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童立荣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 516100

摘要

随着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出炉,新高考的落地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承载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使命,也承担着提升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本文作者在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保证阅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为顺应课改要求,适应新高考变化,教师应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堂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规划、科学指导。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从整本书阅读出发,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知识引导,进而提升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实现知识转移、健全逻辑思维、提升情绪感悟等。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需要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全面探寻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提出更加合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对策。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授学生的阅读技巧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高中,学生具备了基础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应该设置学生想学的内容,以加强学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为以下两个种:

第一,在高中阅读中,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陈旧,即在教学体系中,教师没有紧跟时代潮流,还是以提升学生成绩为教学目标,注重做题、讲题,搞题海战术,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不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应该改进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把重点放在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上,摒弃应试教育的旧观念。因为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的境地,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1]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课后阅读活动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脱节,甚至毫无关联。高中生面临高考,身心都承担了不小的压力,这也导致学生课外的学习时间很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将课堂上的知识与课堂外的阅读联系起来,这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反而还增加了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的策略

(一)利用精彩导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

阅读热情是求知欲的心理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欲望。创造阅读期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热情,保证学生始终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例如:在学生阅读《乡土中国》这本书时,要清楚该作品是一部反映乡村基层社会的经典著作由于其内容是作者根据乡村社会学课程而创作的所以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阅读《乡土中国》是相当困难的。基于此,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朗读者》《读书》甚至《秋菊打官司》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兴趣,减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障碍。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爱好、特长以及阅读水平实际情况,书中选择符合他们阅读情节、场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关注新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期待的形成,再加上老师的及时指导,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机会。

(二)分组阅读,构建良好阅读环境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划分不同的阅读小组,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整本书阅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在阅读时难免会出现阶段性的放弃心理。此时阅读小组可以为学生提供团队精神支持,鼓励他们继续阅读。此外,当学生读到文章的精妙之处时,常常有与他人分享的冲动。小组阅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仔细阅读完整本书[2]

例如:当读《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时,在读“人物”部分时,学生可以认识很多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亚伯拉罕、巴尔萨、格雷戈里等人。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混淆人物,导致无法理解内容和情节,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时,就要发挥阅读小组的优势展示组内成员的特长,引导他们进行合作阅读,这样可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有些学生喜欢读外国名著对于书中人名、情节的分辨力强,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带领小组其他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和情节。在学生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小组阅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书籍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整本书阅读的情感基础,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也需要浓厚的兴趣来支持和引导。因此,为了有效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创新和丰富现有的阅读教学方法,消除学生与整本书的心理隔阂,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

例如:以《红楼梦》为例,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关键信息,梳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的命运。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阅读长篇作品的兴趣《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同时也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然而,由于《红楼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读不懂或语言不同等问题,导致阅读质量下降,甚至产生放弃阅读的想法。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更具创新性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例如: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红楼梦》的影视片段供学生观看。这时,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本书的大致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后续阅读的兴趣。那么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的自主阅读,让学生准确掌握整本书。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是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而是要在“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比如“通过阅读,我们认识到《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都是以悲剧告终,那么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最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点燃了学生阅读经典原文的强烈热情,也加深了他们对整本书内涵的理解[3]

整本书阅读概念提出很多年,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推动作用,所以教育学者对于整本书阅读十分推崇。新课程改革对整本书阅读格外重视,要求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适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佳.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2(35):60-62.

[2]魏建利.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2022(48):56-57.

[3]李佳.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2(35):60-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