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和丽琼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邮编:674499

摘要

语文教学是我国学科教育的核心,在个人、国家和社会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透过读书的方式,可以扩大学生的眼界、充实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阅读,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们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能够对其进行完善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目前倡导开放式教学的情况下,学生是否具有丰富的阅读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找到生活的灵感,丰富生活的阅历,培养个人的素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此外,在提倡向素质教育模块转型的当今,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较差,因为老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一些老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创造力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相结合,这就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发展。有些老师没有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从而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阅读角色转换过程中,学生无法体会到阅读的本质,从而影响了阅读的趣味。

(1)在设计课程中缺少创造性

随着资讯科技的进步,再加上老师们在开设课程时的惰性,老师们越来越多地把网上课程当作儿戏,随意改动,或者干脆就不做任何改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设计课程,只有与具体的教学条件相适应,才能使教学顺利进行。一方面,网上的教学方案与现实的教学状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一些不确定。这样一种网络教学方案的普遍应用,会使教师的自主创新意识逐步丧失,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符,成为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解读注释内容单调乏味

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为年龄偏小,且阅读面比较狭窄。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在选材上仍然以教材为主。另外,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教师的主观性较强,经常以“学”代“学”。教师说明的内容有一定的程序,只是对文章层次进行了划分,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思想,理解了作者的感受。教师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丧失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3)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的不科学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教学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有必要对教育和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阅读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阅读教学的具体目的和特殊性,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上存在着一些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不够有针对性的问题,因而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改革课文的解释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阅读过程中,恰当地利用想像力,能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根据学生的想象能力,选取合适的教材。在语文课本中,文本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让学生去想象,而具有很强文学性的诗歌、散文等,就更适合学生去想象。其次,提出符合整篇文章的语文价值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地方,都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感情。但是,语文教学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所以,老师们必须要在阅读和发挥想象力之间,找到最好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想像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不应该是离开语言学习目的而无限制地胡思乱想。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也要分水平,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想像力进行引导。如,将学生的思维由视觉延伸到听觉和嗅觉,从而使他们产生联想。这种层层递进的指导方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又能使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层次,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想象力的魅力。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充分的挖掘,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得到成功的经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2.教师要创设情景,促进阅读教学

学习来自于思考,思考来自于问题,只有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激发他们探索兴趣的情境,我们才能进行科学的阅读教学。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拓宽思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程和设施,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有更深刻的了解,最后,通过自主阅读和协作交流等,使学生更好的了解。

比如,老师在讲授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看一些冬日风景的照片,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冬日的氛围,再用一个山东的冬日录像给学生看,老舍觉得济南的冬日与他在录像中看到的冬日有什么区别,从而间接地体会到济南的冬日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老舍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合作来培养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

 3.分层设计,使阅读教学更有层次

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环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的教学状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轨迹产生变化,导致原先所计划的课程教学安排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对教学效果的呈现造成影响。从这一点来看,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特别重要。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对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对学生所涉及到的阅读过程的认知水平进行掌握,并设计出具有梯度效应的阅读教学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阅读程度,在教学中设置梯度,把内容大致分成两部分:“认读”和“解读”。在认读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要建立他们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读环节,老师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教学的矛头准确地插入到对阅读文章内涵的把握当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4.创设阅读教学情境促进语文阅读

通常来说,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跟他们的群文阅读的数量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以自己的群文阅读情况为依据,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文章篇数,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仅仅是阅读多篇不相关的文章,虽然可以使学生获得广泛的阅读知识,却无法使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提升。为此,我们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寻找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增加他们的知识量。目前的群文阅读教学大多是以老师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再由老师对每一篇文章进行归纳和归纳,而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可以看出,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积累。传统的阅读教学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而在群文阅读下的初中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和学习效果。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增加,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与质量。在阅读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寻求问题的解答,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使他们学会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深度得到提升。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共同探索,找到有意义的关键问题。

  5.趣味阅读,丰富写作体验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兴趣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对初中生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兴趣,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能力,影响到他们的综合学习效果。要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阅读和写作的学习中,让他们感觉到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自身要意识到兴趣阅读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作用,要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写作体验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在讲《孔乙己》这门课时,要想使课堂上有更好的效果,就必须进行改革。因此,教师要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再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基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保持积极的态度,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素质。同时,教师还应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关于孔乙己的故事呈现给学生,加深他们对这个角色的记忆,提升他们的整体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阅读的技巧进行精确的把握,从而积累起一份写作的素材,并将阅读材料展示在新颖的情境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片,对影片的内容有较深的认识,从而对文章的主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们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对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指导,教会学生们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后续的阅读学习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与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要求相结合,突破这两种教学方式相分离的状况,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将读写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境,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天琼.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求知导刊,2021(34):52-53.

[2]杨梅,孙光明,刘晓红.关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9,166(120):1191-1198.

[3]杨联文.关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9(7):20-22.

4]郭修荣.漫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问——以人教版七年级课文《秋天的怀念》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19(1):16-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