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康复临床路径研究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李军

泰安市中医医院 271000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康复路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POP)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主要选取共80例POP病例,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以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40例/组)的形式开展试验。甲组应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乙组应用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干预。对比疗效水平、生活能力(BI评分)水平及满意情况。结果:比对甲乙的疗效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比对甲乙的BI评分水平,甲组各项分值水平较低,而乙组各项分值水平较高(P<0.05)。比对甲乙的满意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结论:临床康复路径对POP患者的作用显著,既能改善其生活能力,又能提升其整体疗效和满意程度,可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

临床康复路径;原发性骨质疏松;疗效;生活能力

正文

在临床病症中,原发性骨质疏松POP较为多发和常见,这种病症的主要特征为微观结构骨组织退化、全身性骨密度和骨量的损失,若诊治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对于POP患者而言,在康复治疗中采取规范化措施,不仅能保障患者的疗效,还会促进其病情恢复[2]。而当前在临床诊疗模式中,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主要由相关学科专家、护士以及医生等共同为某种病症所制定。此种路径以细致化的护理内容为纵轴,以执行时间为横轴,结合了循证医学理念,可为患者提供更为具体且专业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3-4]因此本文主要选取80POP病例,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以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40/组)的形式开展试验则探究了临床康复路径POP患者的影响现做以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主要选取80POP病例,就诊于2019.01~2020.12内,试验以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比对,以两组(40/组)的形式开展试验。年龄项目:55~79岁内;均龄项目:乙组(60.35±5.46)岁,甲组60.47±5.21)岁。性别(男/女)项目:甲组为21/19,乙组为22/18两组显示同类比对结果为P0.05伦理要求:已通过;参与要求:自愿。

1.2方法

甲组应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定时监测,指导其科学用药,并对用药过程中有无产生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以便出现异常时及时告知医生加以处理。

乙组应用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干预,由责任护士和护士长共同组建干预小组,全体组员需经培训指导和考核合格后上岗,然后结合患者病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借鉴既往护理经验,然后对路径表加以制定,表格以时间为纵轴,以护理内容为横轴,具体实施步骤为:(1)入院当天:该阶段首先在各项辅助检查中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对其既往病史详细询问,以对其病情和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其次将洗手间和病房环境介绍给患者,告知其治疗的方案与目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等内容,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介绍成功案例,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2)入院2~3d:该阶段需结合实验室以及辅助检查等相关报告结果,仔细评估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对其康复目标进行共同探讨和制定。可将治疗方案详细介绍给患者,并与之家属加强交流沟通,讲解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并结合患者病情采取分级护理。(3)入院4~7d:该阶段需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症状改善程度加以观察和评估,然后指导期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可将疼痛缓解的具体方式如听音乐和深呼吸等告知患者,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使至在康复训练中积极配合。训练时主要原则为循序渐进,初期康复训练与基础性练习为主,指导患者积极开展有氧运动,具体涉及两个方面:①步行:注意指导患者保持放松全身的状态,行走的速度以中等偏快为宜,行走时间控制在15~30min/次,实施连续快走。②慢跑:运动场地需避开货运场所,然后指导患者适当慢跑。另外可指导患者强化训练激励,在康复基础训练前提下,指导患者练习四肢肌力、背部肌力和腹部肌力,以无痛范围为宜,也可展开抗阻训练,可借助特殊的激励训练器或者哑铃、杠铃等展开训练。

1.3评估项目

对比如下内容:

(1)疗效水平[5]:各项症状基本消除为显效水平;各项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水平;各项症状不变或加重为无效水平。

(2)生活能力水平:所用量表为Barthel指数(BI[6]评分,评估平地行走15分)、床椅转移15分)、如厕10、进食10等四项,各项分值越高越好。

(3)满意情况:满意选项设置3项,自拟问卷调查统计一般十分及尚未占比,并以此为结果。

1.4数据分析

分析目标为1.3中项目分析各类数据所用最新工具为22.0版本SPSS开展的方式与形式:计数类分别为x2[n%],计量类分别为t图片4.png统计值P0.05则有一定意义或价值

2.结果

2.1比对疗效水平

比对甲乙的疗效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见表1

1比较疗效水平[n%]

组别

n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40

25.00

1230.00

2665.00

3895.00

40

1025.00

1435.00

1640.00

3075.00

x2





8.523

P





0.000

2.2比对生活能力

比对甲乙的BI评分水平,甲组各项分值水平较低,而乙组各项分值水平较高P0.05)。见表2

2比较生活能力图片4.png

组别

n

平地行走

床椅转移

如厕

进食

40

12.42±0.33

12.45±0.54

7.58±1.13

7.55±1.74

40

7.25±0.32

6.32±0.41

4.11±1.11

5.54±1.22

t


5.263

6.415

3.457

2.1584

P


0.003

0.000

0.024

0.035

2.3比对满意情况

比对甲乙的满意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见表3

3比较满意情况[n%]

组别

n

尚未

十分

一般

总体%

40

12.50

2870.000

1127.50

3997.50

40

820.00

2050.00

1230.00

3280.00

x2





7.541

P





0.000

3.讨论

由于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与飞速发展,近几年临床护理和治疗工作中康复理念应用日趋广泛。在对POP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临床康复路径加以干预,则可在家属、患者、康复护士以及康复医生等共同配合下,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且高效的康复训练指导和护理服务,可对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以及具体康复时间给予高度重视,以帮助其更快的恢复日常生活及社会等功能。在应用临床康复路径的过程中,要求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的分析,还需结合既往护理经验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对患者置顶细致且系统的护理服务内容,可通过时间主线有序开展各项护理服务,以避免护理环节遗漏或缺失,从而有效保障护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达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目的[7]本文中,比对甲乙的疗效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比对甲乙的BI评分水平,甲组各项分值水平较低,而乙组各项分值水平较高P0.05)。比对甲乙的满意水平,甲组总百分比较低,而乙组总百分比较高P0.05)。可见,临床康复路径POP患者发挥着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

综上,临床康复路径POP患者的作用显著,既能改善其生活能力,又能提升其整体疗效和满意程度,可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陆飞. 原发性骨质疏松康复临床路径研究[J]. 饮食保健,2018,5(46):35-36.

[2] 李娜,方红丽,邓苙. 原发性骨质疏松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研究进展[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9,40(6):135-139.

[3] 徐道明,许华宁,徐帅,.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慢性疼痛的康复治疗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8):1197-1200.

[4] 朱晓峰,姜玲玲,周梦佳,. 量化监控下运动康复治疗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7):2538-2541.

[5] 傅林江. 电脑中频治疗仪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33(23):167-169.

[6] 陆燕,卞雷斯.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中频治疗仪的效果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8):90-91.

[7] 徐红. 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在对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现代养生(上半月版),2018,02(1):63-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