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万利萍

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江西省 赣州市341000

摘要

本文采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法,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

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法;高阶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

正文


引言: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教学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内容新颖幽默有趣,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基于此,绘本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通过绘本的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趣味性

绘本作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掌握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而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趣味性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首先,绘本故事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相比于传统的教材,绘本故事通常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可爱的插画吸引学生们的眼球。比如,在一本关于动物世界的绘本中,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食物链等知识,而这些知识是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展开的,如狮子王子在丛林中的冒险故事。这样的情节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也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其次,绘本故事的趣味性能够刺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往往不局限于现实,而是融入了各种奇幻元素,如动物会说话、物品会变成人等,这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想象的世界中随心所欲地创造和发挥。在阅读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构建绘本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设想不同的结局和发展。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具灵活性和创新力。

再次,绘本故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在绘本故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隐喻、比喻或谜题等,这需要学生们进行推理和思考来揭示其中的含义和逻辑关系[1]。例如,在一本关于友谊的绘本中,故事主人公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的情节设计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性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指导性特点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上,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绘本,并通过精心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感受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志向的认识和追求。例如,在阅读一本关于友谊和合作的绘本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如何帮助他人,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指导性特点还表现在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上,学生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更是通过参与绘本阅读和交流,积极地探索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生对绘本中情节和人物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绘本中的思想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通过角色的扮演和情境的模拟,深入思考绘本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最后,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指导性特点还体现在对学生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绘本作为一种有情感共鸣力的文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解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绘本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例如,在阅读一本关于勇气和坚持的绘本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顽强,激发学生对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二、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方法

(一)提出问题引导,奠定坚实基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阅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语言学习环境。而在教学方法中,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一点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2]。绘本是一种架起儿童与外语世界的桥梁。它以生动有趣、直观明了的图画,搭配简洁优美的语言,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而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故事,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例如,当教师在讲述一个故事时,可以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学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和听取故事的内容,才能回答出这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使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分析和评价所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动力,而绘本阅读正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未知事物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融入思维导图,理解故事情节

在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通过融入思维导图理解故事情节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富有创意的方式。这一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绘本作为教学的载体,无声地诱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英语故事的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3]。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图形化表示信息和关系的工具,它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分支呈现相关想法和概念。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等要素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并且让学生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故事中的各个要素,并将其记录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上。例如,当教师讲解一段故事时,学生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绘本插图,然后将主人公、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的关键事件等要素标记在思维导图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情节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熟悉了故事的基本情节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展开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自由地绘制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图形、符号或文字,以表达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故事中的内容。通过融入思维导图理解故事情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单一地追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在欣赏英语绘本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渗透文化因素,形成道德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形成基础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而英语教学通过绘本阅读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绘本作为一种视觉和文字相结合的学习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对文化因素和道德价值的认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一些既贴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兼具故事性和文化性的绘本。这些绘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向学生传递文化因素和道德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本描写友谊和团队合作的绘本。在故事中,主人公面临困境时,通过与朋友相互帮助和携手合作,最终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这样的故事情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够教育学生关于友谊、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等道德价值观。除了故事情节,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也是传递文化因素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要素。比如,一本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中,可能会出现中国结、京剧脸谱等元素,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感知这些文化符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教师还应当通过阅读及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进行讨论。例如,在一个关于诚实与欺骗的故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诚实是重要的?你会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此外,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等,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英文歌曲、观看英文动画片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并进一步感受到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四)完善课程评价,巩固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通过完善课程评价来巩固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实现多个方面的目标。首先,通过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次,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思维活力。最后,通过评价,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与策略。首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例如提问学生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逻辑推理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作业、测验和项目等形式,量化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并及时给予反馈。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或者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项目,以锻炼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学习小目标,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自我监控,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可以在英语学习中更加灵活、独立和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学习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对策探析[J].新东方英语,2020(12).

[2]汪敏.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解析[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35).

[3]栾雪宁.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2).

[4]吴燕蔓. 基于英语绘本与分级读物的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8, (006):88-91.
[5]吴兰兰. 探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024):205-2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