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应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钟海如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镇平中学 514100

摘要

在教育教学中,初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尤为重要,认真学习和牢固掌握数学学科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更好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叛逆性强,在家长、教师和学校等多重压力下,极易产生排斥、厌恶和反感学习的不良情绪。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分组教学原则和作用,分析在初中数学中分组教学现状,探讨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组教学;应用策略

正文


  一、在初中数学中分组教学的现状

所谓分组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划分班级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展开协同合作学习,最后获得预期理想学习效果。但是在进行的这些合作中,经常会不断涌现出诸多不和谐因素,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组成员会表现得特别出众,主动踊跃参与课堂教学,几乎吸引走教师所有目光,导致班级其他学生在不知不觉间遭受到忽视,十分不利于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若想推动分组教学有条不紊实施,应将合理科学分组视作重要前提,这既可以使学生可以在自己小组中彼此配合、分工合作,还可以让每位学生个体皆可以在开展分组学习中将自身具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弥补自身不足,促进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然而在实际分组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对学生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等进行充分考虑,致使分组以后班级学生出现态度敷衍和参与度不高的情况。还有,分组以后难以控制课堂纪律。分完组以后,虽然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活跃度,让课堂氛围越来越和谐轻松,但当自己小组答案与教师给予的问题正确答案完全不一致时,则极易导致课堂出现纪律混乱情况。若某一学习小组组员回答错误,则其他学习小组成员也会开始骚动,最终对课堂记录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分组教学的时候,应合理把控管理课堂纪律。另外,在分组授课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在讨论环节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这种情况如何避免是广大教师需要高度注意的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中分组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科学分组班级学生

1. 同质分组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同质分组方法相对较多,大多是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点最终结果进行分组。各个学习小组成员虽然在学习知识点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教师完全可以教学目标为根据对其展开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分组,便于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也就是正确指导学生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程度提升,可以跟上教师思路与正常教学进度,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充分满足教学目的。教师可以不同组别学生能力和特征为根据进行教学,切实满足不同对象具体学习需要是分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具备的显著优势,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这种分组十分适用。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节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把学习结果十分不理想的这部分学生编入一个小组,然后让教师、科代表或者获得理想学习结果的学生进行直接授课,这不仅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学习结果得到强化,还可以促进其灵活应用和充分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内容水平大幅提升,让其可以跟上教师思路与课堂教学正常进度。总的来说,同质化分组主要是以问题为依据合理分组学生,并将解决问题方法给到学生,让其展开学习。与此同时,同质分组教学还高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保证每位学生个体皆可以在同质分组当中有所收获,针对性与适宜性较强。

2. 异质分组

若是说同质分组主要是补进学生学习不足,让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则异质分组就是由班级学优生来全面帮助学困生,在这其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粗暴武断的将学困生和学优生编入一组,切记要在将各学习小组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充分考虑到以后再进行分组,全面保证在每个学习小组以内皆有一位可以充分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将互帮互助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的放大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让不同群体将自己的作用更好发挥出来,进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从实际上来看,一些教师在传统课堂上也会对这些方法合理使用。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积极倡导独立自主、协同合作和深入探究的这种学习方式是新课标对广大学生群体自主学习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一直探索研究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实际分组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讲授,还应将学生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家庭教育和性格情况不尽相同,所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力存在较大差别,教师需要对这一点有充分认识,在理解学生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人格,使其能以自己爱好和兴趣为依据进行自主学习,正确指导学生探索所学知识,为其精心设计出与自身发展要求相符合的学习内容,给予学生充足动脑思考与发挥想象时间,让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皆可以踊跃主动参与到实际数学学习当中来,对学习数学学科的乐趣进行多方位感知与亲身体验。

 (三)承认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差异,不断激励学生踊跃参与

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之间差异有充分了解和认知,积极鼓励学生踊跃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可以对本节所学重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讨论,从而获得并掌握新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让学生对学习差异性有明确认识,挖掘学生潜能潜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其次,我们必须要对学生学习差异有明确认识,以思维联想与思维接受作为根本出发点,逐步引导学生更好更快战胜各种障碍,让其可以深入思考与认真反省,及时找到自身不足,快速改进自身错误,全面建立自信;对于处在学习成绩较为理想状态的学生,要提醒学生做到戒骄戒躁,一直以饱满热情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当中。最后,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动脑,勤思考,遇到问题时多问、多思和多悟,从而让每个学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分组教学,不仅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这种教学理念,还能够更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热情和状态,更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牢固掌握所学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沈立勇.分组教学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0):178-181.

[2] 马建荣.分层分组,因材施教---论初中数学分层分组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2):95-97.

[3] 杨月.分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智力,2021,666(36):13-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