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杰

竹溪县鄂坪乡中心学校 湖北省 十堰市 442000

摘要

混龄游戏活动是幼儿游戏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在户外场地开展的一种集体游戏活动。混龄游戏也是幼儿园实施户外教育和体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混龄游戏为农村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使他们获得了在区域和群体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等情感体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混龄游戏活动也可以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实现自己对教育方式的创新,为他们在今后开展更多的户外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混龄游戏;户外;农村幼儿园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混龄教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热门话题。该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使幼儿的社会交往、团结协作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得到提升。

1、混龄教育模式的内涵

混龄教育是一种起源于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比例编入同一个班级,从而让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够在同一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生活。通过混龄编排的方式,幼儿园能够为幼儿营造更接近家庭环境的温馨氛围,从而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幼儿接触、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其创办的“儿童之家”中便应用了混龄教育模式,让严肃的班集体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犹如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像兄弟姐妹一样和谐共处。在混龄班级中,幼儿更容易产生班集体归属感,教师也能推动具有不同特点的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低龄幼儿有机会向高龄幼儿学习,高龄幼儿能为低龄幼儿提供帮助,教师可通过这一过程不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幼儿园混龄游戏开展的重要意义

2.1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认识周围的环境,在群体中形成归属感,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家埃利斯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交往的同伴中,相较于同龄人,他们与年龄有差异的儿童交往更加频繁。而在还原生活的混龄游戏中,打破了班级和年龄的界限,实际上是幼儿与大一岁或者小一岁的异龄幼儿交往学习的过程。各年龄阶段的幼儿有自己的年龄特点,自身的经验和水平都不同,幼儿与不同龄的同伴交往,在游戏中互相学习、分享、合作,能获得综合性的发展。大班幼儿在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面前,学会谦让、树立榜样和帮助他们,表现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对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小班幼儿则可以观察、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获得新的经验。可见,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能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发展

学前时期是幼儿构建学习认知和发展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学习主要从模仿开始。在混龄游戏中,小龄幼儿从游戏中观察大龄幼儿的游戏行为,模仿大龄幼儿对游戏材料的使用、对游戏角色的扮演等,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他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模仿和学习,对照自己的游戏行为,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游戏能力;而大龄幼儿会在与小龄幼儿的游戏中,“传授”着自己的经验,在帮助异龄伙伴的同时,自己也得到锻炼和学习,把知识、技能、经验等强化、梳理、巩固。因此,在混龄游戏中,幼儿间的游戏环境和对游戏对象行为的模仿,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户外体育活动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而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需要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在混龄游戏中,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游戏经验,知道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能够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克服困难。除此之外,混龄游戏中不同年龄幼儿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而这些纠纷、矛盾对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面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

3、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混龄游戏的现状

混龄游戏是幼儿在群体游戏中,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混龄游戏的开展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交往和交流的平台,也是农村幼儿园实施户外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混龄游戏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利用混龄材料和场地环境,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集体活动。在混龄中发现、解决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和分享是混龄游戏的主要功能。幼儿之间相互交往、沟通、分享有助于激发孩子们之间互动学习的兴趣。混龄活动可以让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促进幼儿对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发展。在对农村幼儿园混龄游戏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户外活动环境创设方面:混龄环境的建设多以教师为主或者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混龄游戏为主,如混龄区设置不科学。②混龄游戏教学方面:混龄游戏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和幼儿共同游戏、进行活动体验,提高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活动效率。③教师素质方面:混龄游戏教学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在混龄游戏教学中的需要。④教师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村幼儿园虽然也有一些幼儿园有专门为幼儿准备了安全设施,但是因为经费等原因,并没有按照要求建设完成,导致教师指导不充分,孩子规则意识薄弱。⑤户外课程设置不完善:农村幼儿园由于受到资金等原因限制,导致户外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混龄游戏活动中缺乏足够的户外课程。⑥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有限:农村幼儿园由于受资金限制等原因,只能组织幼儿进行在园生活活动或者开展相应的集体活动,很少有针对混龄玩教具进行充足、有效的利用和再分配,混龄活动氛围不浓厚。这样的发展现状都会影响混龄区教学质量及其游戏有效性的提升,最终影响幼儿发展状况和教师职业素养。

