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晓霞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266000

摘要

在五彩缤纷的现实中,社会、自然和个体生命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作为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一员,更不应将人与社会隔绝,而应充分培养人的探究、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相结合,以使学生更直观、全面地获取知识,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通过初步掌握综合应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探究相关的数学规律。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融合教学

正文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探索型实验作为一种实际、多样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应得到高度重视。新课改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数学的实在性和实用性,使数学成为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如何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将数学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枯燥变为有趣,从单一变为丰富,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主题教学,明确方向

通过某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引导他们确定自身的学习发展方向。在理解活动设计目的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深入探索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围绕特定话题,探索数学与生活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克和千克”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日常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粉笔、橡皮、钢笔和笔筒等,进行计量实习。学生需要熟悉电子秤的结构和用法,并利用电子秤对具有重量的物体进行测量。将所得的数值与“抽象重量”这一概念相结合,学习“克”和“千克”的概念,并学会使用“g, kg”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教师还需总结学生在使用天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掂一掂、找一找、说一说等,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质量概念,明确学习方向,从而对物体的重量有一个基本认识,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最后,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各种称量工具,并针对这些工具进行各种专题实习。学生在确定学习目标后,可以利用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持续提升其数学综合学习水平。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削弱他们的学习动力。然而,通过创建一个课堂环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在此环境中,学生能够在特定背景下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增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学习并付诸实践。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除法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引入分数的概念。此外,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如“分蛋糕”,将日常生活中的分配问题与分数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让学生分享“蛋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教材,并根据学生各自的“近距发展区域”,以平均数为基准进行成绩评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可以针对分数的读写方法进行提问,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蛋糕”与整个“蛋糕”之间的联系,并学会用“几分之几”来表达。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最后,通过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分数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完整的分数观念。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而且能够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提升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实践素材,丰富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从实际的教学需求出发,为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素材,并给予科学的引导,以促进他们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和实践素材进行学习和探索。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部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彩纸,让他们通过裁剪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多边形,从而在实践中探索面积的求解方法,发展他们的几何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电子课件、三角板、直尺等实习材料,使学生能够借助直观教具进行综合实习。基于学生的表现和实践结果,教师进行了总结,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法,并掌握使用公式“S长方形= ab”和“S平行四边形= ah”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图形面积问题。最终,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花坛、绿植区面积解答”的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的重要意义,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通过集体协作,在生活中接触、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优秀的数学应用素质。

四、自主探究,引领自学

在学术环境中,这段话可以被改写为:

教育者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索,防止他们对学习产生依赖。这有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感受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差异,从而持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扇形统计图”部分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应激励学生基于他们的统计经验,自主设计出与班级学生身高相关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遵循调查、研究、绘图、提交流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学生原始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教师还可通过添加体重变化数据和饮食习惯数据,生成了一个扇形数据图。该图以圆形面积表示总人数,并用不同色彩的扇形表示各种数据,从而清晰地展现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联系。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还有助于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积累绘图经验,提高对统计数据的运用能力。此外,精准的引导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可为他们的创新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综合与实践活动整合的小学数学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从理论到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仍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在后续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掌握小学阶段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发展规律,细化实践指导,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夏风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5):93-94.

[2]邓芹.浅谈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6):130-132.

[3]冉丽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7):0142-0145.

[4]蔡志艺.跨学科理念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J].亚太教育,2023(10):141-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