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策略
正文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以讲解听说为主、阅读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完成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随后进行写作专题训练。然而,由于初中英语涉及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相当庞大且复杂,学生往往容易混淆知识,陷入写作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思维导图被引入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运用思维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引导学生构建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进而搭建写作框架,运用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质量。
一、思维导图在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写作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直接讲授法常常面临着机械性和枯燥性的挑战。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从而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可能会让学生对写作学习失去热情和兴趣,进一步导致写作质量下降。为了应对这些教学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利用课堂导入环节作为切入点,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开展更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传递知识。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举个例子,在沪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3 Family life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灵活使用思维导图来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例如:How many members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问:“What do you like most about your family? Possessions?Activities?Rules?”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并且进行对话练习。例如:“What family activities do you often do at the weekend?” “We often go to the cinema.”通过类似的对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表达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每个人的发言。学生可以围绕“family life”主题展开绘制,列出家庭生活所包含的要点(members,possessions,housework,
activities,rules,feelings)。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写作教学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这些具体的步骤和措施,教师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思维导图的导入方式,教师可以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教师可以开展更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最终,学生可以培养出对写作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写作质量,实现英语写作的全面发展。
二、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涵盖自然、社会、科技、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话题。这些话题既广泛又深入,涉及到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交流、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创新。
虽然这些话题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各自独立,但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引导学生发现其内在联系,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将特定主题与相关主题紧密结合。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将零散的观点和信息整合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主题之间的关联,从而在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在探讨文学和艺术的话题时,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与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进行类比和对比。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就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词汇和素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旦学生掌握了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框架的技巧,他们就能够灵活地发散思维,整合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素材。这样,在面对类似主题的写作任务时,学生便可直接运用已掌握的思维导图,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印象。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各个主题之间的关联,从而在写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写作思路,构建更为丰富的写作框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写作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三、借助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
写作是一项高度依赖于词汇和语法作为基础支撑的技能,通过巧妙地组合句子,构建出逻辑清晰、表达流畅的文章。初中生在遣词造句方面尚未完全熟练掌握,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上。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有力工具,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整理和联结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联想并运用恰当的句型。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组织信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围绕写作主题列出相关的关键词和短语。例如,在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 Hobbies and Interests这一单元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关键词,如“兴趣爱好”、“好处”、“如何发展兴趣爱好”等,然后进行思维发散,尽可能多的寻找与写作主题有关的句型。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组织信息。
在引导学生联想句型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如何与关键词相关的?”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句型。例如,“我对音乐很感兴趣”这个句子可以与“我的爱好是音乐”这个关键词相关联;“打篮球对我的身体有好处”这个句子可以与“打篮球是我最喜欢的运动之一”这个关键词相关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找到关键词和句型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运用句型。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如优秀的范文、例句等,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这些资料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和真实感受,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融入到写作中。例如,在写有关兴趣爱好的文章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述自己是如何发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四、课堂上借助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写作能力?首先,教师要起引领示范的作用。在黑板上板书思维导图时,边画边讲,让学生明确每个分支分布的情况,怎样完成每个分支的内容扩充,怎样把思维导图变成作文。第二,学生要亲自体验。给学生一个作文题目,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很困难,教师要在巡视中给与帮助和指导。第三,当学生积累相对数量的思维导图后,可以利用班级宣传栏,对优秀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写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所任教班级的学情,积极进行研究,学会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使之产生实效,争取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试题与研究,2023(15):131-133.
[2]陈纪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J].校园英语,2023(14):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