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效考核视角谈第一书记团队作用发挥——以东北某乡第一书记扶贫团队为个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洪冰 刘莎莎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

东北某乡第一书记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做出了卓越地贡献。他们有力地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善乡村治理,在扫黑险恶、防洪防汛、疫情防控、三城联创、检查督查等工作也充分体现了责任和担当。


关键词

绩效考核;第一书记团队;作用发挥

正文


东北某乡第一书记团队积极响应党中央向贫困宣战的召唤,在省、市、县委的领导下,他们自2018年5月组建以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紧紧地与贫困人民站在一起,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并且能够充分依靠原挂靠单位资源优势,经过三年来不懈努力和奋斗,他们积极配合乡党委和政府出色地完成了脱贫攻坚所有任务指标,圆满地完成了全乡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任务。

该乡第一书记团队共有15名同志,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基层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坚定,政治合格,作风过硬,有担当,有作为,敢创新。他们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为老百姓干了很多实事、好事,有力地推动了党群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了作风在一线养成、形象在基层提升的目标,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务。该乡第一书记团队成为了县里一支敢于创新、勇于作为、亲民爱民的优秀扶贫团队。该团队的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书记团队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书记团队从接到扶贫任务的那天开始,就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精神,他们把党建与扶贫当成了首要的政治任务。

1.团队管理规范。乡里成立了专门的驻派干部管理办公室,乡第一副书记担任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他们每周有总结,每月有考勤,严格请销假制度,档案管理非常齐全;他们还坚持周例会制度,及时学习和研究相关的政策文件,相互沟通、交流在党建和扶贫工作中好的经验和作法。他们还坚持第一书记例会制度,第一书记团队合作意识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精神持续提升,组织纪律观念得到巩固,主动为群众服务意识更加明显和充分。三年来第一书记团队积极参加市委、县委及各自系统举办的省级各种扶贫专场会议和培训达30余次,每名第一书记三年来都记录了厚厚的3本驻村日志,这些日志都成为了脱贫攻坚一笔珍贵的文字材料。

2.加强组织建设。第一书记主动协助村“两委”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村书记抓党支部建设。党的各项活动记录第一书记亲自记录和整理,为乡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他们严格按照党建工作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党课、党员教育和培训等,组织党员学习“两个条例”50余次共计762人次,帮助软弱涣散村解决突出问题6次,健全“两册一卡一证”,规范党建材料。团队先后22次在村党支部开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党员活动;召开支委会40余次,党员大会30次,各村还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

3.规范党建及村活动场所。在第一书记团队共同努力下,政立村、中心村、平安村、绥丰村重新装修了村部,14个村统一了党建活动室设置标准,统一悬挂党徽、张贴党的宗旨、摆放落地党旗,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规范化场所。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巩固和提升。他们累计多方为村党支部争取党建经费达到274,000元,极大的改善了村党支部的办公条件,为村部的硬件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4.团队注重党支部后备力量培养。三年来,他们积极协助村书记培养了55名入党积极分子、55名预备党员,并有14名预备党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培养后备干部43人,组织上党课60余次计741人;他们为乡村第七次换届选举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心村第一书记谷和新立村第一书记两位同志同时兼任村支书,他们为村党支部稳定过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个村软弱涣散村顺利实现摘帽。

5.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哈达铺村党支部分别获得2018年度市先进党支部和2019年度规范化建设标兵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平安村党支部、卫字村党支部、唐家村党支部和中心村党支部先后获得市规范化建设党支部,成绩的获得是与第一书记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二、第一书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第一书记团队以乡村建设为己任,他们顶着困难不退缩,问题不回避,敢于担当负责,他们多次走访贫困户,进行调研,了解民情,多方协调,慷慨解囊,积极扶助和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1.第一书记以扶贫工作为第一要务。他们全面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县扶贫工作精神,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在乡党委直接领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全部扶贫工作指标,全乡63户138人全面实现脱贫。他们经常去贫困户家走访慰问,了解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贫困户各种数据他们一一核对,“三上墙”工作及时更新。对于身体不好的贫困户,他们亲自动手帮助打扫室内外卫生,还经常对有病的贫困户进行探望,并且帮助购买相关药品。对于符合低保条件的,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帮助办理低保证;有的贫困户家里路面不好,容易摔倒,他们第一时间协调乡扶贫办给予垫路硬化;有的贫困户家里门窗老旧,他们协调挂靠单位捐款捐物,及时帮助更换;有的贫困家里,房子老旧,房顶漏雨,他们积极协助乡里给以修缮;符合危房标准的,他们第一时间帮助贫困户寻找合适的过渡房,并且帮助翻盖新房。

2.第一书记团队注重产业扶贫。第一书记经过多方努力引进了鑫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吸引北京投资商建设集自动化、现代化、规模化于一体、存栏千余头大型肉牛养殖基地。该基地占地56亩,2019年8月23日已注册,注册资金600万元,固定资产739.8万元,公司资产总额共计1395万元。公司购进西门塔尔肉牛190头,羊1300只,总投入247万元。实现土地流转200亩,支付村民流转费用10万元,用于种植青储饲料。公司带动37户82人分红,在产业扶贫方面做出了贡献。