4、提升农村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主要措施

4.1合理设置混龄区并为其提供适宜空间和材料支持

混龄区设置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混龄区里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从而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混龄游戏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混龄玩法,二是混龄场地。混龄区的空间大小和形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决定。比如,教师可以在混龄区内设置几个大班孩子玩“拍球”游戏;3个小班孩子玩“搭积木”游戏;5个中班孩子玩“钻山洞”游戏,6个大班孩子玩“搭房子”游戏。另外,场地周围的环境对混龄区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常规设置一些固定或者形状固定的区域,可以根据混龄区中幼儿在各个年龄阶段时所处年龄段不同而进行灵活调整,比如,我们可以将三个小班年段分成三个区域,每个区由一名教师带领一个小班或中班孩子进行活动。这样既增加了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时间,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相应经验和技巧。

4.2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内容

科学合理地设计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内容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游戏趣味性和教育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户外混龄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发掘自己的潜能,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内容,可以使游戏更加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使游戏更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然而部分幼儿园在设计游戏时内容较为单一,这就会降低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户外混龄式游戏的内容。例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特点,确定游戏主题,使游戏内容与幼儿的认知水平相符,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如在春季时可以选择“花草”为主题,在秋季时可以选择“果实”为主题等。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使游戏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如体育运动、艺术创意等。同时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游戏环境和资源会发生变化。教师需要提前考虑季节和天气的影响,为幼儿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补充资源。如在夏季时,要注意防晒、补水、避免中暑等;在雨季时,要关注游戏区域是否积水,是否需要准备雨具等。通过以上的方法,丰富游戏内容,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效果,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4.3推进家园沟通,转变家长观念

户外混龄游戏模式强调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编入同一个班级,但由于混龄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部分家长未对其形成清晰的认知,甚至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可能会对这一教学模式表示怀疑,且担心幼儿会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受到欺负,或受到其他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户外混龄游戏模式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做好家园沟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混龄教育的优势。例如,通过开放日、观摩活动、亲子活动以及家长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家长对户外混龄游戏模式的了解。同时,幼儿园可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切身参与户外混龄游戏,真切感受到户外混龄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从而转变对其的错误认知。另外,幼儿园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发布户外混龄游戏过程中的精彩片段,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户外混龄游戏,能够看到幼儿在混龄教育过程中的积极表现,能够积极支持户外混龄游戏,这能为户外混龄游戏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

4.4营造和谐有趣的氛围,让孩子在自由探索中感受乐趣

混龄区的创设除了要有一个宽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还要考虑到游戏材料与环境的有效融合。混龄游戏材料应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混龄区的创设既要体现混龄游戏中材料的价值,又要考虑孩子们接受程度;既要符合混龄游戏特点和幼儿自身状况,又要有一定挑战性。对农村幼儿园来说,混龄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户外教学资源。例如,在户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年龄特点合理投放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内容的材料;在活动材料设置方面要体现趣味性,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对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锻炼,不断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在快乐中体验成长乐趣,实现教育功能。因此,结合实践研究,相关专家学者认为应合理科学设置混龄区域,并为其提供适宜空间和材料支持;加强教师对混龄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加强混龄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营造和谐有趣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感受混龄游戏带来的乐趣。要加强混龄游戏环境创设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户外活动区域,使幼儿在混龄环境中进行日常游戏活动和混龄同伴游戏活动。

4.5开发户外场地,丰富幼儿的游戏选择

幼儿园场地有限,幼儿户外活动区域受到限制,长时间开展集中单一的游戏会让幼儿对户外游戏活动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户外园区场地,以此给予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游戏体验,促使户外混龄游戏的质量不断提升。首先,教师要合理开发功能区,将周边的自然资源与幼儿园资源相融合,为幼儿提供更多游戏选择。很多农村幼儿园中都有大块的草地,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草地开发别样的游戏,如将草地划分为爬行、走路、跳跃等区域,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到不同区域玩耍;教师还可以利用草地的特性,让幼儿参与“草地足球赛”。其次,教师要对园所的其他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沙土在农村幼儿园中十分常见,基于此,教师可在户外区域活动中规划“沙土区”,并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活动道具,引导其用沙土展开游戏。如果园内有山坡,教师可利用坡地优势,带领幼儿展开“攀爬活动”,促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体能的锻炼。

5、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户外混龄式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指导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混龄区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一起玩耍、做游戏,还能通过模仿和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和技巧,激发他们主动探索事物及与人交往、合作、分享等能力。幼儿在混龄区玩各种游戏时就像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交流一样很容易融入其中,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晓燕.户外混龄游戏中幼儿社会发展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ZI).

[2]吴燕.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活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3]丁姗莉.户外混龄游戏推进幼儿园生态式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名师在线,2021(02).

[4]王艳.基于混龄思想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计[J].启迪与智慧(中),2021,(2).

[5]许鑫.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混龄化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