的获取的便利程度,在学习计算机时,我们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扩展课上所学的知识,一方面利用网络训练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热情。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将任务布置在自己的课堂上。
(二)重构课堂内容
对课堂内容进行重构,就是教师对教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和结构进行持续地探索,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认知能力为基础,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地优化,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对课堂内容进行重构的目的就是要将已经被淘汰的计算机信息和过时的资源删除,丰富信息形式,并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教师应该合理地删除教材中的多余内容,比如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的计算机软硬件信息,那些完全没有学习价值的内容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无意义的内容。而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化,就是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将过难的知识变得简单化,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对相同的知识点与学习非重难点知识的重复学习。教师应该灵活运用逆推式、跳跃式等教学手段,对教学顺序进行调整,对教学顺序进行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新型的教学顺序下,建立起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例如,有些老师会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状态,而有些老师则会考虑到汉字输入的问题,有些老师会利用学校的高配置来简化 DOS指令,如果学校有专门的动画和游戏课程,那么老师就会加强 Flash的编程教学。重新组织课堂内容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人才的方向、对教材框架体系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重新组织课堂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优化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根据以前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创新氛围,也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今后的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中,老师也应该从这一层次着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创新的热情,从而达到培养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首先,在中职电脑课上,教师可以运用“兴趣导向”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们所关心的知识作为切入点,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 Photoshop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通过 Photoshop处理后的趣味图片(如动物飘浮在空中、水逆流而上等)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根据学生对这些趣味、惊奇的图片的兴趣,把 Photoshop的内容传达到学生的手中,并指导学生运用 Photoshop软件来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目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思想,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创造力的目的。例如,在 Photoshop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两个经过 Photoshop处理后的图片放在一起,让他们去寻找两张图片中的差异,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因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果只是单纯地依赖计算机课本上的内容,并不能将学生们的计算机知识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感到无聊,因此,老师们就必须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添加更多的计算机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拓宽他们对计算机学科的认识。首先,要进行电脑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改革。例如,在讲授《让电脑帮助自己》的时候,老师可以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向学生们展示各种网络资源,如在计算机平台上播放一些音频、视频等,同时,还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让学生们充分地利用计算机中的各种设备,如:利用计算机中的图片、文字、音乐等,来充实计算机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设备的操作能力。
结语:总之,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各大公司的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老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并将计算机的学习方法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学校还应加大对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国家各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开优木·艾则孜.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外交流,2019,26(30):82.
[2]胡美莹.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3,(11):12-12.
[3]曾永伟.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 16 (35) : 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