3.第一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通过积极协调,与派出单位积极沟通为乡村捐赠消毒液、大喷雾器、小喷壶、护目镜等,共投入防疫资金3万余元,有效地缓解了乡村的防疫工作压力。疫情期间,他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大年初三接到上级党委防疫通知后立即配合村“两委”进行入户排查,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并对流动人口的出行轨迹做好调查,确保村内每户每人资料准确。他们在防控卡点值班,登记来往车辆、测量外来人员体温。疫情期间全乡第一书记带动村民组织了捐款活动,党员和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本次组织全乡捐款达到32万多,他们和全村人民紧紧站在一起,为乡村防疫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4.第一书记坚持销售扶贫。在第一书记助推农产品活动中成绩斐然,他们按照市扶贫办工作要求,建立了扶贫帮困微信群,改进销售扶贫工作方式,积极帮助各村销售大公鸡、西瓜、地瓜、大白菜、韭菜、葡萄酒、大米等农副产品,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增加收入。他们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的第一书记农展会10余次。尤其是2020年初,乡党委第一副书记亲自带领团队参加省会国资委年货大集活动,他们打着“凌海建业  鱼米之乡”条幅的照片在《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 “沈阳:红红火火的第一书记新春年货大集”报导中登顶;该幅照片又刊登在《今日头条》“年货大集上的推销员,他们是辽宁国企乡村第一书记”;《新华社.辽宁频道》也刊载了“辽宁国企驻乡村第一书记年货大集拉开帷幕”,这个报导里也报道了该乡第一书记销售扶贫事迹。

5.第一书记有情怀、有担当,甘于奉献、无私忘我。第一书记特别亲民爱民,凡是村民遇到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解决和化解各种问题。他们非常亲民和接地气,按照乡党委要求,实地到村中党员群众家中走访,为方便及时宣传贯彻上级文件及惠农政策,主动上门帮助安装“AI凌海”、“学习强国”等手机APP,这项工作对于及时宣传和领会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扶贫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第一书记着力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第一书记本着“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服务理念,开展扎扎实实的帮扶工作,在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他们主动走访村民,入户数达3246次,征求村民意见数274次,为村民办好事实事105项,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的村数达到6个村,并多方筹措捐款捐物达11万元。

(一)为标准化党支部提供办公条件。第一书记与原单位沟通争取党建资金,为村部配备了10万余元的电脑设备,改善村内党建工作开展工作条件,用于党员活动室,党小组活动室,党员文化角等党员活动阵地设施汛期灾后修缮。

(二)修好信息高速路。为解决博字村村民家庭宽带提速降费问题,第一书记向派出单位申请,移动公司大力支持,投资30万元建设主杆线路工程,并为博字村特批扶贫宽带资费,为每户村民每年节约至少800元,现预装300户,为全村村民节约24万元。

(三)以扶贫脱困为已任。他们经常走访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他们为贫困户送来了棉衣和被褥、还有米面油和助行器。为了保证村民雨季顺利出行,乡村共同出资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简单维修,他们申请原单位帮助村解决了道路维修基金。他们还积极协调社会资源,为乡中心小学贫困生及六年级学生捐赠棉服120套。

(四)医疗扶贫走在前面。第一书记充分依靠省金秋医院资源,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利用个人资源,帮助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进行康复学科建设,大力开展医疗扶贫工作。第一书记坚持每周走访村内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通过科室和个人力量捐助和制作一些简易康复器具。他还多次参加金秋医院组织的凌海地区义诊活动,并在本村老年公寓组织大型义诊一次。他的医疗扶贫事迹2020年11月20日被《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刊登——“[基层人物]辽宁某市新安村孙萌:驻村第一书记助力健康扶贫”。有一位第一书记,虽然临近退休,长期高血压,还有眩晕症,但是他轻伤不下火线,干劲不减。他积极协调何氏眼科医院开展议诊,为40余位村民免费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和赠送理疗腰带。

(五)第一书记关注民生,尤其是“两不愁三保障”方面。他们发现本村水质混浊,立即积极协调市水务集团,用一周时间维修好自来水管线,解决了全村老小40多天没有吃上水的问题。还有的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给村里共打深水井54眼,完全达到土地灌溉标准,在推动高效农业方面走到了前面。有的第一书记带动村民修雨水沟400米,为村民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增强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四、第一书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书记团队充分挖掘挂靠单位资源优势,进行政企、校政和油地共建,有利助推乡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他们共协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1.2万元,修建村路39公里,安装节能灯431盏,新建垃圾投放点20个。全乡14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巩固和提升。乡村村路面硬化了,广场多了,路灯亮了,乡村变美了,环境在持续向好发展。

