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正文
前言: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识字无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趣味识字教学法,以此来提升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从而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为今后孩子们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趣味识字教学模式的简述
(一)识字教学与趣味识字教学
识字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启蒙教育内容,简而言之,识字教学就是让学生对生字进行记忆、应用和认识的过程。因为,文字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识字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趣味的识字教学模式,是继基础性识字教学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它是目前新兴的识字教学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在识字方面学习的兴趣点,以此来提升学生在识字方面学习的整体质量。
(二)趣味识字教学价值分析
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趣味识字”具有自身的优越性和优越性,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也更大。趣味的识字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同时,它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帮助老师们完成,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
二、小学语文趣味识字课堂的教学要点
(一)加强汉字的归纳整理
趣味识字教学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由于大量的趣味元素会散漫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神,语文教师需要让整个教学体系充满条理性,这样才能与趣味元素起到互补的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在趣味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汉字的归纳整理。除了常用的同音字、同部首、近形字等整理方式以外,教师也可以按照昆虫、蔬菜、动物等类别进行划分。比如一年级下册的识字5《动物儿歌》中的蚂蚁、蝴蝶、蜻蜓、蚯蚓、蜘蛛等都有虫字旁,可以归为昆虫类,也可以根据读音归类为形声字类;白菜、莴笋、豆角、冬瓜等归纳为蔬菜类;花、草、荷、苗、芽等都有草字头,可以归为植物类;狐狸、猪、狗、猫、狼等都是反犬旁,可以归类为动物类;做、作、坐、座等可以根据读音归纳成同音字类……因此,落实归纳整理教学要点,能够加强小学生的汉字分类意识,让学生从趣味识字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要素。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英国教育家卡罗琳曾经说过,学生的任务是玩耍,通过玩耍来启发他们的思考,这才是他们乐意做的事情。所以,教师在进行趣味识字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如果老师不知道学生的学习偏好,就会随心所欲地引进有趣的因素。所营造的班级氛围可能不适合低年级学生,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应该遵守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认真倾听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游戏、表演等教学活动。比如“摘果子”,“抢旗子”,“我是个小邮递员”,“孪生聚会”,“你读我找”,“送字回家”,这些都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努力使趣味识字教学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意,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学习满足感。
(三)培养良好的识字习惯
在趣味识字教学中,小学生要做到有放有收。其中的“放”代指小学生可以适当的放飞想象,在趣味识字课堂中倾情投入。而“收”指的是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在学习内化时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假如小学生学习汉字太过好高骛远,不懂得脚踏实地。那么从趣味识字课堂中迅速记忆的汉字,也会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中逐渐遗忘,导致趣味识字教学的成效无法得到充分的巩固。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们识字记忆过于强硬,方法缺少创新性
小学阶段识字是很重要的任务,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设置会读字和会写字两部分,教学安排是让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有轻重主次地去识字,清楚地明确小学生的识字量,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任务量。然而很多老师并不这样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班级单科名次,老师会让学生把课后所有的汉字进行会读会写,不分主次,依旧是这种老套的、死板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会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去思考地背记,没有方法的学习、机械死板的记忆只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减低识字效率,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学习的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即使会读会写但也只是短期记忆。不创新教学方法,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是表面的识字而没有彻底地体会到识字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势在解决。
(二)教师不能做到随机应变,教学内容太过陈旧
如今,许多教师都只把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讲解得非常精彩,学生们也都非常认真地听着,但对于教科书之外所要熟悉的汉字,却只字不提,大部分教师都只会让学生在课下有兴趣的时候自己去认识,而不会指导学生去学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教,不知道如何灵活应变,没有明白小学学生识字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师适应性意识的薄弱,会造成识字教学的程式化,教学方法的陈旧,久而久之,不但无法拓宽学生的识字范围,而且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目前,小学阶段的识字作业已由课改前的950个增加到2000—2500个。在识字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老师的讲解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是学生们却很少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的过程,因此,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实践能力都比较弱,又忽略了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导致了学生的识字效率低下。
四、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一)运用图画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个学生来说,兴趣就是他的最佳老师。”如果一名老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他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更容易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教师在进行学习气氛的营造时,要注意结合目前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情况,如识字习惯、对生字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识字速度等,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识字速度和理解能力都较弱,为有针对性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小学低段的学生识字比较困难,可以先了解好班级同学的个性化爱好,并为学生们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绘本进行教学。
比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文一《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绘本教学,创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在正式讲授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旨,引导学生根据绘本中的图画,把全文的内容联系起来,本课时,需要掌握的生字有:肚,娃,两,哪,顶,皮,跳,就,宽,在讲解“肚”时,老师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图画,引导学生找到小蝌蚪或青蛙妈妈的肚皮,并用手触摸自己的肚皮,这样就能理解“肚”,并要求学生在绘本中,分别标在小蝌蚪或青蛙妈妈的肚皮上,以加深记忆。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们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学生们在这种图文并茂的绘本学习中,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他们的识字能力,以及汉字的运用能力。
(二)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利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兴趣,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看图识字、猜谜语识字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使他们对猜出的谜语产生持续地思考,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帮助他们更快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的汉字,从而更好地记住汉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
比如,教《花的学校》时,老师可以把一个“四十年隔别,唯一夕相逢”的谜题放在课件里,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然后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找出答案“舞”这个词。这样,学生们在一步一步地解析谜语中,将“舞”字的形状,记忆得更深刻。将这些小游戏适当地融入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不停地思考、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积极应用教具,为学生形象识字提供指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态变化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喜欢动画片,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用五颜六色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积极引入教具,促使学生能够形象化识字,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在《黄山奇石》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黄山的奇观,尤其是奇形怪状的岩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了黄山的魅力。学生处于自主积极化的学习状态,会接受更多的字词积累。或者在和水果相关话题的教授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多样化水果的图片,甚至是拿出实物,加强学生对苹果、香蕉和橘子等水果的认识,鼓励学生认真记忆字词。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引进识字游戏,将要教授的汉字融合在游戏活动中,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知生字,学会给生字找到自己的家园,这样在学生获取良好识字感受的过程中积累识字的技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落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培养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目标。
(四)创设情境-----增强识字兴趣
趣味识字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能在识字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改变学生对识字的刻板、枯燥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识字的学习效率。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来配合趣味的识字教学,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识字的趣味性,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兴趣点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情境教学法,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在有趣的识字教学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来引入与之相关联的文字。
比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3章《精卫填海》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以“海”“洋”为切入点,事先准备好与课文有关的 PPT,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 PPT,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注意到这两个字的异同之处,当学习完成后,一些同学会说,这两个字都是“氵”,老师可以让他们思考一下,这个偏旁与其他汉字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理解,凡是带“氵”的汉字,都跟“水”有关,这种方式,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字,而且还能增加识字的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要想让趣味的识字教学模式的最大效果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够将学生们在识字方面的兴趣点充分地引发出来。如果要让学生们对它产生更多的兴趣,那么,老师们就必须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对它的实际效果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此外,老师们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引导方面的作用,从而将趣味识字教学的真正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蒲亚兰.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40-41.
[2]栾建雪.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82-83.
[3]王莉.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年轻人,2020,(6):77.
[4]王茂林.趣味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求知导刊,2019,(50):43-44.
[5]李坤.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1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