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初中学生 作文写作 中学语文
正文
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受到新型教育理念的影响,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网络环境更加注重的就是个性的发展和思路的创新,通过这种观念在学生写作中的全面渗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同时能发挥教学优势,加快教学方式创新,让整个教学环节都从原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转变出来,充分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管理观念的优化。
一、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关注点出现偏差。
网络中的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学生本身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没有全面的形成,因此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中,很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对自己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制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利用网络内容,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因为本身自制力的限制,在进行学习的同时往往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进行游戏,这样不仅导致学生本身学习质量难以提升,也对原本正确的学习方式产生恶劣的影响,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受到影响。
2. 恶劣网络环境让学生的写作观念发生偏差。
网络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在互联网世界中,有对学生写作有益的内容也有部分的内容不仅会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偏差,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本身的写作的初衷发生变化,不仅造成严重的后果,也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滞后,学习积极性降低,对于写作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随着恶劣网络环境的影响发生偏差。
二、网络环境下中学语文最稳写作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兴趣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师的命题引导学生写作,命题相对固定,程序相对简单。处于青春期活跃期的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很可能长时间失去写作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正逐渐走进中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学生们喜欢在这些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喜好来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指导网略写作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丰富的作文写作素材
中学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写作材料的缺乏是写作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中学生的生活简单,生活经验相对缺乏,难以赋予作文丰富的内涵,因为有时在课堂上积累的“万能材料”只是一种形式。互联网让学生走出狭隘的生活空间,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索和学习世界各地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刻意探索和学习这些图书馆来储存更多的作文素材。同时,网络写作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单纯的阅读教科书所能比拟的。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积累素材,提高阅读写作技巧。
3.充分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势
传统的作文写作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决定写作,简要说明,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增加了写作压力。在网络写作课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地位,写作内容不再单一固定,而是开放式写作,让学生在大海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和思考。经过网络搜索素材和反复思考,学生决定一个写作主题并组织自我写作。这样写作是将作者自身的情感和心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写作语言的过程。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初中生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思想,创作个性化的文章。
三、网络环境下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1.激发写作兴趣,创设写作情境
通过网络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受欢迎。这种多媒体课件的普及同样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兴趣不大的问题。写作文首先要确定作文主题或作文题目,作文题目可在教材的单元作文训练中选取,也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来写。在确定好作文主题之后,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借助网络媒体这个平台精心筛选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文字、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资源。然后,将展示的对象做进一步加工处理,做成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以及音响效果等,将作文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生动有趣。
再现情境,还原生活。当作文题目布置下来以后,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写人,学生通常会凭借自己的想象或者回忆开始作文的写作。但是,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往往只是一个大体的、模糊的印象,回忆不出人或事物的细节特点。据此想象情况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不可避免地缺乏了细节描写。而细节描写又往往是作文的动人之处。所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网络发表,体验成功喜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著名动机理论,既“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当这种需要被满足,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情感的“高峰体验”,具有如痴如醉的感觉。
2. 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明确情感态度目标。
低年级的开展语文写作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练习的开展让学生的作文写作意识逐渐加强。而高年级通过反复的作文练习则是为了有效地培养自身的作文写作意识。在初中阶段所开展的作文写作练习,主要是指,在初中阶段以学生的写作意识为基础开展的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的开展在初中学生的心中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创新意识。写作意识的养成主要是受到情感态度的引导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制约,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上,全面引导学生建立起明确的写作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愿意积极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喜欢写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写作的意义,告诉学生写作不仅仅是作品的呈现,同时也是一种通过文字将自己观念传达给别人的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写作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通过语言文字逐渐的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和世界的美好。这样让学生在自主的创作中,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对世界的理解逐渐的与别人进行分享和交流,在写作的过程中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整个平台之中进行表述。
3. 创设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写作的内容千奇百怪,但是因为受到传统写作教学方式的制约和引导,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主要的写作手法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主要的方式,但是对于新闻报道、文言文等部分文体的写作却相对较少。通过网络环境的影响,写作意识的创新要求不断提升,更加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这种形式之下,写作模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中生本身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之中,其本身的思维灵敏度、思维积极性和个人的创作能力相对较强。初中的语文教师更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积极地鼓励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和表达,打开传统教育的束缚和枷锁,在不断地写作意识培养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将自己的思维和观点在写作中充分表达出来。
4.多方评价,优化作文评改模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与缺憾,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提高。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可以为优化作文评改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的局面。?
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学生写完作文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完、打上评语再发回到学生的手中之后,便听不到学生的任何反馈与交流,本次的作文训练任务便算结束。这种作文评价方式仅仅停留在单项交流的层面上,教师三言两语的评价无法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导致评价的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能够让批改真正发挥作用的是面批。这样,教师既能够当面给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并且能够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学生形成互动。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同学的作文进行面批。网络媒体的出现为教师实现网络“面批”提供了可能。
总而言之,互联网信息技术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作文写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潜力。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为作文教学增添了新的时代元素。对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和家长妥善处理网络信息与写作的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态度,积极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学校也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志祥.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51-53.
[2]赵宝华.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5):137-138.
[3]解環宁.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4):147-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