(一)油地共建结硕果。第一书记在辽河油田采油厂党委大力支持下,有力助推乡村扶贫事业,2018年投入扶贫资金19.6万元修建绥丰村村民1800平米文化广场;油田还开展了2019年的扶贫项目——美丽乡村环境治理“党员示范街建设”,公司投入扶贫资金12万元,用于党员示范街 3条街绿化,共植树700余棵;油田2020年,再次为了解决绥丰村村级路无路灯的实际困难,再次下拨1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环境,为村级路实现亮化工程,共计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彻底解决村民夜间生产生活和安全出行无路灯带来的不便,为党的100岁生日献上厚礼。

(二)支部共建新村部。第一书记在辽河石化公司党委支持下,公司高度重视油地“支部共建”工作,公司投资12.6余万元支持哈达铺村党支部建设,村党支部又筹措了10万元,共同建成了244平米村部。

(三)为新路配路肩。第一书记在省移动公司党委的支持下,三年来累计资助博字村扶贫资金18万元,其中15万元用于建设本村水泥路面的路肩,3万元用于修党建活动室项目,这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耕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五、第一书记积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第一书记非常注重乡村治理工作,并且努力从治理机制和源头上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建立健全村“两委”运行制度数72项,推进村务公开6项,通过“四议一审两公开”议事60次,建立完善的村规民约15项,协调处理食品安全工作29次,化解村内矛盾纠纷82次。他们努力通过 “一村一品”建设工作促进和谐乡村发展,通过移风易俗不断扭转和改善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民约与制度建设“两手”协调并进,民主与法制彰显活力,公开透明,民主管理,助人为乐,团结合作,积极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正在不断得到群众认可。

六、其它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扫黑除恶”工作冲锋在前。第一书记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召开村支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30余次,每家每户发放宣传彩页、村民明白卡4万余张,在村委会张贴关于在全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告,悬挂统一制定的标语,设置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每天3次广播,向村民走访摸排问卷调查等形式,全方位、无盲点深入宣传扫黑除恶的重大意义,留存影像资料3000余张。他们还对村重点人员进行摸排。组织村民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党代表等,开展拉网式重点人员大排查,及时发现黑恶势力犯罪苗头和线索,并将重点人员摸排结果登记备案,建立台账,对账盘点确保依法处理。

 (二)积极配合“三城联创”工作。2018年12月,第一书记到积极参加“美丽乡村”全省评比义务劳动。他们带领村委会成员投入到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使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为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第一书记团队积极投入到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全乡14个村党支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村的主要街道、垃圾池、水渠边沟、农户门口的三堆全部彻底清理。共计清理垃圾500余吨,清理路边垃圾600余吨,修建沤粪池110个,发放垃圾桶700个,真正做到街道、村部、公共休闲场所干净和整洁。

(三)第一书记参加省、市、县三级脱贫攻坚检查督查工作。

1.参加县级互检工作。2019年3月,第一书记3位同志,到黑山进行党务大检查两周,对新立屯镇、薛屯乡、绕阳河、段家乡,走访71个村级党支部,走访贫困户120户,为脱贫攻坚及党务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参加市脱贫攻坚检查督查工作。2020年6月,第一副书记参加检查督查,工作认真负责,为省检打下坚实基础。他自进入市脱贫攻坚督导督查领导小组后,能够快速适应和担当重任,在组长带领下及时有效的督导和督查了乡村、闫家乡、大有乡、八千街道和翠岩乡625家贫困户检查验收工作。

3.参加省脱贫攻坚检查督查工作。第一副书记不畏风雨,连续奋战,大干十五天,高质量完成省脱贫攻坚普查和检查工作。他自参加省普查检查组工作以来,工作极其认真负责,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在脚痛风的情况下,坚持服用药物与组员一起对阜新市彰武和阜蒙两县2100多户贫困户进行了细致地走访和检查。他认真地查验贫困户“三上墙”和档案,认真核算贫困户收入,尤其对住房、饮水、医疗、教育、残疾人补贴和产业扶贫等问题高度关注。对产业扶贫项目认真验收,对贫困户生产和生活情况认真记录,对发现与暴露的问题直接反馈到县、乡、村。督促受检乡村的危房、房子维修、饮水等问题马上进行了立行立改,为下步国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防洪防台工作。还有2018、2019年台风来临之际,第一书记坚守岗位,提前布控,转移安置危房险房群众,两天两夜没休息。防汛期间,积极配合村内应对台风“利奇马”成立防台风防海潮应急小组与村两委对全村的危房进行排查安全转移183552人落实渔船安全靠港21艘,日夜坚守20余天,入户走访查看村民房屋受损情况,做好登记上报维修工作

七、结论与思考

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样的第一书记团队还有很多。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等项工作的贡献度是显著的,尤其是在精准扶贫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帮扶单位与扶贫单位能够有效沟通和衔接也为脱贫攻坚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虽然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又开始了。如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动态监测贫困户,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更深层次的进行有效的乡村治理,如何有效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还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实践命题。

 

 

 

作者简介:

赵洪冰(1972-)男,辽宁海城人,男,硕士,副教授

刘莎莎(1988-),女,辽宁鞍山人,硕士,讲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