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的途径
摘要
关键词
生活化理念;生活化;初中英语;课堂;构建途径
正文
1、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师开始重视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完善,但依旧有部分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存在过于随意的问题,只是泛泛陈述教学流程,并未清晰地描述教学步骤,没有思考以下问题:“把握英语语言知识点上要做到何种程度?如何引用英语语言知识点?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同时,在目标设定上,教师很少涉及生活化内容,部分教师过于随意的备课模式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发展。对此,教师要强化对生活化教学目标设定的关注力度,为后续的有效教学提供依据。
1.2生活化教学理念认知不够充分
现阶段,不少英语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认知不够充分,不具备自主探究教学的动力。一些教师认为,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授课中添加生活元素,还有部分教师不熟悉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特性,不论是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还是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实施,都存在问题,缺乏针对性。因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方面也存在问题。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实施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英语课堂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不少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在评估中忽略了对学生其他素养的评价。基于此种模式,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忽略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现实。在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讲解考试的重点内容,出现了“考试考什么,教师讲什么”的现象,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大多以常考题型为主,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只有评价学生英语成绩的指标,没有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其他方面的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发展。
2、生活化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1提升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对学生的教学,始终要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当作教学的核心内容,积极加强知识点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英语这种语言类的学科而言,实践是基本的属性之一。在当下经济全球发展背景下,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英语,同时学生在学习和接受外国知识的过程中,也相应地需要有更强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才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下,可以很好地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个人学习能力和英语实践能力,同时对英语的学习也有着更高的兴趣。将英语知识内容与生活事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实现活学活用的学习目标,也相应地符初中学阶段的教学标准。
2.2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近些年的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与推动。在初中阶段的任何一门科目教学中,都需要顺应新课改中的内容,同时全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虽然传统教育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提升学习成绩,但是显然在实际教学开展中所存在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在未来发展中,将无法让学生良好地应用英语这门科目的知识点。而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开展下,英语教学工作增加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比重,顺应素质教育,同时符合新课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释放自己的个性,锻炼自身能力,让其个人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提升。可见,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初中英语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现阶段教学的各方面需求,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其将会逐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模式,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3、运用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英语能让他们感受不同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英语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意味着学生必须要联系生活学习,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将生活有效融入教学之中,用生活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营造生活化氛围,激活学习动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而学生本身对生活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尝试营造生活化氛围,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感受英语、体验英语,从而理解英语的生活价值,激发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以七年级上册“Unit2ColoursandClothes”教学为例,该单元以颜色和衣物为话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词汇、句型,能运用英语表达与之相关的内容。生活中学生对服装、颜色等都有自己的喜好,他们也常常喜爱讨论这些内容。据此,教师可以营造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依据兴趣主动探讨,给予他们足够的交流空间,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找一找学生生活中有特色的服装,并在抓拍后,用照片形式张贴出来,在班级角落建立一个“服装秀”展示区,让学生能更好地发现这些服装的特点。随后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张贴各类颜色的照片、图片,并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在游戏中相互选择喜爱的颜色,并与服装进行搭配。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探讨生活话题,由此就能有效地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理解能力
英语是语言类学科,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应用。但与母语不同的是,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学习英语时并没有良好的交流环境体验,久而久之,就只能学成“哑巴英语”,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交际能力。而生活化情境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使学生真实地在场景中体验生活,用英语表达生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渠道,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灵活地掌握英语,感受英语内涵。
以七年级上册“Unit4FoodandRestaurants”教学为例,该单元以食物和餐馆为话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购物的知识,并能用英语表达购物计划和邀请等。这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参与到购物活动中,那么怎样将生活中对购物的认知转化为英语能力呢?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关联生活与英语,提升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如售货员、顾客、服务员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场景主题,如餐馆、超市、服装店等等,并自主地进行场景设计。通过这种具象化的情境体验,学生有了更好的表达英语的平台,他们要尝试用英语交流,并解决相应的购物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英语内涵。
3.3探索生活化内容,丰富英语认知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面临着深度学习的需求,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作支撑。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的思维很难获得发展。由此教师就必须认识到英语是形成于生活中的语言,在当前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要积极地挖掘这些生活化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就能让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感悟英语与生活的关系,从而从多个角度认知英语、理解英语,提升跨文化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主题探索,利用英语分析总结探索结果,在探索和总结中有效丰富英语认知,提升英语思维。
以八年级上册“Unit6Gowithtransportation!”教学为例,该单元以交通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对现实有所了解并对未来有所畅想。交通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达的重要标志,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轮船、火车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是运用相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组织学生探索生活化内容,从生活中看交通变化,感受文化差异。例如学生以“各国交通”或“交通变迁史”为主题,分别探究不同国家或地域的交通状况以及近年来交通变化的历史,然后依据这些内容,总结分析出交通给一个地区带来的变化,并对未来的交通方式进行设想。通过这种深入生活的探索学习,学生对主题就会更加了解,还能从文化、社会、经济等不同角度把握交通特点,从而加深对英语的认知,掌握更加丰富的英语文化。
3.4设计生活化作业,促进学以致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关键渠道。在传统教学中,英语作业呈现单一枯燥的形式,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学生很难灵活地掌握课堂所学,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而新课标中强调,学生要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才能促使他们不断完善英语水平,彻底将英语与生活有效融合。因此教师就要设计生活化作业,利用作业环节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使他们在多样的作业形式下有效地掌握英语能力,提升应用技能。
以八年级上册“Unit4MyNeighbourhood”教学为例,该单元以街区、邻里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词汇,并能表达邻里特点,能用英语讲述自己的邻居。在真实的生活中,学生往往很少去了解邻里,有的学生甚至对家附近的街道一无所知,由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社区,去看一看、找一找,了解社区的环境、建筑以及各项措施,还可以与邻居们交流、沟通,了解不同邻居的特点和个性等。然后以“我的邻里之间”为话题,写一篇介绍邻里关系和邻里环境的作文。这样的作业虽然以作文形式呈现,却极具生活意义,学生要主动参与到生活,去了解、去品味,久而久之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主题内涵,学以致用,将自己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3.5组织生活化实践,发展综合素养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英语也同样如此。脱离了生活的英语教学会变得毫无意义。而语言并非单一的语言文字,而是与文化、情感、思想全面挂钩,学生学习英语时不仅要学习基础语言知识,更要从英语中看透文化和思想,理解情感和追求,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使他们从综合角度掌握英语。
以八年级上册“Unit5MyFuture”教学为例,该单元以未来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工作,并能对未来树立明确的目标。未来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要以怎样的身份参加呢?要达到未来的目标,现在又要做出怎样的努力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实践,真实地参与到不同的职业中去,通过社会实践体验,感悟不同的职业特色,了解社会行为准则,从而明确追求目标,不断地约束和管理自己。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担当社区工作人员,体验如何解决小区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幼儿园,担当一天的小老师,看看自己怎样去教育儿童,也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工厂,体验不同的工种。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实践,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百态,更体验到了未来生活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责任和情感,从而有效地在生活中完善自己,提升综合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的合理引入和应用,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征和规律,合理设计和开展生活化教学,激活英语课堂,为学生带来更多英语语言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学兰,杨映霞.试论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21(21):86-87.
[2]刘华敏.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2(24):103-104.
[3]陈小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调查:特征、问题与对策[D].延安大学,2021.
[4]李莉.生本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1(4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