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香

余干县农业技术学校335100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作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我们需要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优化设计。新课程标准发布后,要求做到学生有足够时间投入自主学习之中,这就为各位教师提供了新思考方向,对待作业是否还要采取原来的模式?该如何做出改变?所以教师要在学校的高强度学习后,设置课后高标准的作业,完美演绎时间的利用率,这样就能保障学生课后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问题

正文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作业布置不够合理

首先,家庭作业布置过多。初中生要学习的学科比较多,假如每个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都忽视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仅仅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完成自己所交代的任务,那么学生在面临着繁重的作业时,要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要么就是用网络搜题,或是凭借同学的帮助来完成。其次,作业难度较高。部分教师想要用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会向学生布置一些比较困难,甚至是非常超前的作业。当他们遇到这种作业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实力不足,他们经常会自暴自弃,不会去认真地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1]

(二)作业创新性不够

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大多数就是抄写、背笔记、写笔记、看笔记。这样的单一作业方式会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提不起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另外,作业题目的回答也是模式化的,缺少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当教师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会根据他们的答案来评分,从而更快的反馈学生的作业结果。然而,这样一套统一的评分体系,却扼杀了初中生对语文的想象与思考能力,他们成了一台只会对标准答案进行思考的学习机器。

二、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相关策略

(一)分层布置,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有效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进行分层导向的有效作业设计也非常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和布置。通过课前调研获知学生的语文水平,将学生划分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开展分层作业教学[2]

比如,在《岳阳楼记》的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完善基础,进行字词语句翻译的落实;如果是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还需要对文本进行情感理解,对文章的意境进行分析;对于语文基础好的学生,除了掌握中等学生的要求,还要灵活掌握课文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小故事创写。通过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二)设计基于生活的实践性作业

语文教学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和思考价值的课程,因此,我们要把语文作业设计同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作业情境中培养语言能力。基于此,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跳出教材与书面,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性作业,从而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3]

以《老王》这篇课文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安排相关的话剧表演节目,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场景。即根据学生性格、特长等进行分工,比如一些性情沉静、善于文字表达的学生负责将课文改编成剧本,重点在于要将文中的细节凸显出来,并且还要将文中个别一笔带过的内容丰富成一个完整的场景;让一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导演;一些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则可以作为演员来演绎文中的角色。所以,在实施和完成这一表演作业任务时,要使学生在语文学科水平上,在身体和心理上实现有效的发展。

(三)利用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降低初中生的学习负担,这要求我们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时,提高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注意力和思维活跃度。如果学生在作业完成时无法集中精力,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那么这将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形式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让学生在趣味化的作业中提升作业创新能力如此,便为作业设计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力量,起到了激发情感、增强认知的良好作业完成效果。

比如,在教学《壶口瀑布》时,教师就应该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他们对风景的爱好,来进行作业设计。要让他们用画笔来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也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风景基础上,来进行写作任务。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
(四)紧扣重难点,发挥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设计要避免随意性、无效性,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要突出学生对文本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与反馈,还要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重要信息,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和运用作文技法。

例如,朱自清的《春》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在教学第4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描写“春花图”时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寻找并归纳本段写景方法。(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2)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如写桃树、杏树、梨树争春的情态及花色是实写,“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是想象,属于虚写。(3)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如写桃树、杏树、梨树属于静态描写;写蜜蜂闹、蝴蝶飞属于动态描写。写景顺序:树上繁花(桃花、杏花、梨花)→树中昆虫(蜜蜂、蝴蝶)→树下野花(“野花遍地”)。不难看出,本段运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空间顺序)来写景。

以上两个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尝试分析本段写景方法,进而活跃思维,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分析。若能坚持设计这样的课堂作业,学生的阅读体验将会逐渐丰富,分析能力将会逐步提高,从而为今后此类写景文章的写作积累方法和拓宽思路[4]

(五)减负增效,提高作业实效

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中考压力,如何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成为教师重点研究的内容。在作业设计方面,应合理控制整体的数量和难度,保证在绝大多数同学的承受范围之内,以教材为基础加以设计。此外,还应加强作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布置实践性任务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获得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大家将课堂中收获的理论知识落实在实践中,调动多种感官,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经过反复的练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设计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将课内外有效结合起来,安排一些调查研究类的任务,让大家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强化自身综合素养,提高作业的实效性。此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以生活中常见的话题为主,既能调动他们的探究热情,又在无形中完成专业知识的应用,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减少作业负担,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的。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规律,掌握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在作業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或是互联网搜索等方式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将它的背景、产生时间、意义详细的记录下来,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而后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展开仿写练习,字数控制在四百以内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要求所举的例子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展现事物的特征。在语言表述时也要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点,不能随意编造数据,必须真实的阐述相关事例,表达出调查对象的本质特征。实践性作业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利用生活元素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减少作业压力的同时强化了语言运用的技巧[5]

(六)精讲多练,展开自主练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完成作业,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原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多是由教师一人负责,布置一定量的书写任务,学生只需要按照规则完成即可,无意义的练习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抵触的情绪,无法保证语文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行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此强化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为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好铺垫。此外,学生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由他们设计课后练习能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而且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完成起来更加容易,从而收获成就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后续的学习,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6]

以《春酒》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加深对它的理解;感受课文中的风俗美和人情美,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结束教学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学习了本篇课文你们有哪些需要完成的任务呢?”有的同学说要回家熟读课文,仔细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有的同学说领略了作者的写作技巧,想要进行仿写练习;有的同学说回到家中要在电脑上搜索其他与家乡有关的文章,在对比之下总结出不同的写作风格。在热烈的讨论中每个人都说出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而教师则设定“乡愁”的固定板块,大家将收集到的内容积攒起来统一上交,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张贴到班级墙壁上以资鼓励。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身份,有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促进自主探究意识的养成。

(七)多向评价,师生共同参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语文作业都是由教师一人批改并评价,学生只需要按时上交即可,批阅的结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错误的地方也依旧是个问题,既耗费教师的时间,又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7]。所以,教师可以转化思路,让学生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他人的不足,学会正视问题,并主动将其解决。这样的方式将评价的权利交给班级同学,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的作用内容,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此外,还可以让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让他们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作出客观的点评,结合学校表现生成完整的评价,以便于教师日后进行针对性培育。

以九年级上册《学习缩写》为例。这是一节写作课,每个人先行点评自己的作文,而后与同桌交换批改,用红笔留下评语,并指出语法错误的地方,拿到自己的文章后进行整改,最后统一交给老师检查。教师在批改的同时还要将大家的具体表现记录在教案中,以此为依据,回到课堂中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并展示评价等级,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多元化评价方式中,为了保证公正性,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奖励方式,红花、笑脸、五角星等代表不同的含义,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语文课堂有所收获,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结语: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环境下,有必要对初中语文作业进行最优设计,确立提高质量和效率的价值取向,并对作业形式、内容和方式进行最优选择[8]。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做到注重作业的自主性、重视作业的开放性和提倡作业的分层性,从而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充分关注全体学生,实现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锐.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途径[J]. 初中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1(8):79-80.

[2] 梁生健.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 文教资料, 2022(7):4.

[3] 耿会欠.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20(24):82.

[4] 范维胜.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三个着眼点[J].新课程研究,2021(31):15-17.

[5] 杨晓玲.新课标背景下开辟高效课堂优化作业设计的路径[J].新课程,2022(07):170-171.

[6] 李清.谈初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J].甘肃教育,2020(4).

[7] 吴进礼.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計的新思路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2).

[8] 金小平.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