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侯佃龙

257345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德育的渗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能够使其建立起正确的体育理念,使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提升,提高其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关键词

初中体育;德育;渗透;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体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德育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

初中生正身体时候,他们的体质没有足够的力量和耐力进行体育锻炼。而且由于初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在课堂上学习时间较长,缺乏锻炼时间和机会。此外,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也不够积极,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缺乏积极性。比如在上体育课时,老师布置了相关的体育作业,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且在体育课上,一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而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他们认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变好,而不是为了进行体育锻炼,而且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难完成,所以就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这是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而且有些初中生在学校上课期间总是睡觉,这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而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通常会选择在体育锻炼中增加一定的难度,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通常会选择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了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品质的培养。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很难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得到锻炼,教师也难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导致体育教学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甚至还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3.缺乏对学生的关爱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情感、情绪、认知能力以及道德意识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中,往往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初中生进入青春期之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快速增强,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没有对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

4.对德育教育不重视

我国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我国现在的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几乎处于割裂状态,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重视,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而言,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德育课进行教学。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学校的教师对德育教育不重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则是比较忽视。这种教学理念与现状给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1.以体育教学内容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开展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渗透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来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开展足球课程时,教师可以将德育目标融入到足球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到足球运动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足球运动的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意识到足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可以帮助他们成长的活动。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赛的乐趣他们的体育精神。

2.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体育教材内容丰富,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育。在教学过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实,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实施道育。如,在足球课上可以学生讲一讲足球的发展。在体育教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此外师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解足球运动的起源,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体育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比赛和足球运动的成功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成功人士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精神。

3.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扬团结协作、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攀高峰等优秀品质,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让他们养成积极进取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为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为了能够获得胜利,运动员会在训练和比赛中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篮球比赛来了解这一过程,并引导学生感受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长跑”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竞争和合作关系中学习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关于马拉松比赛的视频来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4.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体育事业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在上篮球课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可以让他们组队进行比赛,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增强团队精神。在平时的体育课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篮球比赛和运动会等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队合意识在此程中们能更好地感受到团队作的重要性。后,师可以给同们做思想工作“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要以这次比赛为契机,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也会更加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5.利用体育游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了各所初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体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等品质,让他们在快乐的运动中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在体育课堂上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时,我们要将体育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其中。通过体育游戏这一教学手段,既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可以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

例如在“折返跑”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错误并给予纠正。然后让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比赛,并且每个组都要有一名学生担任裁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以便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道德素养,进而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奠定良好的基础。

6.注重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只有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他们才能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强的学习动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注重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例如,在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影响、跑步过程中呼吸的调整等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从而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教师需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过度劳累,要注意让学生劳逸结合,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更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但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的制约,使得不少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转变德育渗透工作观念,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身心素质要求来开展德育渗透工作,并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相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工作后,会使学生更加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加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德育教育[J].管正光.新课程(下),2011(02)

[2]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王玥.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

[3]以德育体,德高体健——论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彭海宾.考试周刊,2018(87)

[4]浅析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J].夏同洲.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7)

[5]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张云峰.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1)

 


...


阅读全文